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賜平安
1555年,倫敦主教尼古拉斯.萊利Nicholas Ridley因信仰被燒死在火刑柱上。在行刑前一晚,哥哥提出要在死囚室裏陪伴尼古拉斯一夜,給他些許安慰和支持。尼古拉斯拒絕了,他說希望像往常一樣安靜上牀睡覺。因爲他深知神的平安,所以只需要天父溫柔、堅強的膀臂來陪伴他 —— 他完全可以在這裏安歇。
平安是巨大的賜福。在聖經中,“平安”的意義不容小覷。這個詞的希伯來文是 “Shalom”,希臘文是“eirene”。Shalom和Eirene不僅表示沒有戰爭或敵對,還暗示神的同在和神在掌權。總而言之,聖經中的“平安”表示一個人通過與神合一而享受整體、全面、可靠的福祉,它包括神所有的賜福和美好。
爲了給他人帶來平安,我們需要首先找到並且保護好自己的那份平安。
神賜平安
詩篇101:1-8
“平安”與“安靜”常在一起。本詩篇就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在暗中讒謗鄰舍的、眼目高傲,心裏驕縱的”,這些“惡人”均被禁止出聲(5-8節)。
大衛高唱神的“愛和公平”(1節第一段)。我們喜歡談論神的愛,但卻較少提到同樣重要的, 神的公平。忽視公平的愛不是真愛;真愛以要求公平爲前提。
只有“誠實人”和“行爲完全的”(2,6節)可以“與神同住”(6節第二段)、“伺候”他(6節第三段),並“站立在他眼前”(7節)。“讒謗鄰居”(5節第一段)、“眼目高傲”、“心裏驕縱”(5節第二段)以及“行詭詐”(7節),分別屬於嘴巴、心思和行爲上的罪。神最終會在這些事上審判我們。
感謝神!在十字架上,“仁愛”與“公平”相親;“真理”與“憐憫”相遇。通過十字架,神即做到了“公平”,又使信靠他的人成爲“公義”(羅馬書3:23 – 26)。如果沒有十字架,我們就會被“滅絕”,被“剪除”(詩篇101:8)。
父啊,感謝你!通過主耶穌基督,我可以“因信稱義”,並且“與神相和”(羅馬書5:1)。 請幫助我把這個有關愛、公正和平安的好消息帶到世界各地。
教會中的平安
哥林多前書14:20-40
“因爲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33節)。使徒保羅清楚表明,信徒在創造性、自發性地使用屬靈恩賜時,絕不能無視教會的敬拜秩序。 “我們要以正確的方式敬拜神,神帶給我們的是和諧而非混亂”(33節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
在本段經文中,保羅談到了基督徒該如何按照和諧、有序的方式參與聚會 ——“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着次序行”(40節)。這意味着要適當剋制,保持安靜(28節),讓別人也有說話的機會。
本段經文讓我們稍稍領略了初代信徒聚會的場面。顯然,那時的基督徒經常使用各樣屬靈恩賜:“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26節)。
基督徒需要按正確方式,有秩序地行使屬靈恩賜,既沒有必要故弄玄虛,也無需賣弄炒作。正如歌手凱蒂.派瑞Katy Perry所說:“對我而言,使用方言禱告就像說‘把鹽遞給我’那樣正常。這是一種私密的,直接與神交流的語言。”
保羅稱,說方言以及先知講道都是一種“證據” —— 這一觀點常讓人迷惑不解。保羅在22節似乎表達了一種觀點,即方言是爲不信的人,而先知講道則是爲信的人做證據;但他在23節又表達了相反的觀點!顯然,保羅不會自相矛盾。
我認爲,保羅的意思是說,無論方言還是先知講道,它們都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被使用。這一整段經文都圍繞“如何在教會中有秩序地使用方言和講道”這個主題展開。若運用不合理,這二者都可能給教會帶來混亂(6-12,29-33節),以至讓不信的人以爲基督徒瘋了。
但如果使用得當,方言和先知講道都能成爲神與人同在的證據(22-25節)。當不信的人看到後,會真心實意地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25節)我們教會就經常有類似的事發生。 唱靈歌是一個集體行爲,而說方言是個人行爲,因此需要被翻譯出來:“若有說出來。若沒有人翻,就當在會中閉口。只對自己和神說,就是了”(27-28節)。
同理,先知講道也要一個一個來。保羅並沒有限制先知講道的人數,但講話人一定要遵守規矩:“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 (32節)。被鬼附之人是沒有自控力的,他只能完全聽從邪靈操控。但有聖靈內住的人卻不是這樣。無論是使用方言還是先知講道,進行這項活動的人對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控制力。他們可以選擇在何時開始,何時停止。“因爲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33節)。
保羅提到婦女在教會中要“閉口不言”(34節),對此,人們試圖從各種角度給出合理解釋。我們需要明白保羅論述的重點並非性別差異,而是如何在公開場合以合宜的方式敬拜神。至此,保羅的教導都圍繞哥林多教會出現的各種問題而展開。從他之前的論述來看,保羅並不反對婦女在聚會中發言,他認爲婦女發言很正常:“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11:5)。
保羅指出,無論男女,信徒不應該是教會的消費者,而應該成爲教會的貢獻者。我們的問題不應該是:“我能從這間教會得到什麼?”而是:“我可以給予這間教會什麼?”基督徒不僅從教會得到,更需去幫助他人:“弟兄們,這卻怎麼樣呢?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14:26)。如果我們都能帶着付出的態度參與教會,敬拜服侍就會得到徹底改觀。
主啊,請幫助我們,讓我們在所有聚會和所有服侍上都能有秩序地使用屬靈恩賜,讓那些不信的人看到後就會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25節)
國家中的平安
歷代志下13:1-15:19
戰爭帶來死亡、毀壞和貧窮。它足以摧毀國家(15:5,6節)。但和平卻能使國家興旺、富足(14:7)。
當亞撒作猶大王時,“國中太平十年”(14:1)。如此平安實乃神賜的禮物:“國中太平數年,沒有戰爭,因爲耶和華賜他平安”(6節)。
這樣的和平和安息從何而來?《歷代志》的作者從三個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1.全心尋求神
猶大人“迫切地呼求耶和華”(13:14 – 信息版聖經),求神“搭救他們”(16節)。亞撒“吩咐猶大人尋求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14:4)。亞撒對猶大國民說:“我們既尋求他,他就賜我們四境平安。於是建造城邑,諸事亨通”(7節)。
先知亞撒利雅也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15:2)。百姓“在急難的時候歸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尋求他,他就被他們尋見”(4節)。猶大人“就立約,要盡心儘性地尋求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12節)。
百姓全心全意尋求神,“因他們是盡心起誓,盡意尋求耶和華,耶和華就被他們尋見,且賜他們四境平安”(15:15)。
2.完全順服神
當亞撒聽到先知亞撒利雅的預言後“就壯起膽來”(8節)。亞撒“吩咐猶大人尋求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遵行他的律法,誡命”(14:4)。先知亞撒利雅警告說:“你們若離棄耶和華,他必離棄你們”(15:2)。這段經文表明,我們若選擇全心全意順服神,神就信實看顧我們,不離不棄。
3.完全依靠神
“那時,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13:18);“他們信靠神”(18節-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亞撒呼求耶和華他的神說‘耶和華啊,惟有你能幫助軟弱的,勝過強盛的。耶和華我們的神啊,求你幫助我們。因爲我們仰賴你”(14:11)。
這就是“一生誠實”(15:17)的典範。因爲亞撒全然委身耶和華,他所得到的結果就是“所行的必得賞賜”(7節),而且“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9節)。猶大國盡享平安。
主啊,我渴望全心全意尋求你,完全順服你、依靠你。無論在個人生活、教會服侍還是國家層面,我們祈求平安永駐。
佩泊的補充
“那時,出入的人不得平安,列國的居民都遭大亂”。
大多數情況下,在英國境內旅行非常安全—— 英國人真的很蒙福。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不得平安”,人民“遭大亂”。爲了躲避逼迫、戰爭以及暴政,這些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到遠方。讓我們爲努力實現和平的人禱告。
今日金句:
現在你們要剛強,不要手軟,因你們所行的必得賞賜。(歷代志下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