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列王紀下8章1-6節
妳和妳的全家,要起身往妳可住的地方去住,因為耶和華命饑荒降在這地七年。—列王紀下8章1節
丹德小時候住在馬尼拉一個貧困的社區,那裏經常會淹水。每逢下雨天,他都必須使用鄰居架設的臨時木板橋才能去上學。丹德說:「湯明思先生搭建木板橋,幫助社區的居民能照常進出,他會帶我過橋,還會拿傘為我遮雨。」
多年後,丹德加入馬尼拉北部的一間教會,查經班的組長湯力昂,也是他的導師。有一次他們聊到童年生活,丹德才發現原來力昂是湯明思先生的兒子!丹德說:「這絕非巧合!上帝先是讓湯先生幫助我,而今上帝讓他兒子帶領我認識信仰。」
書念城的一位婦人經歷上帝的供應也絕非巧合。她憑信心聽從先知以利沙的建議,遠離家鄉,躲避饑荒(列王紀下8章1-2節)。她離開故土,也放棄了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權。後來,她返回故鄉正準備要請求國王,讓她能收回自己的房屋田產時,國王恰巧正在與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談論她。
多年前,基哈西親眼看見書念婦人的兒子死而復生,就對國王說:「我主我王,這就是那婦人,這是她的兒子,就是以利沙所救活的」(5節)。於是國王「派一個太監」處理這件事,將這婦人的田產家業都還給她(6節)。
有時事情沒有按我們的計劃發展,但我們仍然可以信靠上帝和祂的眷顧。
這位書念婦人的經歷如何激勵你?
她的經歷讓你對上帝的眷顧有怎樣的認識?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顧念我。
靈糧透視
上帝對我們的看顧絕不僅限於艱難時期,但我們往往是在困境中才會深刻地感受到祂的看顧。列王紀下8章記載一位書念婦人,她和她的家人兩次經歷到上帝的看顧。第一次是以利沙警告他們,即將會有饑荒,好讓這位婦人能帶著家人逃往有糧食的地方(1-2節)。第二次是他們返回以色列之後,能重獲原本的房屋、田地和前幾年田裏的收成(6節)。當書念婦人和她兒子來到國王面前的時候,基哈西正在向國王講述他們的故事,而這巧妙的時機是上帝的安排,也是上帝的供應(3-6節)。無論我們是有餘或是缺乏,上帝都看顧我們。
作者: 柯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