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聖經
  • 資源
  • 計劃
  • 聯絡我們
  • APP下載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獻
資源 / 純全喜樂 / 9月 / 9月24日 耶穌追求喜樂
返回
9月24日 耶穌追求喜樂 - 純全喜樂

9月24日 耶穌追求喜樂

Audio icon

純全喜樂

9月24日

收藏
分享

仰望爲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或作“仰望那將真道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12:2)

耶穌的作爲是否與基督教享樂主義相矛盾?基督教享樂主義是說,愛是喜樂之道,且正是因爲喜樂,我們應當選擇去愛,免得有人不情願地順服全能的神,或是因爲成了恩典的管道而惱怒,或是輕視神所應許的獎賞。

《希伯來書》12章2節似乎清楚地表明耶穌的作爲與基督教享樂主義之間並無矛盾。

因愛經受至重的勞苦實在是可能的,因爲耶穌追求那可以想象到的最大的喜樂,就是在被救贖子民的會中被高舉到神右邊的喜樂——“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

《希伯來書》11章提及倚靠信心而活的聖徒,而12章2節記載的耶穌更是一個典範——他們都如此渴望、深信神所應許的喜樂,他們都拒絕“暫時享受罪中之樂”(希伯來書11:25),而且爲了順服神的旨意選擇被不公義地對待。

所以,因那擺在十字架之後的喜樂,耶穌得以撐過客西馬尼園的黑暗時刻,這是合乎聖經的,並且沒有削弱耶穌愛我們的事實與偉大。《希伯來書》2章10節告訴我們:“原來那爲萬物所屬、爲萬物所本的,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使救他們的元帥因受苦難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耶穌在救贖中得着喜樂,並且帶領我們進入神的榮耀。在耶穌看來,放棄十字架,並因此不遵守父神的旨意、放棄我們,那是非常可怕的前景,所以他接受了十字架,擁抱了死亡。

版權歸於渴慕神(Desiring God)。八福夥伴提供錄音及文字。已授權微讀聖經使用。八福夥伴致力於裝備領袖、家庭與教會。歡迎關注八福夥伴微信號(ID:bafuhuoban) 獲取更多資源。
更多資訊
上一個
下一個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隱私政策使用條款反饋捐贈
聖經
資源
計劃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