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列王紀上十五33~十六2
第十五章
33猶大王亞撒第三年,亞希雅的兒子巴沙在得撒登基,作全以色列的王二十四年。34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陷入罪裏的那罪。
第十六章
1耶和華的話臨到哈拿尼的兒子耶戶,責備巴沙說:2「我既從塵埃中提拔你,立你作我百姓以色列的君王,你竟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使我的百姓以色列陷入罪裏,以他們的罪惹我發怒,3看哪,我必除盡巴沙和他的家,使你的家像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的家一樣。4凡屬巴沙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喫,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鳥喫。」
十五章33節至十六章14節記載了巴沙家(巴沙王朝)的敘事,可以分為兩個段落,第一段描述巴沙作王(王上十五33~十六7),第二段描述巴沙的兒子以拉作王(王上十六8~14),而這個王朝只有兩任君王便結束了。
十六章5節說明巴沙有很多成就可以記載,特別他的勇力,可是在列王紀作者的眼中,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巴沙行耶羅波安所行的事,使百姓陷在罪裏。由此可見,巴沙毀滅了耶羅波安家並不是因為由神而來的熱心,而是純粹是一場政變,當他獲得權力之後,卻重複了耶羅波安所做的事,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的是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特別是邱壇與金牛犢的事。
由於巴沙行耶羅波安的道,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使百姓陷在罪裏,所以耶和華的話便臨到哈拿尼的兒子耶戶,他便前去責備巴沙(王上十六1)。2~4節記載了神藉耶戶責備巴沙的神諭,有很多內容重複了先知亞希雅對耶羅波安的責備。首先,2節提到耶和華「從塵埃」(מן־העפר)高舉巴沙,這種「從塵埃」(מן־העפר)的說法讓我們想起哈拿的禱告(撒上二8),說明了有關列王的歷史觀,指出耶和華在以色列的歷史舞臺當中介入,不斷「從塵埃」(מן־העפר)高舉人與王子同坐,使人得著榮耀的位置,這說明任何人之所以能坐在君王的位置,並不是因為自身的強大,而是因為神的提拔與高舉。
其次,第2節提到巴沙與耶羅波安一樣都成為以色列的「君」(נגיד),經文用「君」(נגיד)來描述巴沙,目的就是強化他所擁有的權力並不是來自他自身,而是來自神本身。當巴沙以為自己能有勇力、智慧與能力篡位奪權時,「君」(נגיד)這字卻說明他的權力只是一種相對性的權力,最終掌管一切及授權與人的,其實是耶和華。
思想:
我們成為何等樣的人,都是蒙神的恩才成。巴沙作王的經過及其背後神的提升,如何成為我們的提醒,使我們不看自己高於所當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