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经文:马太福音16章21-28节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马太福音16章25节
十九世纪英国主教汤朴威廉(William Temple),有一次在牛津大学讲道时,以赞美诗《奇妙十架》的歌词作为结束。他提醒学生们不要轻忽歌词的含意,并且说:“如果你真心认同歌词的含意,就尽情大声唱;如果你不是真心的,就保持沉默;如果你只是稍稍认同,想要更加认同,那就轻声地唱。”于是,大家都安静下来,认真地看着歌词。渐渐地,成千上万人开始轻唱,并庄严地吟唱最后一句歌词:“神圣大爱奇妙难测,愿献我命、我心、我身。”
那些牛津大学的学生们明白,相信并跟随耶稣是一个严肃的决定,因这意味着我们接受上帝无比的大爱,这爱要求我们奉献一切,跟随基督需要我们整个生命的投入。耶稣明确地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章24节)。因此,任何人都不应轻率地做出这样的选择。
然而,跟随耶稣也能使我们得到满足的喜乐。我们会发现,与耶稣同行才是我们真正渴望的人生。这似乎十分矛盾,但如果我们回应上帝的爱,相信基督,放下个人的私欲,不再追求短暂的快乐,就会得到我们内心所渴望的生命(25节)。
相信并跟随耶稣会让你付出什么代价?
那么,你会得到什么呢?
亲爱的上帝,跟随祢并不容易,
但我愿将我的生命和一切都献给祢。
灵粮透视
彼得承认耶稣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16章16节)之后,耶稣就直言不讳地谈到,祂即将受苦、受死、埋葬和复活(21节,17章22-23节,20章17-19节,26章2节)。彼得无法接受、不肯相信弥赛亚必须受苦和受死,于是耶稣严厉地斥责他(16章22-23节)。耶稣在公开传道之前,在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魔鬼曾企图引诱耶稣选择无需经历苦难就能作王(4章8-10节)。彼得对弥赛亚的看法与撒但一样:这位救主能拥有王冠,但不必背起十字架。然而耶稣降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有罪的人类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这正是撒但极力想要拦阻的。耶稣知道,彼得阻止耶稣被钉十架,实际上也是出于撒但(16章23节)。
作者: 沈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