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 帝国的终结
吴剑丽

经文:但以理书二36-45

36「这就是那梦;我们在王面前要讲解那梦。

37王啊,你是诸王之王。天上的上帝已将国度、权柄、能力、尊荣都赐给你。

38凡世人所住之地的走兽,并天空的飞鸟,他都交付你手,使你掌管这一切。你就是那金头。

39在你以后必另兴一国,不及于你;又有第三国,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

40第四国,必坚壮如铁,铁能打碎克制百物,又能压碎一切,那国也必打碎压制列国。

41你既见像的脚和脚指头,一半是窑匠的泥,一半是铁,那国将来也必分开。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也必有铁的力量。

42那脚指头,既是半铁半泥,那国也必半强半弱。

43你既见铁与泥搀杂,那国民也必与各种人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相合一样。

44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

45你既看见非人手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从山而出,打碎金、银、铜、铁、泥,那就是至大的上帝把后来必有的事给王指明。这梦准是这样,这讲解也是确实的。」

尼布甲尼撒的梦关乎将来必成的事,启示了人类历史的走向。这梦也跟尼布甲尼撒本人息息相关,因为他「就是那金头」(但二38),凌驾像身其余的部份。作为诸王之王,国度、权势、能力、尊荣集于一身,天下众生尽在手中,尼布甲尼撒却必须明白两件事:第一,这一切的权柄完全来自上帝;第二,在历史之主的计划之中,金头终究将被取代。

除了金头以外,关于大像各部份(银、铜、铁、半铁半泥)所代表的国权,圣经学者有不一致的观点,这牵涉到对但以书的写作日期及作者身份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大的分歧之一在于第五部份(半铁半泥的脚趾)到底是指向某个地上的政权,还是一个属灵的国度。值得注意的是,这异梦在当时乃是指向未来,而但以理对大像的解释,除了对金头有清晰的解说外,刻意不明言其余部份是代表哪一国。根据启示文学的特性,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整个大像是全天下列国的代表,象征人类历史事件的走向。大像乃是作为一个整体(但二35、44),各个部份代表历代人间的政权及敌挡上帝的国度,最终将悉被上帝的国(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击溃毁灭(但二34-35),届时一个属于上帝的永恒国度要被建立。

尼布甲尼撒的异梦,带出两个重要的启示。第一,人间的政权每下愈况。金被银取代,银被铜取代,铜被铁取代,铁又被更弱的半铁半泥取代,价值不断递减。从巴比伦帝国起始,至之后国权的更迭轮替,将一代不如一代。大像以光辉灿烂的金为头,却以软弱、不堪一击作为终结。

第二,上帝的国度将充满天下。人手造的大像,在末后被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击碎灭绝。这块石头象征上帝的国度,永不败坏,要存立到永远(但二44)。在尼布甲尼撒的异梦中,这块石头化成大山;意即人的国度终将结束,而上帝的国度要大大扩展,充满天下。

对一群被掳为奴的上帝子民而言,这是一个盼望的信息。人间的国权无论多么强盛兴旺,也只是暂存的,最终都要灰飞烟灭,唯有上帝的国度永远长存。是的,历史掌管在上帝手中,祂已有全盘的计划,时局按照祂的旨意在推展。

思想:

但以理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无论人间哪个政权正在得势,毋忘上帝仍在掌权,一切都在祂的计划和旨意中。不管地上的政权如何罪贯满盈、敌挡上帝,仍受限于在上帝所划定的时日;而最终,人间的政权必灰飞烟灭,上帝的国要充满天下,直到永永远远。弟兄姊妹,目睹政权的邪恶,社会的礼崩乐坏,许多美好的价值正在迅速消亡,我们容易绝望丧志。但以理书却提醒我们:上帝仍在掌权,人间的邪恶政权不能存到永远,终究要被上帝的永恒国度取代。上帝的国度在你心中占了多重的位置?在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中,你又如何活出上帝国民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