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 真正的福气
潘仕楷

马太福音五3-12
 

3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4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5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6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7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 神。 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 神的儿子。 10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11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12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和想法,引导着我们生活的取向。耶稣在马太福音所记载的登山宝训之中,一开始就为“福”作出定义,并挑战我们要为这福气而活(太五3-12)。

在这八福之中,第一和第八福是对称的,而且同时是以末世盼望作为焦点。虽然“虚心/灵里贫穷”可以是描述一种品格,但因为在结构上相对着第八福的“为义受逼迫”,所以应该是比较被动的,描述人的处境或状态,指属灵的盼望未得到满足。从这对比可见八福的焦点是在于盼望,在现状不理想的处境之中,耶稣指出我们有天国的盼望。

第2-4福的内容应该仍是处境性。“哀恸”,在没有进一步的描述之下,应该是指任何的悲伤经历,这正是神福音的工作,使我们在患难之中可以得着安慰。“温柔”表面上可以是指一种品格,而承受地土的应许,使人联想诗篇三十七篇的信息,指那些面对不公平但又无能力为自己争取的人,但在耶稣的福音之中,这不公平将会得到扭转。“饥渴慕义”,从个人的义的观点上也可以是正面的品格,但这里更可能是指社会上的义,反映着人看不到社会之中有公义,在天国临到时,我们对这义的渴望将会得到满足。

相对着第2-4福的处境性,第5-7福的内容却是反映着品格的素质。“怜恤人的”与“使人和睦”的都是描写我们对别人的服侍,将恩惠与平安带到人当中。这些不单是一些对人的态度,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行动。“清心”比较强调个人的素质,但也是要在行为之中展示出来,清洁的心若没有圣洁的手,是没有意义的。

从这八福中间分为两组的福气,可见在耶稣基督的福音中,信仰中的末世盼望,与生命中的圣洁生活,是不可分开的,反而是相辅相承,互相连结的。

耶稣并没有停在八福,而是将这八福的原则,借着第九个福的宣告,让我们更直接地看到我们作为耶稣基督代表的身份。真正的福气,不是得到什么利益,而是能够作为上帝在这世代之中的代表,在这世上作盐作光。

思想:

有福的人生,就是知道自己是走在上帝的旨意之中,有使命,有方向。我们是否确信,无论我们的境况如何,神所应许的福必可以帮助我们。我们是否认定,在主里追求活出美好的品格,是蒙福的途径。我们是否愿意委身,叫我们所得的福,不但自己经历得到,也求神借我们使更多人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