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4:4-5
4:4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 4:5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约拿不体会,也不认同上主对罪人的爱!他拒绝与上主说话,坚持要亲眼看见上主秉行公义,审判尼尼微城!他心中非常不服气,感觉被主亏待。约拿心中可能这样想:“这实在太不公平了!上主,你也太霸道了!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你有没有听过我的意见?难道我连发怒的权利也没有吗?”
圣经中也有一个人与约拿面对同一问题!他就是主耶稣讲的“浪子回头”比喻中的大儿子(路加福音十五11-32)。故事说到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分了家业,带着所有的远离家乡,任意放荡、浪费赀财,最后他耗尽所有,又遇上饥荒,终于觉悟,悔改,回家向父亲认罪道歉。结果父亲不单饶恕他,更恢复他儿子的地位。
大儿子从田间回来,听见欢喜作乐的声音,当晓得这是父亲为庆祝小儿子回家所作的,他就生气,不肯进去。最后父亲出来“对他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路加福音15:31 -32)
那父亲说“我们理当欢喜快乐。”和耶和华对约拿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有异曲同工之妙。表面讲的是道理,但骨子里说的是“爱心”,上主的爱是每个人都可体验和明白的,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的!
最后大儿子有没有进去呢?比喻没有说,同样的,约拿书也没有记载约拿最后的答覆,好像是在等着我们回应。假若你是大儿子,你会不会进去与小儿子一起为上帝的恩典欢喜快乐呢?
思想:
你是一个偏向“讲理”或是“讲爱心”的人呢?假若你是偏向一面的话,请为自己祈祷,求主帮助你能看事物合乎中道,能够从上主的眼光看事物!
请你为没有机会听过福音的人祈祷!也为要将福音传给他们的宣教士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