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人的能力是建立在自身所能上,有能才有力,无能就无力。
然而,不论我们多么有能耐,终究会有局限;人有所能,亦有所不能,人此生的责任是尽力地发挥所长,谦卑地接受自身所不长。
是的,年少时,我们会承认自己不会,年岁渐长,渐渐地我们再也不敢承认自己不会了;反倒是凭着一股愚勇,不会装会、不好装好、不聪明也装聪明。
我们不敢活出真相,只能闪闪烁烁地活出一个假像的自我。因为,人老了就失去了不会和不能的权利与奢侈,只好抬头挺胸地活着,充满自我膨胀的自信心。
人生的悲剧是不自知地跟自己的里外对抗,想要突破自身内外的局限,不认输地勇往直前,直到跌得遍体鳞伤时才肯认输,等到腿瘸了才肯接受自己的无能。
这不就是雅各一生的写照吗?他一辈子抓东抓西,直到有一天被上帝抓着了才肯放手,方才知道,人这一生还是“抓上帝”最好。
抓上帝的结果是身上留下一个软弱的记号,人身上有刺是上帝在工作的象征,是上帝每日在人身上的提醒,“人穷者呼天,”致使人每时每刻都需要上帝。
这是《诗篇》所写的:“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诗》8:2)从最无能的身上建立能力,最终使人看到,能力并不是出于我们,而是出自上帝。
世间任何画面,没有比一个母亲怀抱吃奶的婴孩,更能描绘出一幅完全依赖、完全信靠、完全满足的景象。这是保罗深刻的观察:“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10)
主耶稣不曾说过吗?“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18:3)这个小孩子,是借着圣灵生出来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层面上,我们都是一些喝灵奶的婴孩。人长不大,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就是长大了,变老了,也要不停地学习那吃奶的依靠。
那才是能力的源泉。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