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是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尼希米記9章31節
當你聽到屬性這兩個字時,你會聯想到什麼?也許是「個人特質」或「物件特性」。舉例來說,個別木材的屬性讓我們可以對其深入瞭解,它的質地如何?容易縮水嗎?能防水嗎?換句話說,這種木材有哪些特質讓你覺得是可靠的。
我和妻子參加的那間教會保有傳統的敬拜形式。會眾一起唸誦禱文、屈膝跪拜、誦讀聖經、守聖餐禮。我們每個主日唸誦的禱文都包含這句:「只有主永不更改,常施憐憫。」憐憫便是屬於上帝的一種特質,這位上帝常施憐憫,而且祂並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永不更改。
尼希米記9章讓我們看到了以色列百姓認罪的畫面,他們聚集在一起,禁食,身穿麻衣,頭蒙灰塵(1節),承認自己的罪惡和列祖的罪孽(2、16節)。以色列民讚美上帝在他們悠久的歷史中恆久忍耐:「祢還是大施憐憫,在曠野不丟棄他們」(19節)。儘管上帝可以滅絕他們或丟棄他們,但祂從未如此。為什麼呢?因為那並不是上帝的屬性,祂是「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31節)。
當我們在認罪禱告的時候,讓我們不忘記讚美上帝那可靠的屬性,因祂滿有憐憫。
你會想到上帝的哪些屬性?
你要如何為上帝的屬性而讚美祂?
天父,感謝祢,因祢的屬性、
祢的特質就是常施憐憫。
靈糧透視
尼希米在被擄歸回時期——古以色列民被擄到巴比倫七十年後,分批歸回耶路撒冷期間——寫下尼希米記。他原是波斯王的侍酒大臣,波斯王答應他的請求,派他前往耶路撒冷重建城牆(參閱尼希米記1-2章)。第9章記載,以色列百姓是上帝的選民,他們聚集在一起,承認自己的罪惡和列祖的罪孽(1-2節),而這是迴應第8章所描述的重申摩西律法。基於律法的規條,利未人和他們當中歌唱的人開始講述以色列國的種種罪行,還追溯到他們的祖先在曠野漂流時期,屢屢悖逆上帝。接著,他們讚美上帝滿有恩典和憐憫(9章31節)。時至今日,上帝依舊施恩並憐憫我們。
作者: 柯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