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 读祷诗篇之十二:诗篇第二十二篇C
张云开
诗篇二十二篇内容 福音书和其他引用
1 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太二十七46;可十五34
7 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 太二十七39;可十五29
8 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吧!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吧! 太二十七43
15 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 约十九28
16b 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 约二十27?
18 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 太二十七35;可十五24;路二十三34;约十九24
22 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赞美你。 来二12

“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因着耶稣十架上这句话,门徒重读诗篇二十二篇,读的时候,几乎可以想像他们的主在十架上默默的背诵整篇诗篇。对他们来说,二十二篇的内容是预言,而基督走在二十二篇的轨迹里头,成就了二十二篇内容里头大卫没有成就的。基督既像大卫,也远超大卫。这种发生在当时,却又指向将来的事件的读法,也是预表的读法。对福音书的作者来说,耶稣引用二十二篇1节并不是把大卫的自述“应用”在自己身上,而是说二十二篇讲的正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在十架前后的经历。二十二篇讲大卫,但更讲基督。只有在基督身上我们才能完全明白二十二篇的意义,体会二十二篇的震荡和力量。这是英语“fulfill”一词的真义:填满——基督的经历把人对二十二篇的理解填满了。

若只停留在大卫的层面,二十二篇只是一篇记载,或能令人产生共鸣,或能使人荡气回肠,但极其量都只是停留在应用和认同的阶段。基督的引用令二十二篇披上了宇宙性的意义。大卫的经历只是一桩事件,是义人众多的委屈经历里头的一件。一旦基督参与其中,二十二篇的事件便从 merely historical转化成为 simply historic;从一篇申诉诗转化成一篇史诗;大卫个人蒙恩的经历升华成为上帝儿子施恩的样式;本来是人间重复的经历变成饱和着神学意义的独一事件。

举例说,因为主耶稣在十字架的痛苦底下道出了大卫在二十二篇的起首语,我们看见基督的十字架本来不可能看见的另外一个层面:上帝摒弃了挂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祂的基督。这样的一句话让我们意识到,十字架并不单只是基督皮肉极度受苦的地方,也不单只是他赤裸的在人面前被彻底羞辱的地方,更基本的是,十字架是上帝的儿子担当所有罪人罪债的地方——你的罪和我的罪。即使大卫是耶和华所喜悦的(二十二8),上帝的远离并不意味着祂要大卫承担他自己以外的担子。他的敌人对他可能是不公,但这不公并没有让大卫的苦加添了代赎的功能,只是为施苦的人增添了害人的罪孽。

大卫在他所受的苦中问“为什么?”,以为上帝离弃他。基督在十架上问“为什么?”,因为知道上帝离弃他。虽然两者对上帝的作为掌握程度不一样,结果仍然是一样:耶和华听人祷告,为人申冤。大卫情况回转,他在会中成为耶和华的见证人,带领他的“弟兄”赞美耶和华;上帝叫基督复活,把他升为至高,让他的见证永存人间。这样,大卫所说要发生,却未发生,也没有能力让它发生的事情(二十二29-31),在基督的身上成就了。上帝在基督身上所做之事,已经“传与后代”,上帝的公义,也传给了“将要生的民”。如此,大卫对耶和华有限的信赖,被基督对他天父完全的信靠所取代,为我们的信建立了规模,让我们相信基督,以至于相信上帝。

我的祷告:

慈悲的天父,我感谢祢的作为。祢在历史里留下记号,让我们可以认出基督,也赐下基督的灵,让我们可以跟随基督。祢在十架上离弃了基督,让我们罪人可以靠近圣洁的祢。求让我对祢的忠诚,因着基督的榜样,能够接近基督对祢的忠诚,蒙祢所悦纳。奉基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