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撒迦利亚书十三章1-9节
13:1 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
13:2 万军之耶和华说、那日我必从地上除灭偶像的名、不再被人记念.也必使这地不再有假先知与污秽的灵。
13:3 若再有人说预言、生他的父母必对他说、你不得存活、因为你托耶和华的名说假预言、生他的父母、在他说预言的时候、要将他刺透。
13:4 那日凡作先知说预言的、必因他所论的异象羞愧、不再穿毛衣哄骗人。
13:5 他必说、我不是先知、我是耕地的.我从幼年作人的奴仆。
13:6 必有人问他说、你两臂中间是什么伤呢.他必回答说、这是我在亲友家中所受的伤。
13:7 万军之耶和华说、刀剑哪、应当兴起、攻击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击打牧人、羊就分散.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
13:8 耶和华说、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
13:9 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 神。
钥节:“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上帝。”(亚十三9下)
撒迦利亚所记录的第二个默示,是关于整个以色列的,为要显明在耶路撒冷经历另一次外邦仇敌的攻击时,弥赛亚就会降临施行拯救;到时祂就给那些愿意悔改的人有洁净的恩典,并在以色列中建立祂的国度。这个默示的信息乃为鼓励归回的余民,当他们期盼约的实现和成全时,要过一个信心的生活(十二1-十四21)注意:在这段经文中重复出现“那日”这个字词共17次(In That Day),强调末世将要成就的审判。
十三章1-6节应该是接续十二10-14的论述。当以色列被圣灵所感动,带进悔罪的状态,与钉十字架的弥赛亚面对面时,上帝为他们预备一个“洗罪的泉源”乃正合其时。这是得洁净的途径,是常存在的,现今再为子民预备,让悔改的余民得以经历赦罪之恩。这正正是在新约下,上帝实现赦免祂百姓的罪的应许(三4,9;参耶卅一34;结卅六25;罗十一26-27)。“罪恶”泛指道德败坏的行为;“污秽”乃指礼仪上的不洁净。这是指到人的内在生命得洁净。此外,上帝更要除去偶像、假先知、与污秽的灵(参十2-3;耶廿三30-32,廿七9-10;结十三1-十四11)。这是指外面的洁净。若有人仍作假先知,他的父母(至亲)要除掉他们。这是上帝曾在律法中吩咐选民的(申十三6-9)。如此,假先知被迫要隐藏自己的身份,甚至怕人认出而编造谎言(4-6节;参利十九28,廿一5;申十四1;王上十八28)。在今天这个时代,当大家仍然争着炫耀自己有特异功能或者特殊的神力时,圣经预言到了末日,“假先知”要刻意否认特异功能,这是目前十分难以想像的事情。
在7-9节,先知借着一首诗,重回十一章所提及的好牧人的主题,也再次论述选民因拒绝接纳好牧人而招致分散在万国中的厄运。上帝称好牧人为“我的同伴”,突显这位弥赛亚与祂关系的密切;上帝也是击打好牧人的(参赛五十三10),但却是选民把祂杀害的(参十二10)。当牧人被击打,羊就分散(即以色列,参十二4-14)。主耶稣曾借用此经文来预示祂的门徒会在祂被钉死后分散(参太廿六31;可十四27)。
在这里,先知的预言有着时序交错的特征:7节为耶稣被钉十字架所发生的事;8-9为末世的预言(参结五1-12,二十37;出六7﹔利廿六12)。
思想:耶稣曾经预言:在祂再临以先,必有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要避免受迷惑,你会怎样装备自己?
计划:写下你为避免受迷惑而作出的准备。每三个月落实一项。
祷告:主啊,求祢教导和帮助我,谨守自己,儆醒祷告,不会被冒祢名的人迷惑;忍耐到底,欢然见主。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