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教訓:六、叫人安息的重擔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繼續探討真正的耶穌這個主題,今天我們看「叫人安息的重擔」這題目。

請大家翻到馬太福音11章28至30節。我們在之前的幾個節目中都在探討馬太福音第11章,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這章的尾聲。對於你們很多人來說,這幾節經文也許是馬太福音第11章中你們唯一聽過的部分。你們大概都聽過這部分,它就在馬太福音11章的結尾。為什麼我們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談到這部分呢?好吧,你知道嗎?享用西餐時,如果桌上一開始就同時擺放了每一道菜,這是不合用餐禮儀的。西餐的上菜次序,首先當然是前菜,然後是主菜,接著是配菜。然候你就可以問:「甜點呢?請上甜點。」試想像你看見一個人一坐下來就說:「請給我上甜點。」吃了甜點後又說:「請給我上第二份甜點。」多吃了一份甜點後又說:「請給我第三份甜點」。吃完後這人說:「嗯,吃飽了。我走了,再見。」我只能說,如果這人還沒有糖尿病,這當然是得糖尿病的好方法。有趣的是:跳過主食而直接吃高糖份的食物,直接吃甜點,是提神的好方法。我知道這一點,有時我在星期六為主日作準備時,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我也會這樣做。有時候我認為最好的提神方法之一,就是吃甜點。你會因為攝取大量糖分而精神亢奮。在短時間之內,你會精力充沛。但我們都知道,從長期來看,攝取大量糖分、吃太多甜點,實際上是一種補充精力和能量的最壞方法。

人們提到馬太福音第11章中這類經文時,或提到新約時,他們實際上就是想直接吃甜點。雖然人們很喜歡這類經文,但我告訴你,如果你不知道這些經文是誰的話語,這除了讓你像攝取大量糖分而暫時感到亢奮之外,並沒有什麼用處。耶穌在這段經文中告訴你一些奇妙的事,祂向你表達祂無微不至的關懷。但如果你不知道耶穌是誰,如果你沒有讀馬太福音11章的其餘部分,如果你沒有聽過之前幾個節目的講道,我想我還是不要繼續談論這一點,我不想讓你感到格格不入,但對於那些聽過這個系列講道的人而言,你會知道耶穌說了一些難以理解的事情。除非你先攝取蛋白質與纖維,否則甜點對你而言就有害了。事實上,除非你瞭解說話的是誰,否則這些經文就如甜點般對你有害了。除非你讀了這章經文前面的每個部分,否則這幾節經文真的一點也不會改變你的生命。讓我們來看看這幾節經文,這段經文很奇妙。讀這段經文時,我總是由於好些原因而深感震撼,你稍後就會知道為什麼。

我們來看這段經文,馬太福音11章28至30節

[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29]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30]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這是神的話語。

有一位解經家說:「這經文是自證自明的」。另一位解經家說:「沒有人能編造出這些話。」事實上,我在這裡要引用一段話:「這經文是自證自明的,它們超越了任何人類作家的創作。能有洞察力和膽量說出這番話的神,絕非任何人能虛構出來的;凡是明白這些話的人,都已經瞭解到基督信仰的核心。」這段經文令我感到十分震撼。有時你看到這些經文時,你會發現這些經文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們雖然十分簡單,但卻絕對全面。如果你聽這一系列講道已有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我所分享有關基督信仰的一切,都能在這段經文里找到。你會問:「為什麼你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談到這段經文?為什麼你不直接討論這段經文呢?」讓我把重點告訴你吧。如果你正在思考基督信仰,如果你正在研究基督信仰,這段經文是無與倫比的摘要。其中有一件事可能會令你感到驚訝,就是每個星期天,在教會里總有很多從前曾拒絕基督信仰和教會的人,如今卻因著不同的原因,再次探索基督信仰。他們嘗試去探究基督信仰到底是什麼,以及基督信仰是否適合自己。如果你認為自己很罕有,如果你在教會里看看周圍的人,你認為他們全都是堅定的信徒,而自己卻只是其中一個試圖去探究基督信仰的人,那你就錯了。你與每星期天到教會的眾多人一樣。對你來說,這段經文是無與倫比的摘要;但對那些肯定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來說,也是如此。我認為自己也屬於這類人。在這個星期,當我讀這段經文時,尤其是今天,我竟哭了,因為我意識到自己經常都感到非常勞苦。耶穌說:「如果你感到勞苦,如果你擔負著重擔,你就還沒有真正瞭解我所賜下的恩典是何等浩大。」這是一個邀請。不再勞苦擔重擔的最好方法,就是看看耶穌在這個邀請當中,首先讓我們知道我們已擁有什麼,然後祂賜給我們什麼來取代我們所擁有的。首先,祂為我們進行分析,告訴我們什麼是我們所擁有的,然後祂賜給我們一些東西來代替我們所擁有的。讓我們來看看這一點。

第一. 我們擁有什麼?

1. 「毫無安息」的生命。

耶穌說,我們已擁有的兩樣東西是:首先,我們擁有「毫無安息」的生命。祂所說的這一點非常重要。請花一點時間專心聽我說明。當你們聽到「毫無安息」一詞的時候,總是以現代用語的角度來解讀。我們也許會說:「是的,我們都有一種屬靈上的渴望;所有人都有這種宗教上的、屬靈的上渴望。」但耶穌所說的卻是更加具體的東西。在新約中,耶穌或甚至是使徒所說的重擔,事實上是有更明確的特定意思。例如,耶穌在馬太福音23章中說:「文士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他們能說,不能行。」在後來的教會歷史中,彼得在使徒行傳15章說到這一點時,他說:「現在為什麼試探神,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不,不,我們相信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基督的恩。」

我想指出的是:耶穌是要表達特定的意思。當祂談到重擔、「毫無安息」、屬靈的勞苦、屬靈的「失眠」時,祂的意思很明確。對於失眠,科學家會告訴你,真正讓你恢復精力的睡眠,不在於睡眠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睡眠的質量。良好的睡眠質量,就是指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事實上,你可能斷斷續續地睡了好幾個小時,但如果你沒有進入沈睡狀態,你醒來後還是沒精打採,混混沌沌的過日子。你需要沈睡。耶穌基督說:「屬靈上也有『快速眼動睡眠』期。這是深沈的休息、深沈的安穩、意念與心靈上深深的平靜。」耶穌說:「你沒有這份平靜。你無法平靜,並不單單是因為你有一般的屬靈渴望,而是因為你苦苦想要證明自己,是因為你們都在律法的重擔的轄制之下。」

你立刻會說:「好吧,這也許是對生活在那段經文背景下的人而言。在馬太福音23章中,耶穌說文士把重擔擱在他人的肩上。當我把這段經文與馬太福音23章放在一起來看之後,尤其覺得這是對當時的人而言。」你會說:「有宗教信仰的人,尤其是當時的人,的確因著律法的重擔而勞苦,但這卻不是今天我所面對的情況。」事實上,今天在這裡有些人可能會說:「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相信神的律法。」但很清楚的一點是,神的話語是超越時間限制的。顯然,當耶穌說「凡……的人」,祂的意思是指所有人,即生活在所有時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人。所以我認為這段經文是指無論你是否相信神的律法,我們人人都是勞苦擔重擔的。這都是因為我們的本能及潛意識都能知曉神的律法。我們知道自己應該誠實,我們知道自己應該無私,我們知道自己應該有愛心,我們知道自己應該愛人如己。我們都知道這一切。你也許不會將這一切稱為神的律法,但是你卻知道這一切。耶穌說,這一點在完美主義者和工作狂身上清晰可見。對其他人而言,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我們骨子裡卻是如此。我們知道自己應當是完美的。我們知道自己不夠好,因而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我們感到勞苦,是因為我們努力想要證明自己。這是一種深深的「毫無安息」、嚴重的屬靈失眠。

親愛的朋友,請聽,耶穌的意思是:這種「毫無安息」的生命,是因為罪與憂慮使我們不能得享安息。我們之所以得不到安息,是因為我們想要證明自己。耶穌說,這種本能上的毫無安息人人都知道;所以無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無論你是猶太人或外邦人,不論你是誰,你也是勞苦擔重擔的。這就是為什麼在教會里有宗教信仰的人總是在爭鬥;這就是為什麼教會是這麼令人討厭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是如此容易煩躁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是彼此批評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在教會以外的人、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總是跑去找輔導員的原因;他們對輔導員說自己與父母、同輩朋友相處有問題,說自己在教會里絲毫沒有安息,說自己生活過得不好,說自己總是覺得要證明自己。為什麼?你們都明白為什麼——因為煩躁不安和勞苦都會以宗教和非宗教的形式出現。耶穌說:「你們人人都是勞苦的,你們每個人都是勞苦的。」我們所有人都是勞苦的。你明白我們所談的重點嗎?

2. 我們都負上了軛。

然而,耶穌不只是說我們人人都是勞苦的。你們第一次讀這段經文時,並不容易發現這一點。耶穌並不只是說我們都是勞苦的,祂也說你們已經負上了軛。你們讀這段經文時,都不會立刻就注意到這一點。耶穌一開始便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因此,我們都知道自己是勞苦擔重擔的。在某意義上,我們都是毫無安息,我們都失眠,我們人人都面對這個問題。接著,耶穌說:「你們當負我的軛。」事實上,祂的意思並不是指你並沒有負軛或你不要負軛。祂說「你們當負我的軛」,意思是,你只可以負一個軛。你曾見過軛嗎?我相信對很多人來說,如果你想看看甚麼是軛,唯一的方法也許是到那些以農民或鄉土為主題的舊式旅館或餐館去看看。當耶穌說你已經負上了軛時,意思是你需要一個新的軛。事實上,祂所說的話意味深長,也給我們另一方面的教導。我們都知道,軛是一根又大又長的木,木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非常大的金屬環,可讓一些動物背負重擔:你給馬套上軛,你給牛套上軛,你給人套上軛。但你明白軛有意思的地方在哪裡嗎?軛之所以使你負上重擔,不僅是因為你負上了軛,也是因為這軛使你與其他人或物連結起來。要拉動馬車,就要靠著別的東西。在某意義上,你已經依靠別的東西來拉動馬車,因為你實在太勞苦了。最近我參加了一個座談會,講者斯蒂芬·卡比(Stephen Cubby)說道:「你真正的人生方向在哪裡呢?」我認為這句話說得真好。你真正的人生方向在哪裡呢?他說:「你的個人中心在哪裡呢?你真正的人生方向在哪裡呢?你人生所追求的是什麼呢?」其實他要說的是:為瞭解決自己「毫無安息」的困境、為瞭解決自己沒有好好生活的問題、為了滿足證明自己的需要,你負上了什麼軛呢?我們都負上了軛。斯蒂芬·卡比說,耶穌所說的實際上就是:不論你讓自己負上什麼軛,你都無法掙脫它。你已經被它奴役了,你已經被它捆綁了。

如果你真正的人生方向,如果你所負的軛是你的配偶……當然在某意義上,你的確如此……但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的人生是為了自己的配偶而活,你就會摧毀自己的婚姻。因為如果你的配偶就是你人生的目的,這會造成情感上的依賴,你會毀滅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就是你的婚姻。如果你真正的人生方向,如果你所負的軛是你的孩子,你就會想盡辦法透過你的孩子來實現你的人生目標,你的孩子要麼會帶著仇恨離你而去,要麼你可能真的獲得勝利,但卻剝奪了他們的自我。不管怎樣,你都會失去並且毀滅你最想要的東西,就是你的孩子。如果你的人生目標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如果這就是你人生的目的,有點像我那樣,如果這就是你所負的軛,那我要在這裡很坦白地告訴你,這意味著你一方面不喜歡作出批評,因為你害怕別人會感到不快;但另一方面,你卻無法接受批評,因為這令你感覺別人都在反對你。你們知道有趣的地方在哪裡嗎?如果你最想要的東西就是堅固的關係與人們的贊同,那麼毀滅友誼與關係的最好方法,就是永遠都不作出批評或接受批評。你所負的軛,要麼被你毀滅,要麼就毀滅你。耶穌的意思是:想象自己正在負著軛來拉動馬車;想象自己負著馬的軛,這匹馬要麼會要了你的命,因為你絕對無法趕上一匹馬的速度,你絕對趕不上;要麼你會要了這匹馬的命,因為你可能會與它糾纏在一起。「無論你負什麼軛」,這真是一句非常有趣的話。我所讀到的每一位解經家都認同,這是耶穌在這裡要說的話,就是總會有另一頭動物同負一軛。因此,如果你負著這個軛,而另一個負著這個軛的人正在用力拉,你指望這個人解決你心靈上的勞苦(就是你指望用來證明自己的東西),這人無可避免地會毀滅你,或者你會毀滅他。因為這必然是你無法控制的動物。它將會跑得比你快,它將會比你強壯。你明白了嗎?耶穌說:「我們都是勞苦的,是心靈上的勞苦。」

其次,耶穌說:「我們人人都負上了軛,為的是要解決自己勞苦的問題,為的是要解決沒有得到安息的問題,為的是要證明自己,但是這麼做卻完全沒有用。我們的重擔變得更沈重,實際上我們在許多方面所負的軛,是我們最愛的東西,但這些東西最後卻會毀滅我們,或被我們毀滅。耶穌賜給我們什麼來代替這軛呢?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第二. 耶穌賜給我們什麼?

1. 耶穌說:「到我這裡來」。

耶穌說祂要賜給你三樣東西。首先,祂說:「到我這裡來」。祂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賜給你。此刻,我想向那些想知道「成為基督徒是什麼意思意」的人說話。你說:「我怎麼知道基督信仰是真實的呢?」假如你稱自己為慕道者,那你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耶穌說:「到我這裡來」。首先,有一點是非常有意思的。在我研讀這段經文之前,一直都不知道這一點。雖然我知道這一點已經多年了,但在此之前,我並不明白這一點。耶穌在這裡引用了耶利米書6章16節。在耶利米書6章16節中,耶和華臨在並且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耶和華如此說:「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在這裡,耶穌轉過來說:「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耶穌引用這段經文是什麼意思呢?其中的一點當然是:神的話語深深刻在耶穌基督的心裡,祂對聖經的經文了如指掌。經文就像祂的心跳、祂體內流著的血,因此祂經常都引用經文,經常提到經文。這個主題可以成為另一篇講道了!此處的真正意思是:耶穌坦然無懼地引用神在舊約中所說的話,當祂重述「耶和華如此說」這句話時,祂說:只是我告訴你們:「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有時候,有人會對我說:「聖經在什麼地方說耶穌基督就是……耶穌基督在什麼地方稱自己是神呢?」我想你知道,聖經字裡行間都在述說這一點。耶穌所說的一切都包含祂稱自己是神的宣告,以及祂的神性的意識。在這段經文里祂正表明這一點。每當有人問:「我怎知道基督信仰是真實的呢?」我就會想起最近我所讀的一本書,作者是一位懷疑論者。他這樣說:「如果能夠的話,我很想相信神。如果能夠的話,我很想相信神。我正等待一個無懈可擊的論據。」讓我引用他的話:「我很樂意相信神,但這根本不可能。我很樂意相信神,只要有人給我一個無懈可擊的論據,那麼我就會很樂意相信神。」

對於這點,耶穌怎麼說?祂是這麼說的:「我認為神並沒有賜給我們一個無懈可擊的論據,但祂已給我們差遣一個無懈可擊的人,而這個無懈可擊的人就是無懈可擊的論據。有些人可能並不同意我的說法。」耶穌基督並沒有說「到這一套論據那裡去」,而是說「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如果你到耶穌那裡去,如果你仰望祂,如果你察看祂的宣告,並將祂的宣告與祂的生命作一比較、將祂的生命與祂的教導作一比較、將祂的教導與祂跟人們的相交作一比較;看吧,這是無法解釋的生命,這是無與倫比的生命,這是一個無懈可擊的論據,你在那裡看見神。有人說:「我怎麼知道基督信仰是真實的呢?」我向你挑戰......這樣做......。順帶一提,耶穌並不反對我們思考。耶穌並沒有說,不要思考,不要思考「到我這裡來」這句話。祂並沒有這麼說,沒有,完全沒有!運用你的思考,去看看馬可福音,去參加查經班,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看看耶穌說了什麼話,看看耶穌做了什麼事情。換句話說,到祂那裡去吧。我告訴你,如果你動動腦筋,如果你運用你的思考,你會發現耶穌就是無懈可擊的論據。神並沒有給我們一個無懈可擊的論據,但祂給我們差遣了一個無懈可擊的人。如果你想在來到耶穌那裡之前,在仰望祂、與祂交通之前,先等待一個無懈可擊的論據,那麼你永遠也等不到,因為祂就是無懈可擊的論據。耶穌說「到我這裡來」,而不是說「到論據那裡去」。我一次又一次見到一些抱懷疑態度的人,他們都是深思熟慮、不感情用事的人;事實上,他們並沒有情感上的需要,要到耶穌那裡去,開始看看耶穌的生命並說:「這簡直無法解釋」。你將會發現各樣自證自明的陳述。你將會說這一切絕對不可能是編造出來的。這一切很不尋常,怎麼會這樣呢?看看耶穌所說的話吧。祂從不會出錯,祂從不說一句虛假的話。祂就是無懈可擊的論據。

「到我這裡來。」這句話是無可比擬的。耶穌說:只要「到我這裡來」,你就會得到神的啓示,你會明白神的啓示。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在這節經文之前能夠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這並不是說:「知識分子待在外面,沒受過教育的人、無知的人進來」。耶穌在說什麼呢?祂在述說神所賜的論據,以及神用來向你顯明祂存在的方式。神向你彰顯真理的方式,甚至連沒受過教育的人以及無知的人也可以明白;然而,如果聰明通達人不自以為很有智慧,他們也可以明白。你明白這一點嗎?「到我這裡來。」耶穌所賜下的第一樣東西就是祂「自己」,就是祂這個人。這就是神所差遣的人。事實確實如此!不要等待無懈可擊的論據,因為耶穌就是無懈可擊的論據。

2. 耶穌說:「當負我的軛」。

第二,耶穌賜下自己成為軛,祂賜下自己成為重擔。如果你再仔細看看這節經文……我曾仔細地查考這節經文,解經家也作出相同結論。耶穌說「到我這裡來」,然後祂說「你們當負我的軛」。祂的意思是:「我就是軛。我就是重擔」。實際上,祂並不是說:「我已經來到你們這裡,現在我要向你們顯明當走的正路。」祂說:「不,你們當負我的軛。」這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這樣!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你不能證明自己,因為你不能做到自己內心深處知道自己應該要做的事。耶穌就是真實的人。耶穌就是神的公義。祂來了,祂成就了一切,這就是為什麼祂說「以我為重擔吧,以我為軛吧,以我為你證明自己的方式吧」。這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章中所表達的意思。這點非常重要,保羅說:「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如經上所記:『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

成為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呢?這意味著當負耶穌的軛。這意味著以耶穌為重擔,並且以此作為證明自己的方式。現在,讓我與各位弟兄姊妹、聽眾朋友一同進入問題的核心吧。為什麼你感到勞苦呢?我知道自己感到勞苦的其中一個原因,我的妻子也知道為什麼我感到勞苦,是因為我承擔了過多的工作。為什麼我承擔過多的工作呢?為什麼我感到勞苦呢?因為我努力想要證明自己,因為我忘記了神所賜下浩大的恩典,我忘記了耶穌所賜下浩大的恩典。如果你忘記了這一點,你就會變得勞苦。耶穌說:「我來使你們得安息。」你不必借著答應每個人對你的要求來證明自己。你們很多人是不是都是這樣?因為你們很多人都承擔了過多的工作,所以你們都過度勞累。為什麼你承擔過多的工作呢?你努力想要證明自己,因為你還沒有真正卸下自己的重擔,並以耶穌成為你的新重擔。你怎麼知道自己是誰呢?你怎麼知道自己是什麼呢?如果你努力使別的東西成為你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那麼你將會永遠都非常勞苦。你們有些人非常勞苦,因為你們太辛勞工作,你們已經將自己獻給工作。為什麼?為什麼你們這樣辛勞工作呢?為什麼你們都沒有休息呢?為什麼你們會這麼勞苦呢?難道你不明白嗎?你不僅需要縮減工作量,你不僅需要閱讀一些告訴你要在生活中取得平衡的勵志書籍。耶穌說:「你必須負我的軛。」你正在努力證明自己,這就是你這麼缺乏睡眠的原因,這就是你在屬靈上失眠的原因。你正在努力透過你的工作來證明自己。

親愛的朋友,今天無論是什麼事情激怒你、困擾你、令你筋疲力盡,無論是什麼事情使你的靈魂極度勞苦,那都是因為你負上了耶穌以外的軛。就是這樣!這就是為什麼成為基督徒最重要的,並不是棄掉自己的罪孽。不是的,當然,這是其中一部分。成為基督徒最重要的,是不再靠自己的行為。我想起一首美妙的詩歌。我從沒有唱過這首詩歌,只是聽過它被引用。多年來,我一直思考這首詩歌的歌詞。每一次我想起這首詩歌的時候,我的靈魂就充滿榮耀。這首偉大的詩歌的歌詞是這樣的:

將你「死行」全拋棄在救主腳前,

單單信靠主功績――榮耀的完全!

將你的「死行」全拋棄,你的靈魂就能得享安息。耶穌說:「你當負我的軛,我是唯一的軛,我是唯一輕省的擔子。假如你負上我的軛,我是唯一不會無情地、毫不寬容地讓你累垮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我是唯一既謙卑又柔和,與你同負一軛的夥伴。我寬恕、我包容。如果你試圖借著工作來證明自己,以自己的人際關係來證明自己,以任何事物來證明自己,你說「我想我已經聽過這些了」;當然,這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只要你瞭解這一點,你就能得享安息。

3.耶穌說:「學我的樣式」。

最後,我還有一件事要說,這特別是對基督徒說的。若沒有第29節,你就做不到第28節所說的。第28節說:「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們說:「好呀,我來啦。」但你知道嗎?只要你一到耶穌那裡去,你就要負上那個軛,即使它是輕省的軛,即使它是唯一不會毀滅你的軛,但它仍然是一個軛!耶穌說:「你們必須學我的樣式。」這意味著,若不成為耶穌的門徒,就沒有到基督面前。若沒有第29節,就沒有第28節,你就無法到祂面前,負上祂的軛,並每天時時刻刻說:我要看看我身旁與我同負一軛的夥伴,我要學效祂的柔和。現在,你明白祂的柔和是指祂的平靜安穩,我也必須學效祂的謙卑。我必須仰望祂那全然平靜的心靈,我必須學祂的樣式;然而,這意味著我要永遠聽從祂。這意味著你要讓祂教導你;這意味著你要研讀聖經、察驗自己的生命;這意味著每次你都看到自己沒有柔和、沒有安息,沒有謙卑,卻只有驕傲、恐懼;這意味著你必須不斷與祂聯合。這意味著若不成為耶穌的門徒,你就不能到基督面前。這是一生的功課。你必須與祂聯合。你不可以當一個消費者。你不可以只是在星期日來到教會里得安息,但星期一到星期六卻不負上祂的軛。很多人都想這樣做。事實上,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挑選與選擇,找自己想要的東西。」哦,不是的!你看,你要的東西就在這裡。請你認真對待這問題吧!你們當中是否有人雖然來了,卻沒有真正學到甚麼呢?換句話說,你是否來了,但是你卻沒有認真地成為耶穌的門徒呢?如果事實如此,我認為你根本就沒有來。我不確定你有沒有聽見;我不知道你有否得享安息。你可能攝取了大量糖份而處於亢奮狀態,所以你可以到這裡來並只是說:「我今天覺得自己有罪。」於是你走進教會,聽牧者講道,你從中斷章取義;你可以將我的話斷章取義說:「噢,只要我把自己交給主,主是滿有恩典的神,祂愛我,祂會寬恕我,我不必對自己在這星期所做的事感到這麼難過。」這就是攝取了高糖份而處於亢奮狀態。一開始時你感覺良好,但久而久之,它會將你徹底摧毀。

你應該怎麼做?你必須明白,你並不只是說「神啊,求禰寬恕我」,而是不再靠自己的行為,並且用全新的方式來看待自己以及你身邊的一切。接著,你當負上耶穌的軛、學祂的樣式,並終身成為祂的門徒、終身學習祂的樣式。你要每天努力聆聽祂所說的話、尋求、閱讀有關祂的一切。你要研讀、思考、看著祂的柔和謙卑,並且說:「主啊,我要向你學習」。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知道我們之所以勞苦,是因為我們不想放棄靠自己的行為。我們之所以勞苦,是因為我們所負上的軛,就是那些我們試圖用來證明自己的東西。我們明白我們之所以勞苦,是因為我們拒絕唯一的重擔,我們拒絕唯一輕省並叫我們得自由的軛。對於那些正在思考成為基督徒是什麼意思的人來說,以及對於那些已經明白基督信仰多年的人來說,這段經文都可以在我們身上應用出來。這段經文本身就是生命。天父啊,求禰使它成為生命,使它在每位聽眾朋友的生命中成為永活的經文。當我們默想並思考這段經文時,求禰向我們顯明我們的勞苦其實是靈魂的勞苦,它實際上比我們所想象的更深。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勞苦也許比身體上、心理上的勞苦要深得多,這是屬靈上的勞苦。天父啊,求禰醫治,惟獨禰能夠醫治。天父,求禰向我們顯明。我們禱告是奉耶穌之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