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創世記16章5-13節
祢是看見的上帝。—創世記16章13節,和合本修訂版
在珊珊的丈夫中風之後,珊珊的生活有了劇烈的變化。她必須協助丈夫進行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還要應對他情緒上的爆發。17年來,她始終不離不棄地照顧丈夫。但在她丈夫因意外摔倒而身體迅速衰退後,照護的重擔終於壓垮了珊珊,使她陷入憂鬱。她坦言:“我覺得自己失去了信心,看不見上帝的同在。”
然而,當珊珊回顧過去,她相信上帝看見她的難處,因在她丈夫需要長期照顧期間,上帝讓她獲得家庭醫療與照護的補助,還安排社工關心她,協助她面對照護過程中的情緒壓力。
從夏甲的經歷中,我們知道上帝看見每一個人的處境。在創世記16章,女奴夏甲因受不了女主人的虐待而逃跑(6節),上帝的“使者”在曠野的水泉旁遇見她(7節)。這位使者鼓勵夏甲回到女主人那裏(9節),並向夏甲保證上帝必定會賜福給她。儘管在當時的文化中夏甲是個被輕視的女奴,但上帝仍看見她的困境,照顧她的需要。為此,夏甲滿懷感恩地宣告:“祢是看見的上帝。”(13節,和合本修訂版)
上帝也同樣看見你我的困境。我們從來不是孤單一人,因為慈愛的天父瞭解我們的處境,祂值得信靠!我們可以呼求祂的幫助,祂會拯救我們。
你曾在哪些時候,感受到上帝看見並瞭解你的需求?
這些經歷如何幫助你面對當前的困難?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向我保證,
不論我經歷什麼事,祢都看見。
靈糧透視
聖經一開始就向我們介紹一位上帝,祂聆聽並看見我們每一個人。創世記16章記載,夏甲在患難時,給兒子起名叫以實瑪利,意思是“耶和華聽見了”(11節)。上帝“聽見了”,意味着上帝用心聆聽,不僅如此,上帝還看見夏甲的苦楚。儘管夏甲感到孤單、被排斥和被拋棄,但上帝早已聽見並看見她的處境。因此,夏甲宣告,耶和華是“看顧人的上帝”(13節)。第22章講述,當亞伯拉罕預備將他的兒子以撒獻給上帝的時候,亞伯拉罕也親身經歷到上帝的看顧。因此,亞伯拉罕將那個地方命名為“耶和華以勒”,意思是“耶和華必預備”(14節),而“預備”一詞的希伯來文,其字面意思是“看顧”。今天,我們也可以確信,當我們身處困境時,上帝聽見我們的呼求,看見我們的苦楚,並且與我們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