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提后4:19-22] 保罗最后的问候和祝福
19 问百基拉、亚居拉,和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安。 20 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了。特罗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 21 你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 有友布罗、布田、利奴、革老底亚,和众弟兄都问你安。 22 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A. 释经与反思:
1.虽然问候和祝福是当代书信体裁常见的格式, 但我们可以看见保罗面对殉道前的关注, 不是自己, 而是他的同工, 甚至是当时没有及时前来帮助他的罗马教会。在神的同在和活泼的盼望下, 他像主耶稣临死前一样, 对人充满怜恤及宽恕的大爱。
2.他问候涉及的朋友有两类:
- 他亲爱的同工:
- 百基拉、亚居拉在哥林多认识保罗(约主后60年), 曾一起织帐棚和宣教(徒18:2-3, 18-26, 罗16:3; 林前16:19);
- 阿尼色弗一家很可能是保罗在以弗所带领信主, 后在以弗所教会帮助保罗, 并最近曾冒险来罗马探监支援保罗后返回以弗所, 他们的服侍使保罗很感动(1:16-18);
- 以拉都很可能就是曾在以弗所和保罗、提摩太一起同工宣教的一位(徒19:22, Knight);
- 特罗非摩乃生于以弗所的希腊人, 是曾和推基古等人陪伴保罗上耶路撒冷的同工(徒20:4, 21:29), 保罗可能仍记挂着他的病。
- 保罗所转达的问候, 竟是当地罗马教会的“众弟兄”, 其中保罗提名有四人: 友布罗、布田、利奴、革老底亚, 可能因为提摩太乃个别地熟悉他们(Knight)。保罗显然已原谅罗马教会在他初次申辩时, 没有给予所需的帮助, 他活出了充满怜恤和饶恕的生命(参主耶稣和司提反, 4:16//路23:34//徒7:60), 与当日逼害教会的凶残扫罗简直是天渊之别。
3.保罗祝福的对象包括提摩太和以弗所教会(你们), 显示本书信是透过提摩太在教会公开诵读之用。
- 综合本书的信息: 虽然尼禄当政后对基督信仰逼害愈趋严重, 保罗被囚并殉道在即, 而提摩太在以弗所牧会也内忧外患(参【提前】), 但保罗的结论是:
- 个人事奉的成败得失不重要, 上帝的福音至终必能传遍天下, 然后主耶稣会带着得胜国度再降临这世界:“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 神的道却不被捆绑”(2:9)。
- 因此, 基督徒不要为事奉成败耿耿于怀, 神所要求的是忠心, 不是即时成效: “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
- 虽然保罗生命和事奉充满艰难, 但一生见证了神的恩典真的够用: “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1:12)。
- 他对今生要求很低, 他将盼望全然投放在上帝将来所赐的荣耀上; 他今生只求一事, 就是忠心至死, 完成托付:“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 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
- 保罗以这福音信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郑重嘱咐提摩太(和我们)要效法他, 为主的真道, 以生命和言语, 打美好的仗!
B. 应用默想: (若时间匆忙, 可任择其一)
- 默想保罗的精彩的一生, 然后回应他“打美好的仗”的遗命… (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祈祷…)
- 想像保罗写完本书信后的心情… 如果提摩太未能赶及见面, 你会怎样为保罗代祷?...(安静/聆听/挣扎/反思/感恩/立志…)
提摩太前后书的释经灵修到此结束, 愿神赐福给大家: 爱主更深, 为主而活!
今早释经灵修结束, 以祷告将神同在带进生活和工作场景中, 实践不住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