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 瞎子得看见的意义
黄天逸

马可福音十46-52

10:46到了耶利哥.耶稣同门徒并许多人出耶利哥的时候、有一个讨饭的瞎子、是底买的儿子巴底买、坐在路旁。

10:47他听见是拿撒勒的耶稣、就喊着说、大卫的子孙耶稣阿、可怜我罢。

10:48有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作声、他却越发大声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哪、可怜我罢。

10:49耶稣就站住、说、叫过他来.他们就叫那瞎子、对他说、放心、起来、他叫你啦。

10:50瞎子就丢下衣服、跳起来、走到耶稣那里。

10:51耶稣说、要我为你作甚么。瞎子说、拉波尼、我要能看见。〔拉波尼就是夫子〕

10:52耶稣说、你去罢.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见了、就在路上跟随耶稣。

这一段落记载了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前,耶稣在“路上”最后的一个经历,然而,这也是一个甚有意思的经历。试想,从敍述者的角度而言,门徒一直跟从耶稣,但马可却告诉我们,门徒不单只仍然是不明白,甚至他们许多的行动都与耶稣所教导的相距甚远。不过,在这最后的一段路程上,马可却将刻下这位身份卑微的讨饭者、瞎子巴底买得“看见”(51)的经历记下来。

十47有一特别之处:既然这位瞎子“听见”是“拿撒勒的耶稣”,何以他却呼喊耶稣为“大卫的子孙”?事实上,相对于另外两卷符类福音,马可其实并不倾向强调耶稣为“大卫的子孙”的身份。然而,若按福音书一直以来的敍述,这瞎子对耶稣“大卫的子孙”的呼喊其实饶有意义。何以这样说?

对比那些冲着耶稣而来的宗教领袖,这位瞎眼的卑微讨饭者认出了耶稣;相对于一直跟从耶稣的门徒,这位没有可自恃的瞎子从他的“听见”里就能辨认出耶稣的身份,这也许是马可笔下的一个强烈的对比,但同时亦是一个非常大的讽刺。透过这位瞎子被医治的经历,福音书的作者正好是要讽刺那些一直“在路上”跟从耶稣的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认出耶稣。而这故事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从故事的起始,这位瞎子只是“坐在路旁”,但故事的终结,他却能够“在路上跟随耶稣”,并且他是耶稣所医治过的许多人中,唯一一位被记下名字的。由此看来,在这朝向耶路撒冷的路上,马可以瞎子得医治的故事作结,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提醒。

反省:

在我们跟从耶稣的“路上”有否好像门徒一样,没有彻底明白耶稣和他的教导?也许当我们对那些宗教领袖的“不信”予以批判的时候,其实门徒亦不见得对耶稣有一份完全的相信。福音书作者将宗教领袖、门徒,并这位瞎子巴底买陈列在我们的面前,到底我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