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7:6 当代译本
逐节对照
  • 当代译本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把犹大省的人掳到巴比伦,这些人的子孙回到耶路撒冷和犹大后,各回本城。
  • 新标点和合本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去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和合本2010(上帝版-简体) - 这些是从被掳之地上来的省民,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把他们掳去,他们重返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和合本2010(神版-简体) - 这些是从被掳之地上来的省民,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把他们掳去,他们重返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圣经新译本 - 以下这些犹大省的人,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走他们,现在他们从被掳之地归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人回到自己的城镇。
  • 中文标准译本 - 以下是从被掳到之地的掳民中上来的犹大 省人,他们从前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走,现在回归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回本城。
  • 现代标点和合本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去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和合本(拼音版)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去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up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s whom Nebuchadnezzar king of Babylon had taken captive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ach to his own town,
  • New International Reader's Version - Nebuchadnezzar had taken many Jews away from the land of Judah. He had forced them to go to Babylon as prisoners. Now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All of them went back to their own towns. Nebuchadnezzar was king of Babylon.
  •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 These we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up out of the captivity of those exiles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into exile.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ach to his town.
  • New Living Translation - Here is the list of the Jewish exiles of the provinces who returned from their captivity. King Nebuchadnezzar had deported them to Babylon, but now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the other towns in Judah where they originally lived.
  • The Message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returned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 the ones Nebuchadnezzar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off captive; they came back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ach going to his own town. They came back in the company of Zerubbabel, Jeshua, Nehemiah, Azariah, Raamiah, Nahamani, Mordecai, Bilshan, Mispereth, Bigvai, Nehum, and Baanah. The numbers of the men of the People of Israel by families of origin: Parosh, 2,172 Shephatiah, 372 Arah, 652 Pahath-Moab (sons of Jeshua and Joab), 2,818 Elam, 1,254 Zattu, 845 Zaccai, 760 Binnui, 648 Bebai, 628 Azgad, 2,322 Adonikam, 667 Bigvai, 2,067 Adin, 655 Ater (sons of Hezekiah), 98 Hashum, 328 Bezai, 324 Hariph, 112 Gibeon, 95. Israelites identified by place of origin: Bethlehem and Netophah, 188 Anathoth, 128 Beth Azmaveth, 42 Kiriath Jearim, Kephirah, and Beeroth, 743 Ramah and Geba, 621 Micmash, 122 Bethel and Ai, 123 Nebo (the other one), 52 Elam (the other one), 1,254 Harim, 320 Jericho, 345 Lod, Hadid, and Ono, 721 Senaah, 3,930. Priestly families: Jedaiah (sons of Jeshua), 973 Immer, 1,052 Pashhur, 1,247 Harim, 1,017. Levitical families: Jeshua (sons of Kadmiel and of Hodaviah), 74. Singers: Asaph’s family line, 148. Security guard families: Shallum, Ater, Talmon, Akkub, Hatita, and Shobai, 138. Families of support staff: Ziha, Hasupha, Tabbaoth, Keros, Sia, Padon, Lebana, Hagaba, Shalmai, Hanan, Giddel, Gahar, Reaiah, Rezin, Nekoda, Gazzam, Uzza, Paseah, Besai, Meunim, Nephussim, Bakbuk, Hakupha, Harhur, Bazluth, Mehida, Harsha, Barkos, Sisera, Temah, Neziah, and Hatipha. Families of Solomon’s servants: Sotai, Sophereth, Perida, Jaala, Darkon, Giddel, Shephatiah, Hattil, Pokereth-Hazzebaim, and Amon. The Temple support staff and Solomon’s servants added up to 392.
  • Christian Standard Bible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went up among the captive exiles deported by King Nebuchadnezzar of Babylon. Each of them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to his own town.
  •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up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s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taken into exile, and who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ach to his city,
  • New King James Version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back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ose who had been carried away,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and who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veryone to his city.
  • Amplified Bible - These are the sons (descendants,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up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s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deported [to Babylon];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ach to his city,
  •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 These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province, that went up out of the captivity of those that had been carried away,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and that returned un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very one unto his city;
  • King James Version - These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province, that went up out of the captivity, of those that had been carried away,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and came again 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very one unto his city;
  •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returned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s, whom King Nebuchadnezzar of Babylon had forced into exile.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ach to his own city.
  • World English Bible - These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province who went up out of the captivity of those who had been carried away,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and who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veryone to his city,
  • 新標點和合本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去猶大省的人,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 和合本2010(上帝版-繁體) - 這些是從被擄之地上來的省民,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把他們擄去,他們重返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 和合本2010(神版-繁體) - 這些是從被擄之地上來的省民,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把他們擄去,他們重返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 當代譯本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把猶大省的人擄到巴比倫,這些人的子孫回到耶路撒冷和猶大後,各回本城。
  • 聖經新譯本 - 以下這些猶大省的人,從前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擄走他們,現在他們從被擄之地歸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人回到自己的城鎮。
  • 呂振中譯本 - 以下 這些人是 猶大 省的人,從前 巴比倫 王 尼布甲尼撒 使他們流亡去的;現在他們中間有人從流亡中之被擄地上來,返回 耶路撒冷 和 猶大 ,各歸本城。
  • 中文標準譯本 - 以下是從被擄到之地的擄民中上來的猶大 省人,他們從前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擄走,現在回歸耶路撒冷和猶大,各回本城。
  • 現代標點和合本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去猶大省的人,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 文理和合譯本 - 猶大州人、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虜者、今自俘囚、返耶路撒冷及猶大、各居其邑、
  • 文理委辦譯本 - 昔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擄以色列族、今所羅把伯、耶書亞、尼希米、亞薩哩亞、拉米、 拿哈馬尼、木底改、必山、密八、必歪、哩弘、巴拿、率被虜之子孫、自巴比倫返猶大 耶路撒冷各歸故土、其數臚列於左、
  • 施約瑟淺文理新舊約聖經 - 昔 巴比倫 王 尼布甲尼撒 、所擄 以色列 民 至 巴比倫 者、今 其子孫 自擄至之地、上歸 耶路撒冷 及 猶大 、居於 猶大 州者、各赴故邑、
  • Nueva Versión Internacional - La siguiente es la lista de la gente de la provincia, es decir, de aquellos que Nabucodonosor, rey de Babilonia, se había llevado cautivos, y a quienes se les permitió regresar a Jerusalén y a Judá. Cada uno volvió a su propia ciudad,
  • 현대인의 성경 - 바빌로니아의 느부갓네살왕에게 포로로 잡혀갔던 수많은 사람들이 예루살렘과 유다와 그들의 각 성으로 돌아왔다.
  • Новый Русский Перевод - Вот те вернувшиеся из плена жители провинции, которых увел Навуходоносор , царь Вавилона (он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и Иудею, каждый в свой город,
  •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 Вот те вернувшиеся из плена жители провинции, которых увёл Навуходоносор , царь Вавилона (он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и Иудею, каждый в свой город,
  •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версия с «Аллахом» - Вот те вернувшиеся из плена жители провинции, которых увёл Навуходоносор , царь Вавилона (он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и Иудею, каждый в свой город,
  •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версия для Таджикистана - Вот те вернувшиеся из плена жители провинции, которых увёл Навуходоносор , царь Вавилона (он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и Иудею, каждый в свой город,
  • La Bible du Semeur 2015 - Voici la liste des hommes originaires du district de Juda, que Nabuchodonosor, roi de Babylone, avait déportés, et qui sont revenus de la captivité à Jérusalem et en Juda, chacun dans sa ville .
  • リビングバイブル - 「バビロンの王ネブカデネザルが連行した捕囚のうち、エルサレムに帰って来た者の名は次のとおりです。
  • Nova Versão Internacional - Estes são os homens da província que voltaram do exílio, os quais Nabucodonosor, rei da Babilônia, havia levado prisioneiros. Eles voltaram para Jerusalém e para Judá, cada um para a sua própria cidade,
  • Hoffnung für alle - »Die hier Eingetragenen kommen aus der persischen Provinz Juda. Nebukadnezar, der König von Babylonien, hatte ihre Vorfahren in sein Land verschleppt. Sie kehrten in Sippenverbänden nach Jerusalem und Juda zurück, jeder an den Ort, aus dem seine Familie ursprünglich stammte.
  • Kinh Thánh Hiện Đại - Đây là tên những người trở về Giê-ru-sa-lem và Giu-đa, sau thời gian bị Nê-bu-cát-nết-sa, vua Ba-by-lôn, bắt đi lưu đày:
  • พระคริสตธรรมคัมภีร์ไทย ฉบับอมตธรรมร่วมสมัย - ต่อไปนี้เป็นรายชื่อผู้ที่กลับมาหลังจากที่ถูกกษัตริย์เนบูคัดเนสซาร์แห่งบาบิโลนกวาดต้อนไปเป็นเชลย (พวกเขากลับมาบ้านเกิดเมืองนอนของตนในเยรูซาเล็มและยูดาห์
  • พระคัมภีร์ ฉบับแปลใหม่ - เนบูคัดเนสซาร์​กษัตริย์​แห่ง​บาบิโลน​ได้​จับ​ประชาชน​ที่​ถูก​เนรเทศ​จาก​แคว้น​ยูดาห์​ไป​เป็น​เชลย และ​ต่อ​มา​พวก​เขา​ต่าง​ก็​กลับ​มา​ยัง​เมือง​ของ​ตน​ใน​เยรูซาเล็ม​และ​ยูดาห์
交叉引用
  • 列王纪下 24:14 - 他又掳走住在耶路撒冷的所有将领、勇士、工匠和铁匠共一万人,只留下了境内最贫穷的人。
  • 列王纪下 24:15 - 他把约雅斤及其母亲、妃嫔、臣仆和国中政要从耶路撒冷掳到巴比伦。
  • 列王纪下 24:16 - 此外被掳到巴比伦的还有能征善战的勇士七千人,工匠和铁匠一千人。
  • 以斯拉记 5:8 - 王该知道,我们去了犹大省,到了伟大上帝的殿。人们正在用大石建殿,木料已经安在墙里,工程进展迅速、顺利。
  • 以斯拉记 6:2 - 在玛代省亚马他城的宫内找到一卷书,书中记载如下:
  • 历代志下 36:1 - 当地的民众在耶路撒冷立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接替他做王。
  • 历代志下 36:2 - 约哈斯二十三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三个月。
  • 历代志下 36:3 - 埃及王在耶路撒冷废掉他,并要求犹大向埃及进贡六万八千两银子和六百八十两金子。
  • 历代志下 36:4 - 埃及王尼哥另立约哈斯的兄弟以利雅敬为王统治犹大和耶路撒冷,给他改名为约雅敬,并把约哈斯带到埃及。
  • 历代志下 36:5 - 约雅敬二十五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十一年。他做他的上帝耶和华视为恶的事。
  • 历代志下 36:6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起兵攻打他,用铜链把他锁着带到巴比伦。
  • 历代志下 36:7 - 尼布甲尼撒把耶和华殿里的一些器皿带到巴比伦,放在他巴比伦的王宫里 。
  • 历代志下 36:8 - 约雅敬其他的事及可憎行径和劣迹都记在《以色列和犹大列王史》上。他儿子约雅斤继位。
  • 历代志下 36:9 - 约雅斤十八岁 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三个月零十天。他做耶和华视为恶的事。
  • 历代志下 36:10 - 那年春天,尼布甲尼撒王派人把他和耶和华殿里的贵重器皿一同带到巴比伦。尼布甲尼撒另立约雅斤的叔叔 西底迦做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王。
  • 历代志下 36:11 - 西底迦二十一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十一年。
  • 历代志下 36:12 - 他做他的上帝耶和华视为恶的事,耶利米先知向他传讲耶和华的话,他仍不肯在耶利米面前谦卑下来。
  • 历代志下 36:13 - 尼布甲尼撒曾让他奉上帝的名起誓效忠,他却背叛了尼布甲尼撒。他顽固不化,不肯归向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
  • 历代志下 36:14 - 所有祭司长和民众也都仿效外族人的一切可憎行径,犯了大罪,玷污了耶和华在耶路撒冷使之圣洁的殿。
  • 历代志下 36:15 - 他们祖先的上帝耶和华因为怜爱祂的子民和祂的居所,就不断派使者来劝告他们。
  • 历代志下 36:16 - 他们却嘲弄耶和华上帝的使者,藐视祂的话,嘲笑祂的先知,以致祂的愤怒临到祂的子民身上,无可挽救。
  • 历代志下 36:17 - 耶和华使迦勒底人的王起兵攻打他们,在他们的圣殿里用刀击杀他们的壮丁,毫不怜悯少男少女、老人和长者。耶和华把他们全部交在他的手中。
  • 历代志下 36:18 - 上帝殿里的大小器皿,以及耶和华殿里、王和众官员的所有珍宝,都被他带到巴比伦去了。
  • 历代志下 36:19 - 迦勒底人焚烧上帝的殿,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并且焚烧所有的宫殿,毁坏其中所有珍贵的器皿。
  • 历代志下 36:20 - 没有被杀戮的人都被掳到巴比伦,做他和他子孙的奴隶,直到波斯王国的时代。
  • 历代志下 36:21 - 这就应验了耶和华借耶利米之口所说的话:这片土地享受了安息,它在荒凉中守安息,直到满了七十年。
  • 历代志下 36:22 - 波斯王塞鲁士元年,耶和华为应验祂借耶利米所说的话,就感动波斯王塞鲁士,使他下诏通告全国:
  • 历代志下 36:23 - “波斯王塞鲁士如此说,‘天上的上帝耶和华已把天下万国都赐给我,祂委派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祂建造殿宇。你们当中凡属耶和华的子民,都可以去那里。愿你们的上帝耶和华与你们同在!’”
  • 耶利米书 39:1 - 犹大王西底迦执政第九年十月,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包围耶路撒冷。
  • 耶利米书 39:2 - 西底迦执政第十一年四月九日,耶路撒冷沦陷。
  • 耶利米书 39:3 - 尼甲·沙利薛、三甲·尼波、撒西金和另一个尼甲·沙利薛等巴比伦王的所有官长都进城坐在中门。
  • 耶利米书 39:4 - 犹大王西底迦和所有军兵见势不妙,便在夜间穿过御花园,从两城墙中间的门逃往亚拉巴。
  • 耶利米书 39:5 - 但迦勒底的军队追赶他们,在耶利哥平原追上并擒住西底迦,把他押到哈马的利比拉去见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那里接受王的审判。
  • 耶利米书 39:6 - 巴比伦王在利比拉当着西底迦的面杀了他的众子和犹大所有的贵族,
  • 耶利米书 39:7 - 又剜去他的双眼,把他用铜链锁着押往巴比伦。
  • 耶利米书 39:8 - 迦勒底人放火焚烧王宫和民居,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
  • 耶利米书 39:9 -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把城中的余民以及投降的人都掳到巴比伦,
  • 耶利米书 39:10 - 却让那些一贫如洗的穷人留在犹大,将葡萄园和田地分给他们。
  • 耶利米书 39:11 - 至于耶利米,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吩咐护卫长尼布撒拉旦:
  • 耶利米书 39:12 - “你把耶利米带去好好照顾,切不可伤害他。他有什么要求,你都要满足。”
  • 耶利米书 39:13 - 于是,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尼布沙斯班、尼甲·沙利薛等巴比伦王的所有将领,
  • 耶利米书 39:14 - 便派人把耶利米从护卫的院子提出来,让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带他回家。从此,耶利米就生活在百姓当中。
  • 耶利米书 39:15 - 耶利米被监禁在护卫院子里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
  • 耶利米书 39:16 - “你去告诉古实人以伯·米勒,以色列的上帝——万军之耶和华说,‘看啊,我必照我说的使这城遭受灾祸,得不到祝福。你必亲眼看见这一切发生。’
  • 耶利米书 39:17 - 耶和华说,‘但那时,我必拯救你,使你不致落在你所惧怕的人手中。
  • 耶利米书 39:18 - 我必拯救你,使你保全性命,不致丧身刀下,因为你信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 耶利米书 52:1 - 西底迦二十一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十一年。他母亲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
  • 耶利米书 52:2 - 西底迦像约雅敬一样做耶和华视为恶的事。
  • 耶利米书 52:3 - 因此,耶和华向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人发怒,最终把他们从祂面前赶走。 后来,西底迦背叛了巴比伦王。
  • 耶利米书 52:4 - 在他执政第九年十月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攻打耶路撒冷,在城外安营,修筑围城的高台。
  • 耶利米书 52:5 - 城一直被围困到西底迦王执政第十一年。
  • 耶利米书 52:6 - 那年四月九日,城里饥荒非常严重,百姓无粮可吃。
  • 耶利米书 52:7 - 城被攻破,西底迦和士兵便在夜间从靠近御花园的两城墙中间的门逃往亚拉巴。当时迦勒底人仍四面包围着城。
  • 耶利米书 52:8 - 迦勒底的军队追赶西底迦,在耶利哥平原追上了他。他的军队都四散而逃。
  • 耶利米书 52:9 - 迦勒底人擒住西底迦,把他押到哈马的利比拉去见巴比伦王。巴比伦王在那里审判他,
  • 耶利米书 52:10 - 当着他的面杀了他的众子和犹大所有的官员,
  • 耶利米书 52:11 - 又剜去他的双眼,把他用铜链锁着押往巴比伦,将他终生囚在牢里。
  • 耶利米书 52:12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执政第十九年五月十日,他的臣仆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进入耶路撒冷,
  • 耶利米书 52:13 - 放火焚烧耶和华的殿、王宫及耶路撒冷所有的房屋。他烧毁了所有重要建筑。
  • 耶利米书 52:14 - 他率领的迦勒底军队拆毁了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
  • 耶利米书 52:15 -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最贫穷的人、城中的余民、那些投降巴比伦王的人和剩下的技工,
  • 耶利米书 52:16 - 只留下一些最贫穷的人,让他们照料葡萄园、耕种田地。
  • 耶利米书 52:17 - 迦勒底人打碎耶和华殿中的铜柱、铜底座和铜海,把铜运往巴比伦,
  • 耶利米书 52:18 - 并带走了盆、铲、灯剪、碗、碟及一切献祭用的铜器。
  • 耶利米书 52:19 - 护卫长还带走了杯、火鼎、碗、盆、灯台、碟和奠酒的杯等所有金银器皿。
  • 耶利米书 52:20 -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的殿所造的两根铜柱、一个铜海、铜海下面的十二头铜牛,以及一些铜底座,用的铜多得无法计算。
  • 耶利米书 52:21 - 两根铜柱中空,高八米,周长五米四,铜壁厚四指。
  • 耶利米书 52:22 - 铜柱有柱冠,柱冠高两米二,柱冠周围装饰着铜网和铜石榴。两根柱子都一样。
  • 耶利米书 52:23 - 每根铜柱周围装饰着九十六个石榴,网子四周共有一百个石榴。
  • 耶利米书 52:24 - 护卫长掳走祭司长西莱雅、副祭司长西番亚和三名殿门守卫,
  • 耶利米书 52:25 - 又从城中掳走一名统管士兵的将领、王的七个亲信、一名负责招兵的书记和城中找到的六十名平民,
  • 耶利米书 52:26 - 把他们带到利比拉去见巴比伦王。
  • 耶利米书 52:27 - 巴比伦王在哈马地区的利比拉处死了他们。犹大人就这样被掳去,离开了家园。
  • 耶利米书 52:28 - 以下是尼布甲尼撒掳去的人数:他执政第七年掳去三千零二十三名犹大人;
  • 耶利米书 52:29 - 他执政第十八年,从耶路撒冷掳去八百三十二人;
  • 耶利米书 52:30 - 他执政第二十三年,他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七百四十五名犹大人。总共四千六百人。
  • 耶利米书 52:31 - 犹大王约雅斤被掳后第三十七年,即巴比伦王以未·米罗达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巴比伦王恩待约雅斤,释放了他,
  • 耶利米书 52:32 - 并好言相待,使他的地位高过被掳到巴比伦的其他各王。
  • 耶利米书 52:33 - 约雅斤脱去了囚服,终生与巴比伦王一起吃饭。
  • 耶利米书 52:34 - 在他有生之年,巴比伦王供应他每天的需用,直到他去世。
  • 列王纪下 25:11 -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城里剩下的百姓、投降巴比伦王的人以及其他人,
  • 以斯拉记 2:1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把犹大省的人掳到巴比伦,这些人的子孙从流亡之地返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后,各回本城。
  • 以斯拉记 2:2 - 他们是与所罗巴伯、耶书亚、尼希米、西莱雅、利来雅、末底改、必珊、米斯拔、比革瓦伊、利宏和巴拿一同回来的。 以下是回来的以色列人的数目:
  • 以斯拉记 2:3 - 巴录的子孙两千一百七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4 - 示法提雅的子孙三百七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5 - 亚拉的子孙七百七十五人;
  • 以斯拉记 2:6 - 巴哈·摩押的子孙,即耶书亚和约押的子孙两千八百一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7 - 以拦的子孙一千二百五十四人;
  • 以斯拉记 2:8 - 萨土的子孙九百四十五人;
  • 以斯拉记 2:9 - 萨改的子孙七百六十人;
  • 以斯拉记 2:10 - 巴尼的子孙六百四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11 - 比拜的子孙六百二十三人;
  • 以斯拉记 2:12 - 押甲的子孙一千二百二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13 - 亚多尼干的子孙六百六十六人;
  • 以斯拉记 2:14 - 比革瓦伊的子孙两千零五十六人;
  • 以斯拉记 2:15 - 亚丁的子孙四百五十四人;
  • 以斯拉记 2:16 - 亚特的子孙,即希西迦的子孙九十八人;
  • 以斯拉记 2:17 - 比赛的子孙三百二十三人;
  • 以斯拉记 2:18 - 约拉的子孙一百一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19 - 哈顺的子孙二百二十三人;
  • 以斯拉记 2:20 - 吉罢珥的子孙九十五人。
  • 以斯拉记 2:21 - 伯利恒人一百二十三名;
  • 以斯拉记 2:22 - 尼陀法人五十六名;
  • 以斯拉记 2:23 - 亚拿突人一百二十八名;
  • 以斯拉记 2:24 - 亚斯玛弗人四十二名;
  • 以斯拉记 2:25 - 基列·耶琳人、基非拉人和比录人七百四十三名;
  • 以斯拉记 2:26 - 拉玛人和迦巴人六百二十一名;
  • 以斯拉记 2:27 - 默玛人一百二十二名;
  • 以斯拉记 2:28 - 伯特利人和艾人二百二十三名;
  • 以斯拉记 2:29 - 尼波人五十二名;
  • 以斯拉记 2:30 - 末必人一百五十六名;
  • 以斯拉记 2:31 - 另一个以拦的子孙一千二百五十四人;
  • 以斯拉记 2:32 - 哈琳人三百二十名;
  • 以斯拉记 2:33 - 罗德人、哈第人和阿挪人七百二十五名;
  • 以斯拉记 2:34 - 耶利哥人三百四十五名;
  • 以斯拉记 2:35 - 西拿人三千六百三十名。
  • 以斯拉记 2:36 - 祭司有耶大雅的子孙,即耶书亚家族九百七十三人;
  • 以斯拉记 2:37 - 音麦的子孙一千零五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38 - 巴施户珥的子孙一千二百四十七人;
  • 以斯拉记 2:39 - 哈琳的子孙一千零一十七人。
  • 以斯拉记 2:40 - 利未人有何达威雅的后裔,即耶书亚和甲篾的子孙七十四人;
  • 以斯拉记 2:41 - 负责歌乐的亚萨的子孙一百二十八人;
  • 以斯拉记 2:42 - 殿门守卫沙龙的子孙、亚特的子孙、达们的子孙、亚谷的子孙、哈底大的子孙和朔拜的子孙一百三十九人。
  • 以斯拉记 2:43 - 殿役有西哈的子孙、哈苏巴的子孙、答巴俄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4 - 基绿的子孙、西亚的子孙、巴顿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5 - 利巴拿的子孙、哈迦巴的子孙、亚谷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6 - 哈甲的子孙、萨买的子孙、哈难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7 - 吉德的子孙、迦哈的子孙、利亚雅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8 - 利汛的子孙、尼哥大的子孙、迦散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9 - 乌撒的子孙、巴西亚的子孙、比赛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0 - 押拿的子孙、米乌宁的子孙、尼普心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1 - 巴卜的子孙、哈古巴的子孙、哈忽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2 - 巴洗律的子孙、米希大的子孙、哈沙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3 - 巴柯的子孙、西西拉的子孙、答玛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4 - 尼细亚的子孙和哈提法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5 - 所罗门仆人的后裔有琐太的子孙、琐斐列的子孙、比路大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6 - 雅拉的子孙、达昆的子孙、吉德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7 - 示法提雅的子孙、哈替的子孙、玻黑列·哈斯巴音的子孙和亚米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8 - 殿役和所罗门仆人的子孙共三百九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59 - 以下这些人来自特·米拉、特·哈萨、基绿、亚顿和音麦,但不能证明自己的家族是以色列人的后代:
  • 以斯拉记 2:60 - 第来雅的子孙、多比雅的子孙和尼哥大的子孙,共六百五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61 - 祭司中哈巴雅的子孙、哈哥斯的子孙和巴西莱的子孙在族谱中找不到自己的谱系,因此他们算为不洁净,不能做祭司。巴西莱子孙的祖先娶了基列人巴西莱的女儿为妻,因此得了这名字。
  • 以斯拉记 2:63 - 省长吩咐他们不可吃至圣之物,直到会用乌陵和土明求问的祭司出现。
  • 以斯拉记 2:64 - 回到犹大的全体会众共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人。
  • 以斯拉记 2:65 - 此外,还有他们的七千三百三十七名仆婢,二百名男女歌乐手,
  • 以斯拉记 2:66 - 七百三十六匹马,二百四十五匹骡子,
  • 以斯拉记 2:67 - 四百三十五头骆驼和六千七百二十头驴。
  • 以斯拉记 2:68 - 有些族长来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时,自愿为上帝的殿献上礼物,用来在旧址上重新建殿。
  • 以斯拉记 2:69 - 他们尽自己的能力为这工程捐献了一万两金子,六万两银子,以及一百件祭司礼服。
  • 以斯拉记 2:70 - 祭司、利未人、一些百姓、歌乐手、殿门守卫和殿役住在自己的城里,其余的以色列人也都住在自己的城里。
逐节对照交叉引用
  • 当代译本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把犹大省的人掳到巴比伦,这些人的子孙回到耶路撒冷和犹大后,各回本城。
  • 新标点和合本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去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和合本2010(上帝版-简体) - 这些是从被掳之地上来的省民,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把他们掳去,他们重返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和合本2010(神版-简体) - 这些是从被掳之地上来的省民,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把他们掳去,他们重返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圣经新译本 - 以下这些犹大省的人,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走他们,现在他们从被掳之地归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人回到自己的城镇。
  • 中文标准译本 - 以下是从被掳到之地的掳民中上来的犹大 省人,他们从前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走,现在回归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回本城。
  • 现代标点和合本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去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和合本(拼音版)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掳去犹大省的人,现在他们的子孙从被掳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归本城。
  •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up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s whom Nebuchadnezzar king of Babylon had taken captive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ach to his own town,
  • New International Reader's Version - Nebuchadnezzar had taken many Jews away from the land of Judah. He had forced them to go to Babylon as prisoners. Now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All of them went back to their own towns. Nebuchadnezzar was king of Babylon.
  •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 These we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up out of the captivity of those exiles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into exile.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ach to his town.
  • New Living Translation - Here is the list of the Jewish exiles of the provinces who returned from their captivity. King Nebuchadnezzar had deported them to Babylon, but now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the other towns in Judah where they originally lived.
  • The Message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returned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 the ones Nebuchadnezzar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off captive; they came back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ach going to his own town. They came back in the company of Zerubbabel, Jeshua, Nehemiah, Azariah, Raamiah, Nahamani, Mordecai, Bilshan, Mispereth, Bigvai, Nehum, and Baanah. The numbers of the men of the People of Israel by families of origin: Parosh, 2,172 Shephatiah, 372 Arah, 652 Pahath-Moab (sons of Jeshua and Joab), 2,818 Elam, 1,254 Zattu, 845 Zaccai, 760 Binnui, 648 Bebai, 628 Azgad, 2,322 Adonikam, 667 Bigvai, 2,067 Adin, 655 Ater (sons of Hezekiah), 98 Hashum, 328 Bezai, 324 Hariph, 112 Gibeon, 95. Israelites identified by place of origin: Bethlehem and Netophah, 188 Anathoth, 128 Beth Azmaveth, 42 Kiriath Jearim, Kephirah, and Beeroth, 743 Ramah and Geba, 621 Micmash, 122 Bethel and Ai, 123 Nebo (the other one), 52 Elam (the other one), 1,254 Harim, 320 Jericho, 345 Lod, Hadid, and Ono, 721 Senaah, 3,930. Priestly families: Jedaiah (sons of Jeshua), 973 Immer, 1,052 Pashhur, 1,247 Harim, 1,017. Levitical families: Jeshua (sons of Kadmiel and of Hodaviah), 74. Singers: Asaph’s family line, 148. Security guard families: Shallum, Ater, Talmon, Akkub, Hatita, and Shobai, 138. Families of support staff: Ziha, Hasupha, Tabbaoth, Keros, Sia, Padon, Lebana, Hagaba, Shalmai, Hanan, Giddel, Gahar, Reaiah, Rezin, Nekoda, Gazzam, Uzza, Paseah, Besai, Meunim, Nephussim, Bakbuk, Hakupha, Harhur, Bazluth, Mehida, Harsha, Barkos, Sisera, Temah, Neziah, and Hatipha. Families of Solomon’s servants: Sotai, Sophereth, Perida, Jaala, Darkon, Giddel, Shephatiah, Hattil, Pokereth-Hazzebaim, and Amon. The Temple support staff and Solomon’s servants added up to 392.
  • Christian Standard Bible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went up among the captive exiles deported by King Nebuchadnezzar of Babylon. Each of them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to his own town.
  •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up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s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taken into exile, and who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ach to his city,
  • New King James Version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back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ose who had been carried away,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and who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Judah, everyone to his city.
  • Amplified Bible - These are the sons (descendants,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came up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s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deported [to Babylon];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ach to his city,
  •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 These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province, that went up out of the captivity of those that had been carried away,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and that returned un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very one unto his city;
  • King James Version - These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province, that went up out of the captivity, of those that had been carried away,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and came again 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very one unto his city;
  •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 These are the people of the province who returned from the captivity of the exiles, whom King Nebuchadnezzar of Babylon had forced into exile. They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ach to his own city.
  • World English Bible - These are the children of the province who went up out of the captivity of those who had been carried away, whom Nebuchadnezzar the king of Babylon had carried away, and who returned to Jerusalem and to Judah, everyone to his city,
  • 新標點和合本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去猶大省的人,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 和合本2010(上帝版-繁體) - 這些是從被擄之地上來的省民,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把他們擄去,他們重返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 和合本2010(神版-繁體) - 這些是從被擄之地上來的省民,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把他們擄去,他們重返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 當代譯本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把猶大省的人擄到巴比倫,這些人的子孫回到耶路撒冷和猶大後,各回本城。
  • 聖經新譯本 - 以下這些猶大省的人,從前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擄走他們,現在他們從被擄之地歸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人回到自己的城鎮。
  • 呂振中譯本 - 以下 這些人是 猶大 省的人,從前 巴比倫 王 尼布甲尼撒 使他們流亡去的;現在他們中間有人從流亡中之被擄地上來,返回 耶路撒冷 和 猶大 ,各歸本城。
  • 中文標準譯本 - 以下是從被擄到之地的擄民中上來的猶大 省人,他們從前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擄走,現在回歸耶路撒冷和猶大,各回本城。
  • 現代標點和合本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去猶大省的人,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 文理和合譯本 - 猶大州人、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虜者、今自俘囚、返耶路撒冷及猶大、各居其邑、
  • 文理委辦譯本 - 昔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擄以色列族、今所羅把伯、耶書亞、尼希米、亞薩哩亞、拉米、 拿哈馬尼、木底改、必山、密八、必歪、哩弘、巴拿、率被虜之子孫、自巴比倫返猶大 耶路撒冷各歸故土、其數臚列於左、
  • 施約瑟淺文理新舊約聖經 - 昔 巴比倫 王 尼布甲尼撒 、所擄 以色列 民 至 巴比倫 者、今 其子孫 自擄至之地、上歸 耶路撒冷 及 猶大 、居於 猶大 州者、各赴故邑、
  • Nueva Versión Internacional - La siguiente es la lista de la gente de la provincia, es decir, de aquellos que Nabucodonosor, rey de Babilonia, se había llevado cautivos, y a quienes se les permitió regresar a Jerusalén y a Judá. Cada uno volvió a su propia ciudad,
  • 현대인의 성경 - 바빌로니아의 느부갓네살왕에게 포로로 잡혀갔던 수많은 사람들이 예루살렘과 유다와 그들의 각 성으로 돌아왔다.
  • Новый Русский Перевод - Вот те вернувшиеся из плена жители провинции, которых увел Навуходоносор , царь Вавилона (он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и Иудею, каждый в свой город,
  •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 Вот те вернувшиеся из плена жители провинции, которых увёл Навуходоносор , царь Вавилона (он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и Иудею, каждый в свой город,
  •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версия с «Аллахом» - Вот те вернувшиеся из плена жители провинции, которых увёл Навуходоносор , царь Вавилона (он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и Иудею, каждый в свой город,
  • Восточный перевод, версия для Таджикистана - Вот те вернувшиеся из плена жители провинции, которых увёл Навуходоносор , царь Вавилона (они вернулись в Иерусалим и Иудею, каждый в свой город,
  • La Bible du Semeur 2015 - Voici la liste des hommes originaires du district de Juda, que Nabuchodonosor, roi de Babylone, avait déportés, et qui sont revenus de la captivité à Jérusalem et en Juda, chacun dans sa ville .
  • リビングバイブル - 「バビロンの王ネブカデネザルが連行した捕囚のうち、エルサレムに帰って来た者の名は次のとおりです。
  • Nova Versão Internacional - Estes são os homens da província que voltaram do exílio, os quais Nabucodonosor, rei da Babilônia, havia levado prisioneiros. Eles voltaram para Jerusalém e para Judá, cada um para a sua própria cidade,
  • Hoffnung für alle - »Die hier Eingetragenen kommen aus der persischen Provinz Juda. Nebukadnezar, der König von Babylonien, hatte ihre Vorfahren in sein Land verschleppt. Sie kehrten in Sippenverbänden nach Jerusalem und Juda zurück, jeder an den Ort, aus dem seine Familie ursprünglich stammte.
  • Kinh Thánh Hiện Đại - Đây là tên những người trở về Giê-ru-sa-lem và Giu-đa, sau thời gian bị Nê-bu-cát-nết-sa, vua Ba-by-lôn, bắt đi lưu đày:
  • พระคริสตธรรมคัมภีร์ไทย ฉบับอมตธรรมร่วมสมัย - ต่อไปนี้เป็นรายชื่อผู้ที่กลับมาหลังจากที่ถูกกษัตริย์เนบูคัดเนสซาร์แห่งบาบิโลนกวาดต้อนไปเป็นเชลย (พวกเขากลับมาบ้านเกิดเมืองนอนของตนในเยรูซาเล็มและยูดาห์
  • พระคัมภีร์ ฉบับแปลใหม่ - เนบูคัดเนสซาร์​กษัตริย์​แห่ง​บาบิโลน​ได้​จับ​ประชาชน​ที่​ถูก​เนรเทศ​จาก​แคว้น​ยูดาห์​ไป​เป็น​เชลย และ​ต่อ​มา​พวก​เขา​ต่าง​ก็​กลับ​มา​ยัง​เมือง​ของ​ตน​ใน​เยรูซาเล็ม​และ​ยูดาห์
  • 列王纪下 24:14 - 他又掳走住在耶路撒冷的所有将领、勇士、工匠和铁匠共一万人,只留下了境内最贫穷的人。
  • 列王纪下 24:15 - 他把约雅斤及其母亲、妃嫔、臣仆和国中政要从耶路撒冷掳到巴比伦。
  • 列王纪下 24:16 - 此外被掳到巴比伦的还有能征善战的勇士七千人,工匠和铁匠一千人。
  • 以斯拉记 5:8 - 王该知道,我们去了犹大省,到了伟大上帝的殿。人们正在用大石建殿,木料已经安在墙里,工程进展迅速、顺利。
  • 以斯拉记 6:2 - 在玛代省亚马他城的宫内找到一卷书,书中记载如下:
  • 历代志下 36:1 - 当地的民众在耶路撒冷立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接替他做王。
  • 历代志下 36:2 - 约哈斯二十三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三个月。
  • 历代志下 36:3 - 埃及王在耶路撒冷废掉他,并要求犹大向埃及进贡六万八千两银子和六百八十两金子。
  • 历代志下 36:4 - 埃及王尼哥另立约哈斯的兄弟以利雅敬为王统治犹大和耶路撒冷,给他改名为约雅敬,并把约哈斯带到埃及。
  • 历代志下 36:5 - 约雅敬二十五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十一年。他做他的上帝耶和华视为恶的事。
  • 历代志下 36:6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起兵攻打他,用铜链把他锁着带到巴比伦。
  • 历代志下 36:7 - 尼布甲尼撒把耶和华殿里的一些器皿带到巴比伦,放在他巴比伦的王宫里 。
  • 历代志下 36:8 - 约雅敬其他的事及可憎行径和劣迹都记在《以色列和犹大列王史》上。他儿子约雅斤继位。
  • 历代志下 36:9 - 约雅斤十八岁 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三个月零十天。他做耶和华视为恶的事。
  • 历代志下 36:10 - 那年春天,尼布甲尼撒王派人把他和耶和华殿里的贵重器皿一同带到巴比伦。尼布甲尼撒另立约雅斤的叔叔 西底迦做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王。
  • 历代志下 36:11 - 西底迦二十一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十一年。
  • 历代志下 36:12 - 他做他的上帝耶和华视为恶的事,耶利米先知向他传讲耶和华的话,他仍不肯在耶利米面前谦卑下来。
  • 历代志下 36:13 - 尼布甲尼撒曾让他奉上帝的名起誓效忠,他却背叛了尼布甲尼撒。他顽固不化,不肯归向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
  • 历代志下 36:14 - 所有祭司长和民众也都仿效外族人的一切可憎行径,犯了大罪,玷污了耶和华在耶路撒冷使之圣洁的殿。
  • 历代志下 36:15 - 他们祖先的上帝耶和华因为怜爱祂的子民和祂的居所,就不断派使者来劝告他们。
  • 历代志下 36:16 - 他们却嘲弄耶和华上帝的使者,藐视祂的话,嘲笑祂的先知,以致祂的愤怒临到祂的子民身上,无可挽救。
  • 历代志下 36:17 - 耶和华使迦勒底人的王起兵攻打他们,在他们的圣殿里用刀击杀他们的壮丁,毫不怜悯少男少女、老人和长者。耶和华把他们全部交在他的手中。
  • 历代志下 36:18 - 上帝殿里的大小器皿,以及耶和华殿里、王和众官员的所有珍宝,都被他带到巴比伦去了。
  • 历代志下 36:19 - 迦勒底人焚烧上帝的殿,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并且焚烧所有的宫殿,毁坏其中所有珍贵的器皿。
  • 历代志下 36:20 - 没有被杀戮的人都被掳到巴比伦,做他和他子孙的奴隶,直到波斯王国的时代。
  • 历代志下 36:21 - 这就应验了耶和华借耶利米之口所说的话:这片土地享受了安息,它在荒凉中守安息,直到满了七十年。
  • 历代志下 36:22 - 波斯王塞鲁士元年,耶和华为应验祂借耶利米所说的话,就感动波斯王塞鲁士,使他下诏通告全国:
  • 历代志下 36:23 - “波斯王塞鲁士如此说,‘天上的上帝耶和华已把天下万国都赐给我,祂委派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祂建造殿宇。你们当中凡属耶和华的子民,都可以去那里。愿你们的上帝耶和华与你们同在!’”
  • 耶利米书 39:1 - 犹大王西底迦执政第九年十月,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包围耶路撒冷。
  • 耶利米书 39:2 - 西底迦执政第十一年四月九日,耶路撒冷沦陷。
  • 耶利米书 39:3 - 尼甲·沙利薛、三甲·尼波、撒西金和另一个尼甲·沙利薛等巴比伦王的所有官长都进城坐在中门。
  • 耶利米书 39:4 - 犹大王西底迦和所有军兵见势不妙,便在夜间穿过御花园,从两城墙中间的门逃往亚拉巴。
  • 耶利米书 39:5 - 但迦勒底的军队追赶他们,在耶利哥平原追上并擒住西底迦,把他押到哈马的利比拉去见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那里接受王的审判。
  • 耶利米书 39:6 - 巴比伦王在利比拉当着西底迦的面杀了他的众子和犹大所有的贵族,
  • 耶利米书 39:7 - 又剜去他的双眼,把他用铜链锁着押往巴比伦。
  • 耶利米书 39:8 - 迦勒底人放火焚烧王宫和民居,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
  • 耶利米书 39:9 -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把城中的余民以及投降的人都掳到巴比伦,
  • 耶利米书 39:10 - 却让那些一贫如洗的穷人留在犹大,将葡萄园和田地分给他们。
  • 耶利米书 39:11 - 至于耶利米,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吩咐护卫长尼布撒拉旦:
  • 耶利米书 39:12 - “你把耶利米带去好好照顾,切不可伤害他。他有什么要求,你都要满足。”
  • 耶利米书 39:13 - 于是,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尼布沙斯班、尼甲·沙利薛等巴比伦王的所有将领,
  • 耶利米书 39:14 - 便派人把耶利米从护卫的院子提出来,让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带他回家。从此,耶利米就生活在百姓当中。
  • 耶利米书 39:15 - 耶利米被监禁在护卫院子里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
  • 耶利米书 39:16 - “你去告诉古实人以伯·米勒,以色列的上帝——万军之耶和华说,‘看啊,我必照我说的使这城遭受灾祸,得不到祝福。你必亲眼看见这一切发生。’
  • 耶利米书 39:17 - 耶和华说,‘但那时,我必拯救你,使你不致落在你所惧怕的人手中。
  • 耶利米书 39:18 - 我必拯救你,使你保全性命,不致丧身刀下,因为你信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 耶利米书 52:1 - 西底迦二十一岁登基,在耶路撒冷执政十一年。他母亲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
  • 耶利米书 52:2 - 西底迦像约雅敬一样做耶和华视为恶的事。
  • 耶利米书 52:3 - 因此,耶和华向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人发怒,最终把他们从祂面前赶走。 后来,西底迦背叛了巴比伦王。
  • 耶利米书 52:4 - 在他执政第九年十月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攻打耶路撒冷,在城外安营,修筑围城的高台。
  • 耶利米书 52:5 - 城一直被围困到西底迦王执政第十一年。
  • 耶利米书 52:6 - 那年四月九日,城里饥荒非常严重,百姓无粮可吃。
  • 耶利米书 52:7 - 城被攻破,西底迦和士兵便在夜间从靠近御花园的两城墙中间的门逃往亚拉巴。当时迦勒底人仍四面包围着城。
  • 耶利米书 52:8 - 迦勒底的军队追赶西底迦,在耶利哥平原追上了他。他的军队都四散而逃。
  • 耶利米书 52:9 - 迦勒底人擒住西底迦,把他押到哈马的利比拉去见巴比伦王。巴比伦王在那里审判他,
  • 耶利米书 52:10 - 当着他的面杀了他的众子和犹大所有的官员,
  • 耶利米书 52:11 - 又剜去他的双眼,把他用铜链锁着押往巴比伦,将他终生囚在牢里。
  • 耶利米书 52:12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执政第十九年五月十日,他的臣仆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进入耶路撒冷,
  • 耶利米书 52:13 - 放火焚烧耶和华的殿、王宫及耶路撒冷所有的房屋。他烧毁了所有重要建筑。
  • 耶利米书 52:14 - 他率领的迦勒底军队拆毁了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
  • 耶利米书 52:15 -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最贫穷的人、城中的余民、那些投降巴比伦王的人和剩下的技工,
  • 耶利米书 52:16 - 只留下一些最贫穷的人,让他们照料葡萄园、耕种田地。
  • 耶利米书 52:17 - 迦勒底人打碎耶和华殿中的铜柱、铜底座和铜海,把铜运往巴比伦,
  • 耶利米书 52:18 - 并带走了盆、铲、灯剪、碗、碟及一切献祭用的铜器。
  • 耶利米书 52:19 - 护卫长还带走了杯、火鼎、碗、盆、灯台、碟和奠酒的杯等所有金银器皿。
  • 耶利米书 52:20 -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的殿所造的两根铜柱、一个铜海、铜海下面的十二头铜牛,以及一些铜底座,用的铜多得无法计算。
  • 耶利米书 52:21 - 两根铜柱中空,高八米,周长五米四,铜壁厚四指。
  • 耶利米书 52:22 - 铜柱有柱冠,柱冠高两米二,柱冠周围装饰着铜网和铜石榴。两根柱子都一样。
  • 耶利米书 52:23 - 每根铜柱周围装饰着九十六个石榴,网子四周共有一百个石榴。
  • 耶利米书 52:24 - 护卫长掳走祭司长西莱雅、副祭司长西番亚和三名殿门守卫,
  • 耶利米书 52:25 - 又从城中掳走一名统管士兵的将领、王的七个亲信、一名负责招兵的书记和城中找到的六十名平民,
  • 耶利米书 52:26 - 把他们带到利比拉去见巴比伦王。
  • 耶利米书 52:27 - 巴比伦王在哈马地区的利比拉处死了他们。犹大人就这样被掳去,离开了家园。
  • 耶利米书 52:28 - 以下是尼布甲尼撒掳去的人数:他执政第七年掳去三千零二十三名犹大人;
  • 耶利米书 52:29 - 他执政第十八年,从耶路撒冷掳去八百三十二人;
  • 耶利米书 52:30 - 他执政第二十三年,他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七百四十五名犹大人。总共四千六百人。
  • 耶利米书 52:31 - 犹大王约雅斤被掳后第三十七年,即巴比伦王以未·米罗达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巴比伦王恩待约雅斤,释放了他,
  • 耶利米书 52:32 - 并好言相待,使他的地位高过被掳到巴比伦的其他各王。
  • 耶利米书 52:33 - 约雅斤脱去了囚服,终生与巴比伦王一起吃饭。
  • 耶利米书 52:34 - 在他有生之年,巴比伦王供应他每天的需用,直到他去世。
  • 列王纪下 25:11 -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城里剩下的百姓、投降巴比伦王的人以及其他人,
  • 以斯拉记 2:1 -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从前把犹大省的人掳到巴比伦,这些人的子孙从流亡之地返回耶路撒冷和犹大后,各回本城。
  • 以斯拉记 2:2 - 他们是与所罗巴伯、耶书亚、尼希米、西莱雅、利来雅、末底改、必珊、米斯拔、比革瓦伊、利宏和巴拿一同回来的。 以下是回来的以色列人的数目:
  • 以斯拉记 2:3 - 巴录的子孙两千一百七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4 - 示法提雅的子孙三百七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5 - 亚拉的子孙七百七十五人;
  • 以斯拉记 2:6 - 巴哈·摩押的子孙,即耶书亚和约押的子孙两千八百一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7 - 以拦的子孙一千二百五十四人;
  • 以斯拉记 2:8 - 萨土的子孙九百四十五人;
  • 以斯拉记 2:9 - 萨改的子孙七百六十人;
  • 以斯拉记 2:10 - 巴尼的子孙六百四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11 - 比拜的子孙六百二十三人;
  • 以斯拉记 2:12 - 押甲的子孙一千二百二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13 - 亚多尼干的子孙六百六十六人;
  • 以斯拉记 2:14 - 比革瓦伊的子孙两千零五十六人;
  • 以斯拉记 2:15 - 亚丁的子孙四百五十四人;
  • 以斯拉记 2:16 - 亚特的子孙,即希西迦的子孙九十八人;
  • 以斯拉记 2:17 - 比赛的子孙三百二十三人;
  • 以斯拉记 2:18 - 约拉的子孙一百一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19 - 哈顺的子孙二百二十三人;
  • 以斯拉记 2:20 - 吉罢珥的子孙九十五人。
  • 以斯拉记 2:21 - 伯利恒人一百二十三名;
  • 以斯拉记 2:22 - 尼陀法人五十六名;
  • 以斯拉记 2:23 - 亚拿突人一百二十八名;
  • 以斯拉记 2:24 - 亚斯玛弗人四十二名;
  • 以斯拉记 2:25 - 基列·耶琳人、基非拉人和比录人七百四十三名;
  • 以斯拉记 2:26 - 拉玛人和迦巴人六百二十一名;
  • 以斯拉记 2:27 - 默玛人一百二十二名;
  • 以斯拉记 2:28 - 伯特利人和艾人二百二十三名;
  • 以斯拉记 2:29 - 尼波人五十二名;
  • 以斯拉记 2:30 - 末必人一百五十六名;
  • 以斯拉记 2:31 - 另一个以拦的子孙一千二百五十四人;
  • 以斯拉记 2:32 - 哈琳人三百二十名;
  • 以斯拉记 2:33 - 罗德人、哈第人和阿挪人七百二十五名;
  • 以斯拉记 2:34 - 耶利哥人三百四十五名;
  • 以斯拉记 2:35 - 西拿人三千六百三十名。
  • 以斯拉记 2:36 - 祭司有耶大雅的子孙,即耶书亚家族九百七十三人;
  • 以斯拉记 2:37 - 音麦的子孙一千零五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38 - 巴施户珥的子孙一千二百四十七人;
  • 以斯拉记 2:39 - 哈琳的子孙一千零一十七人。
  • 以斯拉记 2:40 - 利未人有何达威雅的后裔,即耶书亚和甲篾的子孙七十四人;
  • 以斯拉记 2:41 - 负责歌乐的亚萨的子孙一百二十八人;
  • 以斯拉记 2:42 - 殿门守卫沙龙的子孙、亚特的子孙、达们的子孙、亚谷的子孙、哈底大的子孙和朔拜的子孙一百三十九人。
  • 以斯拉记 2:43 - 殿役有西哈的子孙、哈苏巴的子孙、答巴俄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4 - 基绿的子孙、西亚的子孙、巴顿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5 - 利巴拿的子孙、哈迦巴的子孙、亚谷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6 - 哈甲的子孙、萨买的子孙、哈难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7 - 吉德的子孙、迦哈的子孙、利亚雅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8 - 利汛的子孙、尼哥大的子孙、迦散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49 - 乌撒的子孙、巴西亚的子孙、比赛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0 - 押拿的子孙、米乌宁的子孙、尼普心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1 - 巴卜的子孙、哈古巴的子孙、哈忽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2 - 巴洗律的子孙、米希大的子孙、哈沙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3 - 巴柯的子孙、西西拉的子孙、答玛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4 - 尼细亚的子孙和哈提法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5 - 所罗门仆人的后裔有琐太的子孙、琐斐列的子孙、比路大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6 - 雅拉的子孙、达昆的子孙、吉德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7 - 示法提雅的子孙、哈替的子孙、玻黑列·哈斯巴音的子孙和亚米的子孙。
  • 以斯拉记 2:58 - 殿役和所罗门仆人的子孙共三百九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59 - 以下这些人来自特·米拉、特·哈萨、基绿、亚顿和音麦,但不能证明自己的家族是以色列人的后代:
  • 以斯拉记 2:60 - 第来雅的子孙、多比雅的子孙和尼哥大的子孙,共六百五十二人。
  • 以斯拉记 2:61 - 祭司中哈巴雅的子孙、哈哥斯的子孙和巴西莱的子孙在族谱中找不到自己的谱系,因此他们算为不洁净,不能做祭司。巴西莱子孙的祖先娶了基列人巴西莱的女儿为妻,因此得了这名字。
  • 以斯拉记 2:63 - 省长吩咐他们不可吃至圣之物,直到会用乌陵和土明求问的祭司出现。
  • 以斯拉记 2:64 - 回到犹大的全体会众共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人。
  • 以斯拉记 2:65 - 此外,还有他们的七千三百三十七名仆婢,二百名男女歌乐手,
  • 以斯拉记 2:66 - 七百三十六匹马,二百四十五匹骡子,
  • 以斯拉记 2:67 - 四百三十五头骆驼和六千七百二十头驴。
  • 以斯拉记 2:68 - 有些族长来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时,自愿为上帝的殿献上礼物,用来在旧址上重新建殿。
  • 以斯拉记 2:69 - 他们尽自己的能力为这工程捐献了一万两金子,六万两银子,以及一百件祭司礼服。
  • 以斯拉记 2:70 - 祭司、利未人、一些百姓、歌乐手、殿门守卫和殿役住在自己的城里,其余的以色列人也都住在自己的城里。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