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玛拉基书二章17节至三章6节
2:17 你们用言语烦琐耶和华.你们还说、我们在何事上烦琐他呢.因为你们说、凡行恶的、耶和华眼看为善、并且他喜悦他们.或说、公义的 神在哪里呢。
3:1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
3:2 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他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因为他如炼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碱。
3:3 他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他们就凭公义献供物给耶和华。
3:4 那时、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必蒙耶和华悦纳、仿佛古时之日、上古之年。
3:5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临近你们、施行审判.我必速速作见证、警戒行邪术的、犯奸淫的、起假誓的、亏负人之工价的、欺压寡妇孤儿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
3:6 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所以你们雅各之子没有灭亡。
钥节:“祂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祂显现的时候,谁能立得住呢。”(玛三2上)
透过一系列对话式的问答体,先知玛拉基记录了上帝给以色列的默示,借以鼓励归回的余民要从属灵的软弱光景中回转、悔改,并应许那位立约的使者(弥赛亚)的降临,祂要施行审判和祝福。全书的主体包括七个对话式的问答体,如此的设计乃为要帮助以色列明了他们的属灵状况,并引领他们转回归向上帝(一1-四3)。第四个问题是关乎耶和华的公义,先知在回答中,提到“立约的使者”将要来到,炼净以色列(二17-三6)。
先知说:“你们用言语烦琐耶和华。”
你们还说:“我们在何事上烦琐祂呢?”
百姓在二17所说的实际上是质疑耶和华公义的属性。当时以色列仍受波斯帝国的统治,归回时短暂的欢欣已经过去;后又遭遇蝗灾,圣殿的敬拜也渐渐变得形式化;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国度连一点影儿都未见到。这岂不也是今天的人常有的疑问吗:为何义人受苦,恶人亨通?
三1-6是耶和华宣告祂的信实公义,祂所应许的,必会成全。1节的“立约的使者”乃指弥赛亚。这名字乃表示祂要执行“约的内容”。换言之,他操赏罚大权(参出卅二30-34;赛六十三9)。至于“我的使者”则明显不是主自己。参照太十一10,这是指基督第一次降临时的施洗约翰。 其功用乃为主预备道路。比较四5-6,这使者可以解作以利亚(太十一13-14)。留意比较三1和四5的“我要差遣”,以及三1和四6提到的工作性质都是“预备性”的。昔日主耶稣曾多次进入圣殿,但却未有应验这里所说的“忽然进入祂的殿”;这要等到祂再临、建立弥赛亚国度的时候。
2-6节是详述弥赛亚的职任:要做炼净、洁净的工作;特别强调洁净利未人(祭司)和所献的供物,使它回复至“古时之日、上古之年”,意指这制度未受玷污之时(比较一13-14)。此外, 上帝的公义要彰显,主必亲自成就一切。5节所描述的罪行表明他们对立约的主的不尊重;6节表明上帝的守约(信实),他们才蒙怜悯,不致灭亡(民廿三19;提后二13)。如此,更是显彰上帝的公义。上帝不改变的属性跟其“公义”有关,这也间接回应了以色列人的质疑:“上帝不公义”。
思想:“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你曾否对此产生怀疑?。
计划:记下会令你怀疑上主的信实的情境,并列出帮助自己得胜的秘诀。
祷告:主啊,无论环境怎样改变,我的感觉是否良好,叫我仍然坚信,“在祢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