耶穌君王:五、永活君王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會繼續探討「真正的耶穌」系列第三個部分——「君王」這個主題,討論的題目是「永活君王」。今天會分享的經文是路加福音24章1到12節。請聽我讀出這段經文:

路加福音24章1至12節這樣記載:

[1] 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

[2 看見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

[3] 他們就進去,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

[4] 正在猜疑之間,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

[5] 婦女們驚怕,將臉伏地。那兩個人就對他們說: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6] 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

[7] 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

[8] 他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

[9] 便從墳墓那裡回去,把這一切事告訴十一個使徒和其餘的人。

[10] 那告訴使徒的就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亞拿,並雅各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與他們在一處的婦女。

[11] 他們這些話,使徒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

[12] 彼得起來,跑到墳墓前,低頭往里看,見細麻布獨在一處,就回去了,心裡希奇所成的事。

這是神的話語。

根據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這四本福音書的記述,惟有路加福音告訴我們,當那些婦女來到墳墓前,有兩個人,就是兩位天使,衣服放光、耀眼奪目。他們問婦女:「你們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這其實是一個引導的問題;是一個運用修辭的反問句。這個問題目的並不在於得到數據,而在於催逼他們,好讓他們察覺自己犯的錯誤,使他們發現自己原來不知道耶穌其實是誰,也不知道祂到世上來的真正目的。這個問題幾乎是一個指責,但卻是一個榮耀的指責,是喜悅的、慈愛的,且具有治療效果,能夠醫治人。

這些婦女犯了一個錯誤,在某種意義上說,她們其實在三個不同的方面犯同一個錯誤,而我們也可能會在這三個方面犯下同樣的錯誤。我來告訴你們是哪三個方面吧。其實,一切錯誤都在於「在死人中找活人」這個重點。換句話說,你可以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對待耶穌基督,就好像:把祂看待成已死的人一般;即是你可以對待祂,就好像祂死了一般。她們犯的錯就是否認耶穌復活這個神跡。除此之外,她們還否認耶穌復活的意義。在此之上,她們也否認耶穌復活這個屬靈的實相。這些錯誤我們都有可能會犯,可能會同時犯下三個錯誤,也可能只會犯下其中一個。

第一,不信耶穌從死裡復活。

聽著!首先,這些婦女第一方面犯的錯就是,她們相信耶穌在墳墓裡面。她們認為耶穌在墳墓裡面。她們否認這個神跡,沒有預計耶穌復活的神跡真的會發生。她們不知道這件事將會發生。好了,這立即向我們表明,她們相信耶穌基督在死人當中,並以為耶穌就像其他所有宗教的創始人一樣。其他所有主要宗教的創始人都死了!如果你想要去尋找認識他們,你就必須閱讀他們的作品,並且需要盡力遵守他們的指導,沒有別的,就這樣而已。基本上,天使們向這些婦女所說的話,以及他們向我們所說的話,其實是這樣的:要是你對待耶穌就好像祂與其他的宗教創始人一樣;要是你把耶穌看待成一位傑出的老師、一位優秀的老師,雖然祂的真理得以運行,但祂本身的能力便無從發揮;你若以為永遠找不到祂,就不會找到祂。祂已經復活了。

所以,路加一開始就向我們表明墳墓是空的,耶穌的身體不見了,耶穌基督的的確確已經復活了。好了,在我們繼續討論下去之前,我要問一問你們:你們有多少人同樣犯下那個錯誤呢?情況可能會這樣發展——如果你說:「嗯,雖然我相信耶穌的教訓是美善的,而事實上我也發現耶穌真的非常激勵人心。我真的在許多方面都盡力去敬仰祂、尊重祂等等;但是我無法相信那個不科學的說法,就是祂就這樣像奇跡一般,從墳墓里起死回生。我無法相信這件事;我是個現代人;我是個有思想的人。回到耶穌那個時代,當時的人可以輕易相信,因為他們思想單純,很容易會相信這些事,可是我們現在無法相信這些事。從某個意義上來說,我相信屬靈的復活,但是我實在無法相信耶穌真的奇跡般地從墳墓里復活並且走出來。我可是個現代人啊。」

這個錯誤最大的諷刺是:這個想法竟然可以魚目混珠、蒙混過關,讓人以為它真的是非常現代的想法。然而,事實上,大部分聖經注釋者都明白這一點,就是:路加非常具體地處理這一個錯誤。今天的人似乎無法認清一件事,就是:人們一直以來都不可能相信耶穌從墳墓里復活。人們一直以來都不可能相信,總是很難相信這件事。今天,人們很難相信這件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科學的思維方式。他們說:「嗯,我們不相信神跡。」回到耶穌的時代,人們不信的原因卻與現代人完全不同。在古希臘或羅馬世界,在當時的文化中,人們相信肉體是敗壞的,他們相信身體是敗壞的,所以對於身體復活的說法,他們認為是完全荒謬可笑的。

舉個例子,如果你翻開使徒行傳17章,你會讀到保羅在講道,積極努力地傳揚福音,而在雅典亞略巴古的哲士都在聽他講道。保羅不斷發表見解,他們一直在聽著;但突然,他換了話題,說:「從死裡復活,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了。」那次講道就這樣結束了。大家開始譏誚他,接著哄堂大笑,往後的情況都是這樣,他甚至沒有機會講完他要講的信息。身體復活的概念對於當時那個時代,以及對於今天的世代都是一樣絕對荒謬。我們是現代人,因此我們不能相信當時有身體復活這回事,但事實是,並非只有我們不能接受身體復活的事。在當時的文化中,你可以說按著人們的信仰體系來看,當時社會可能有的架構絕對反對身體復活的概念。路加也指出了這一點。如果你認為只有現代人不相信復活,那麼路加便與你持相反的看法。如果你認為只有現代人不相信神跡,路加也與你持相反的看法,他甚至為此提供證據。你們知道他提出甚麼證據嗎?他列舉了一些人的名字。

讓我花一點時間向你們說明我的意思。請看路加福音第24章第10節的經文,路加不只是概括地描述婦女和使徒,他還提到甚麼呢?他提到了約亞拿;順便提一下,約亞拿就是希律管家的妻子,你們可以在路加福音第8章第3節的經文中看得到。路加繼續提到抹大拉的馬利亞,她是一名改過自新的妓女;他還提及約瑟的母親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好了,我的意思是:他列舉了這些人的名字,就是為了要向你們表明這一點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請與我一起想象這件事吧:路加福音這卷書大約是在這些事件發生後45或46年寫成的。路加大概就在這一切事情發生之後的44或45年間完成這卷福音書。假設我們回到45年前,就是1968年。如果有一本書在這一年出版,如果那本書在1968年出版,然後書中說:「你的父母如何如何……」請想象一下,在1968年那時候,你的父母在哪裡呢?

請思想一下,當年你的父母在哪裡生活呢?好了,如果這本書說:「你的父母在1968年住在他們自己的家鄉,而在那一年,中國哲學家孔子就在他們的家鄉出現。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古代的人,但他竟然在鎮內出現,並且講道理教訓人。他不時在那個城鎮出現,大概維持了40天,鎮內的人都聽他的話。人們將他的言論記錄下來,他有時出現在幾十個人面前,有時出現在某一個人面前,有時出現在三個人面前,有時出現在十二個人面前,有時出現在五百個人面前。因此,有成千上萬、許許多多的人,在那40天期間,在那個城鎮中確實親眼見到他,然後他就消失了。好了,假如在45年前,即1968年,那本書出版了,並宣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會怎麼樣呢?嗯,你會說甚麼呢?首先,人們會說「哦,我相信有那麼一回事」嗎?還是會說:「不,我不相信有那麼一回事」?單單透過閱讀那本新出版的書,人們當然不會相信。

每一個人都會馬上起行,前往那個城鎮。他們到了以後,第一件會做的事情就是,去詢問當地的人,說:「嘿,你知道這本書嗎?作者說在1968年,有好幾百個人在這裡見到孔子。」除非他們親自與當時的人對話,否則不能就這樣相信書中所記載的事跡。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的父母已經去世了,然後有人來問你那件事,你可能會說:「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告訴我關於遇見孔子的事;我想如果他倆曾經見過他,一定會告訴我。」那會怎麼樣呢?又或者,如果你去找所有當時在場,而至今仍然活著的人,問他們:「你們真的有見到孔子嗎?」他們若回答:「沒有,從來沒有聽說過他。」那會怎麼樣呢?那本書將會有甚麼下場呢?我的意思是說,人們不會根據那本書來做決定,因為書中所宣稱的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他們不會單憑閱讀那本書就決定是否接受其中的內容。他們會去查證,他們不是傻瓜,不是白痴。如果在那個城鎮中沒有一個人聽過那些事,那麼那本書便毫不可信,毫無意義了。人們不可能不查證書中的內容就完全相信。如果那些事沒有發生,而那本書卻能在各地暢銷,這也是不可能的。

每一年復活節,在媒體上和報紙上,都會有學者或有人說:「福音書都是在耶穌那些事件之後很多年才撰寫的。我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一個空的墳墓,我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目擊證人目睹耶穌復活。我們所知道的是,這些都是後來教會撰寫的傳說,目的是要鞏固他們的地位。」但是,你們知道那個基礎是甚麼嗎?那前提是甚麼嗎?他們所說的是,成千上萬的人閱讀這些公開的書卷——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還有哥林多前書也有同樣的宣稱。它們都是在20年、30年、40年之內成書的。哥林多前書15章就是在這些事件發生之後的20年撰寫的。人們會閱讀這些書卷,並根據它的基礎來做決定。我的意思是,成千上萬的人閱讀這些書卷,閱讀這些經文,然後他們說:「我願意將我的生命奉獻給這個真理,我願意為這個真理而犧牲。」於是成千上萬的人都這麼做。難道你認為他們單單因為讀過這些書卷就這麼做?

大家請聽,那個範圍並不大,如果你們在小亞細亞聽到這個消息,隔幾天你就可以到耶路撒冷去查證一下。如果當時空穴來風,有人說當地有一個空的墳墓,而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那麼45年之後,要是某人毅然寫出空墳墓的故事,你們認為寫故事的人能取信於人嗎?45年之後,人們若說:有好幾百個人親眼看見這個人的肉身——說這句話的人能取信於人嗎?絕對不能。如果你們認為那些經文能在那些事件發生之後馬上就被撰寫出來,如果你們認為根本沒有空墳墓,根本沒有好幾百個、幾十個證人親眼目睹耶穌基督,那麼你就犯了「屬世傲慢」之罪了。換句話說,你認為那個時代的人都是「愚蠢的傻瓜」,當然,我們都不是愚蠢的傻瓜!那是「屬世的傲慢」。無可置疑,他們在科技上並不先進;無可置疑,他們並不瞭解抗生素,可是那並不代表他們的智商全部都是50啊。你們明白了吧?這是第一個重點,就這麼簡單。請看第10節經文:「使徒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

你知道嗎?有很多小組織都聲稱他們的創始者是神。在耶穌之前與之後有無數個小組織,都相信他們的創始者是神,而神已經重生了。有許多組織,你們甚至連他們的名稱也從來未曾聽說過,你們知道為甚麼嗎?因為在每一種文化中,在任何一個世紀,任何時候都有人說:「我的創始者是神」。除非有無可置疑的證據,否則沒有人會相信。然而,社會上總會有一小撮人在情感上有需要而選擇相信。可是,如果你要使成千上萬的人相信,便要使得廣大民眾都相信某一位就是神,而且已經從死裡復活,也必須要有像這樣令人無可置疑、滿有能力的證據,以壓垮他們的偏見,突破他們的思想模式,打破他們的思維框架,直到他們俯伏在地,如同多疑的多馬那樣說:「我的主,我的神。」那就是唯一可能的解釋。

如果你把耶穌看待成已死的人一般,那麼你就是公然藐視路加在這裡告訴你的話。你公然藐視證據。天使們在說,如果你們相信這只是一個傳說,而耶穌只是一個好人,那麼你將永遠無法找到祂。你可能會成為一個很好的人,可能會成為一個守紀律的人,但你並不會是基督徒。基督信仰並不是使人透過符合某種理想標準而獲得更新,基督信仰乃是要人透過與永活的主聯繫而得到轉變。這就是你可能會犯的第一個錯誤。那些婦女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她們沒有料想到神跡會發生,她們沒有料想到耶穌會從死裡復活。她們以為耶穌還在墳墓里。

第二,不理解復活的意義。

好了,你誤會耶穌還在墳墓里,並且在死人中找活人,第二個原因可能就是,你不僅懷疑復活的神跡,更沒有理解復活的意義。天使在這裡說的話非常有趣,你們知道是甚麼嗎?天使遇見那幾位婦女的時候,她們都目瞪口呆,天使說:「祂已經復活了,你們為甚麼不相信祂已經復活了呢?你們為甚麼沒有料想到呢?」你們知道嗎?天使沒有說關於復活的任何話。他們說:你們不瞭解復活的意義,你們沒有料想到復活的事會發生,原因就是你們不瞭解祂的死亡。她們馬上彼此談論所遇見的事,天使們說甚麼呢?「你不瞭解耶穌必須死。」你們看到「必須」這兩個字嗎?天使們所陳述的「必須」這兩個字,主導了這段話緊接著的內容。耶穌必須被交給人,祂必須受害,祂必須受死,祂必須復活過來。

好了,現在讓我簡單為你們說明。這些婦女就像我們今天很多在教會里的人。坦白說,通常在復活節星期日的早上,教會中大多數人都確實相信復活的神跡,至少他們沒有甚麼理由不相信,但他們不瞭解的地方就在這裡。那些婦女不瞭解的地方也就在這裡,我們不瞭解的地方也就在這裡。那些婦女知道耶穌已經死了,但她們不知道祂必須死。那些婦女知道耶穌已經死了,但她們不知道祂必須那樣做。那就是天使所說的話。「你們不知道祂必須死。」這是甚麼意思呢?在很表面的情況來說,她們知道耶穌為了她們而死,她們知道耶穌為了她們而遭受苦難,她們知道耶穌受苦且為她們樹立了好榜樣。耶穌持守正直,耶穌愛她們。正正因為祂是如此偉大的人物,所以才被當時那些宗教領袖和政治領袖毀滅。婦人都知道這種種事情。在很表面的情況來說,她們知道耶穌愛她們,也知道耶穌為她們而死,但是她們不瞭解耶穌「必須」死。

你們知道為甚麼嗎?耶穌的死對於她們來說,只不過是「偉大的人物」再樹立多一個好榜樣而已。你們知道耶穌的死在那些婦人的生命中造成怎樣的衝擊嗎?這個衝擊只讓她們知道:我需要敬仰祂、緬懷祂,我們需要像祂一樣活出為人犧牲的生命。可是她們都不瞭解耶穌必須死,因為坦白說,她們認為她們所需要的,只是要耶穌成為一個榜樣,而不是祂的死。她們相信她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榜樣而已,因為他們瞭解基督信仰是美善的,所以要像耶穌一樣活著,並要為耶穌而活。「要像祂一樣活著,而且要為祂而活」這就是你們對於基督信仰的理解嗎?這就是那些婦女所理解的一切,她們瞭解耶穌為他們而死,但是她們不瞭解祂必須死。

經文說「祂必須死」是甚麼意思呢?以下就是這句話的意思:這是一個非常侮辱的陳述:「耶穌基督受死,不單單要成為一個榜樣,祂必須死,更是為了作成祭牲。」這樣說意味著不管你如何服事祂,都不夠好。你想得太簡單了,你的生命太迷失了,你的罪孽太深重了。祂必須死。好了,如果你不喜歡這個說法,你就像那些婦人一樣,犯同樣的錯誤。你可能會說:「我不相信耶穌實際上必須死。我所知道的是,我認為任何人若活得像耶穌,或為耶穌而活,他就是真正的好人,這當然已經非常足夠了。」天使說:「不對,不是這樣的。」

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請看看當中不同的地方:天使指出他們是那麼失喪,以致他們所有服事以及所有好行為,都永遠無法拯救他們,因此耶穌必須為他們而死。就在天使說明這一切之前,就在他們明白天使所說的話之前,就在天使將這些神學概念講述清楚之前,那些婦女在某種意義上其實一直自以為有能力過美好的生活,且能滿足神。看看她們的信仰,是多麼可悲啊!耶穌當然是一個好人,更是非常值得敬佩和紀念的人。她們只認識這些而已,因此她們不斷慢慢地、慢慢地走向墳墓。

然而,她們接受福音、明白福音、看見福音後,她們記住神的話語後,請注意:她們便快跑回去。她們不是步履蹣跚、艱難地走回去,而是快跑回去。她們並非要做些甚麼,而是不斷傳揚剛剛的經歷;他們並非在努力去贏得救贖,而是在告訴別人一個完備的救贖。有很多人都很有可能像那些婦女一樣,一直圍繞在耶穌的身邊,卻沒有得到救贖。天使並沒有說:「我親愛的姊妹,你們需要新的知識,你們需要新的視野,讓我告訴你們吧。」相反,他們說:「我親愛的姊妹,你們的信仰之所以是一件苦差事,你們全部人之所以背負沈重的擔子,是因為你們從不明白福音的真義。你們以為祂受死只為了要作榜樣,於是你們盡力去效法祂。其實並不是這樣,祂是代替你們而死。祂並非為了作你們的榜樣而死,祂受死是為了作你們的救主。現在透過祂,你們便可完全得到救贖,而這就是人的生命得到巨大改變的原因。」

請注意,在我們繼續講下去之前,你們看到這是多麼微妙嗎?你們可能相信復活的神跡,但是卻只視之為張藝謀大導演拍攝電影的特殊效果。那樣的效果真是太棒了,不是嗎?真是太神奇了,那不是很棒嗎?這表明瞭神以某種方式存在。「不對!」你們知道耶穌必須為你們而死嗎?或者你們是否覺得這種事情很侮辱人?你們是否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好,是否認為祂不必為你們而死?我知道有些人,我認識身邊很多人是這樣想的。讓我給你們舉出兩個例子,看看那兩個跡象是否也是你們的錯誤。你們活在自憐之中嗎?你們感覺就像:「雖然我過著不錯的生活,可我的生命卻不順遂,神怎麼了嗎?有甚麼不對勁嗎?發生了甚麼事呢?生活是不公平的,神是不公平的。」

你們的生命真是苦啊!你知道為甚麼嗎?坦白說,你們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那種生活,應該得到比現在更好的生活;你們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比現在更好的生活。你們並沒有活得好像耶穌必須為你們而死一樣,你們真是罪大惡極,你們的罪孽實在太深重了。如果你們知道這一點的話,你們會說:「我不配得到任何東西,但是藉著耶穌基督,我被神的榮光環繞,且得著尊貴的冠冕。」就這樣,人得以擺脫自憐,得以擺脫生命的苦楚,得以擺脫舉步維艱的人生,並且得以展翅高飛。

另一方面,讓我給你們另一個跡象——不是自憐,那種複雜的屬靈優越感。你之所以擁有這種優越感,是因為你看不見自己得以活著、得以擁有這一切完全是因為基督的死亡,也看不見祂必須為你而死。第二個跡象自我憎厭、自暴自棄。當旁人說:「你以為自己是誰嗎?」當有人批評你,不斷論斷你並談論相當狹隘的事,你將他們的話聽成:「你看,我多麼失敗。」你們遭受一點小挫折,便覺得自己糟透了,總是不斷責怪自己、鞭韃自己。

你們知道發生甚麼事嗎?那是一種複雜的屬靈自卑感,你之所以擁有這種自卑感,是因為你期望自己能夠達到基督徒生活的標準,你期望自己能活像基督或為基督而活,但是你覺得自己無法達到標準。如果你是這樣,那麼你也不瞭解耶穌受死真正的意義。耶穌必須為你們而死。你們需要說:「看!我是如此罪大惡極,然而,我對於耶穌基督而言卻是多麼重要,以至於祂寧願失去整個宇宙,也不願意失去我。祂寧願失去祂的天父,也不願意失去我。祂寧願被剪除,下到地獄去,也不願意失去我。可見,除非你們明白基督死亡的核心意義,除非你們明白基督的死亡代表你們在神面前可以坦然無懼,除非你明白耶穌不只是模範,不只是榜樣,而是你們的代罪羔羊、你們的救主,否則你們仍然在死人中找活人,否則你們仍然只是把祂看待成一位已去世的創始者,或某位給你指引的人。你們在知識和理智上可能會說:「我相信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我相信祂死了,現在祂已經再次從死裡復活了。」然而,你們對待祂卻如同對待中國聖人孔子一樣;孔子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發表偉大的言論,你以他為學習目標而生活。你們對待耶穌,彷彿對待孔子一樣。不要在死人中找活人。

好了,現在我要說說第三類人。現在讓我告訴你們:你們屬於哪一類人。要我幫忙嗎?我已經討論過兩類人,讓我告訴你們,如果你們的狀況不像頭兩類人的話,那麼你們便屬於第三類人。我來概述頭兩類人的要點:我在第一個要點里說,如果你們不相信復活的神跡,便可能真的犯下了這個錯誤——把耶穌看待成已死的人一般。如果你們認為耶穌復活是個傳說,你們里或會反駁說:「我不屬於那一類人,我相信神跡啊。」好的,你們說:「我不屬於那一類人,我相信,我相信神跡。」這樣很好,所以你們不屬於第一類人。好的,我來概述第二類人的重點吧。我在第二個重點里說,如果你們靠自己的努力去贏取救恩,那麼你們仍然把耶穌看待成已死的創始人。我的意思是,在教會裡裡外外,總會有很多屬於第一類的人,正在掙扎想知道如何證明聖經是真實的呢?如何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呢?他們很難接受基督信仰的基本教義。

然而,在第二類人中總會有些人相信基本的教義,但是對於福音本身卻很掙扎。你們來到教會之前,或許認為基督信仰就是:你們保持良好正直的行為記錄,並把它交給神,然後祂就虧欠你們;而在教會里你們聽到的教導卻是:基督信仰並不是說,神要透過耶穌基督設立甚麼正直的行為記錄或標準,並把它交付給你們,然後你們就虧欠祂。宗教和基督信仰是兩碼子的事。你們靠著神的恩典得救,卻又因此而掙扎。很多人都是如此。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二個錯誤。可是,如果你們說:「是的,我知道,我明白,我一直都有參與教會聚會,我清楚正確的答案。我知道我不是透過服事神而得救,或是透過神服事我們而得救。」聖經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然後你們說:「是的,這一點我也清楚明白。」如果你是這樣子,那麼你便屬於第三類人了。好的,現在你們都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類人了。

第三,否認復活的屬靈實相。

讓我告訴你們第三類人如何把耶穌看待成已死的人。你們可能知道復活的神跡,甚至可能理解復活的意義,但你們仍然可以否認復活的屬靈實相。因為說到底,你與祂實際的關係或者是:祂真是好像死了一樣,你感覺不到祂,你察覺不到祂,你不認識祂,只是知道祂而已。可你們確實與祂有關係。好了,聽著,我是在說信心穩固扎實的基督徒。在理智上你們都明白這一切,但卻幾乎與耶穌沒有任何屬靈上實際的關係。有沒有任何已經去世的人對你而言是意義非凡的?是你欽佩的人嗎?是你所愛的人嗎?你去過他們的墳墓前嗎?你如何表現你與他們的關係呢?你走到墳墓前,將鮮花放下,你思念那個人,也許流下了眼淚,對嗎?這種經歷能鼓舞人心,也令人非常感動;但是你並不是真實地跟那個人面對面相處,你不是在跟他們談話,你不是真實地面對他們,你只是在思想一段回憶而已。

好了,這就是那些婦女試圖去敬拜耶穌的方式。天使說:「祂不在這裡,你們不能這樣做。」這就是我想要向你們指出的一點。你們確定自己沒有這樣做嗎?你們的禱告生活就好像站在墳墓邊嗎?還是你們察覺到祂的同在?請注意,當天使說:「你們來的地方錯了。」意思其實是說,請你們現在去看。聖經充滿了感官的語言。基督信仰總是以感官的語言來描述。詩篇34篇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

好了,美國著名神學家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是我十分敬佩的英雄之一。我曾經讀過他其中一篇講道,他引述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他說:為甚麼呢?難道詩篇的作者不知道詩篇讀者都知道主是美善的?知道主是美善還不足夠嗎?他們當然知道主是美善的,但那當然還不足夠。知道主是美善的,這樣就足夠了嗎?不夠,你們必須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知道祂已經復活不是已經足夠了嗎?相信祂已經復活不是已經足夠了嗎?甚至相信祂為甚麼已經復活,這樣也不足夠嗎?不夠,你們必須看見祂已經復活,你們必須體會祂已經復活。

復活節催逼你們超越理智上認同;復活節催逼你們超越相信;復活節顯明耶穌永活的真相。只是知道耶穌愛你們並不足夠,你們必須體會耶穌的愛;僅僅知道耶穌是美善並不足夠,你們必須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成為基督徒意味著現在你心中有能力真實地「抓住」祂、「感覺」祂、「發現」祂。你不只是知道而已,也要認識祂是多麼和善、榮耀和慈愛。我希望你們屬於第三類的人在這一年內會有所改變,告訴自己:我知道我現在不是那樣認識耶穌,我知道對我而言,耶穌並不是一位永活的主。雖然我常常在教會里大受感動,常常在禱告中感受到神,也常常感覺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但是說到底,我得花時間去改變。我從前不學習操練禱告,又做了一些違背良知的事情,因此我需要潔淨我的良知,我需要對其他人負責任。今年我要認識耶穌是我永活的主。

這就是我鼓勵你們去做的事情。你們願意做嗎?為甚麼你們認為自己在偷竊呢?為甚麼你們認為自己總是需要在身邊的人身上偷取愛呢?為甚麼認為自己需要在身邊的人身上偷取認同呢?因為你們沒有嘗到耶穌的愛,你們沒有看到祂的愛,你們只是知道罷了。為甚麼你們認為自己需要在工作上偷取榮耀和意義,卻又永遠都無法滿足呢?因為你們看不到耶穌的榮耀。你們發現不到祂的榮耀,明白了吧?祂是復活的主。

現在我要向你們提出挑戰。你們記得嗎?在青春年輕的時候,你們渴求愛情、渴求榮譽;你們認為如果能夠把所有事情做好,便可得到想要的東西。當然,當你年紀越來越大,就會說:「年輕的時候,我曾瘋狂地追求夢想,希望摘下天上的月亮,但現在我知道生活只能給你這麼多。」在復活的主面前,你們膽敢放棄這份的努力,放棄這樣的夢想或輕視自己原來的人性?

復活節告訴你們,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復活節告訴你們,成為新造的人是有可能的;復活節告訴你們,暢飲樂河的水、享受永恆的愛是有可能的。英國著名學者、作家及神學家魯益師(C. S. Lewis)這樣解釋,他說:「我們與宇宙某種東西之間的連結被切斷了,一輩子都渴望重新與它連結,渴望得見大自然的榮耀。我們向來只能從外面往門內偷看,一直渴望能進去觀看。那不是一個神經質的幻想,也不是年少的朦朧夢幻,而是我們處境最真實的描述。穿過那扇門的途徑就是復活節,穿過那扇門的途徑就是打開的墳墓。進去吧!看看祂已經不見了,瞭解當中的意義,然後去尋找祂吧。」

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天父我們感謝袮給我們復活節,求袮在節目最後的幾分鐘,容讓我們向袮立志。我們有些人甚至不相信神跡,求主幫助我們看見滿有大能的神跡證據。我們有些人不瞭解復活的意義,求主幫助我們明白,並不是我們為禰做了甚麼,而是禰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求主幫助我們明白禰必須為我們而死,而那就是我們的希望。我們有很多人甚至不認識這個屬靈的實相,不認識這個為我們預備的救恩,就是:禰的兒子現在活著,要作我們永活的主。我們求禰臨在,讓我們體驗到禰的真實。求禰向我們顯明禰自己,好讓我們可以像禰的兒子。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