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疏於管教孩子,……(箴言23:13)
還有以下幾方面令父母經常感到困惑不解:管教與懲罰。“愚昧纏住孩童的心,教棍能遠遠趕走它。”(箴言22:15)請注意上帝的用詞“教棍”,而不是“刑杖”。管教和糾正是關乎教導和學習;而懲罰是讓孩子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孩子們需要的是管教,而不是懲罰;感到挫敗和生氣的父母會經常懲罰孩子。“不要疏於管教孩子”。疏於管教預設了他們將來失敗和痛苦的生活。管教着重改進他們的行為舉止。通過讓孩子承受直接關乎他們選擇的後果,教導他們何為正確與錯誤。可以採取禁足或暫停特權等形式,但目的總應有益於孩子,絕非造成痛苦。
真愛與嬌縱。物慾的世界混淆了真愛和嬌縱。慈愛的父母給予孩子卻不溺愛,管制孩子使其受益,獎勵孩子的善行。縱容的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無忌行為後果,因此無法激勵他們擔當責任。溺愛的孩子會滋生理所當然的特權意識,期望眾星拱月。縱容的父母經常內疚,害怕自己的孩子不愛他們。他們錯把嬌縱當成真愛,慣養出專橫、操控且貪婪的孩子。真愛需要交談、傾聽、理解、歡笑和同舟共濟,並且以無條件的接納來尊重和鼓勵你的孩子。這樣的愛無需開銷,但極其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