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资源 / 爾道自建 / 2022年12月 / 12月2日 曠野之所望
返回
12月2日 曠野之所望 - 爾道自建

12月2日 曠野之所望

Audio icon

爾道自建

2022年12月2日

收藏
分享

經文:馬太福音3:1-4

1在那些日子,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宣講:2「你們要悔改!因為天國近了。」3這人就是以賽亞先知所說的:

「在曠野有聲音呼喊着:

預備主的道,

修直他的路。」

4這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喫的是蝗蟲和野蜜。

《曠野之歌》是將臨期第二首頌歌,內容是集中於施洗的約翰,是將臨期第二和第三主日的重點(參福音經課)。約翰是基督的見證人,要在曠野作先鋒,希望能「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施洗的約翰與他的追隨者,放下習以為常的想法與安逸,一起離開他們的安舒區,去到猶太的曠野。

信仰是一場冒險之旅。冒險(adventure)一詞,拉丁語(advenire)即「臨近」或「要到達」的意思;某程度上也是可以與將臨(advent)連上關係的;天國的臨近,對於這個人心充斥着罪惡與自私的世界,以及對於我們這血氣之輩來說,也是一場冒險。約翰在曠野中呼喊,傳講使人悔改的信息,這是一個需要甚大勇氣的行動!我們如何才能克服「有誰會聽?」的假設,並將我們的聲音延伸到信仰羣體和朋友網絡之外?面對現實的種種困難,我們怎麼才能仍然懷着希望,被激勵堅持去傳好消息?

新約聖經中對於「希望」的理解,是基於對上主的話語及對祂的信。按保羅所說,上主是一切的希望的源頭和對象(羅15:13)。這與當時希羅文化認為人與生俱來就具有的希望,大相徑庭。為甚麼人們會到曠野聽約翰的宣講及受洗呢?是因為在生活和世界中,沒有能滿足心靈所渴求的。將臨期是關乎人心的渴求(yearning),而曠野則是子民遇見上主的地方。為迎接將要來臨的基督,但願我們也為祂預備道路,勇敢作見證,活在「天國近了!」所生的期盼中。

思想:

回想我們受水禮歸入基督時,對主的那份初心與信心-無論是生是死,我的身體與靈魂都已屬於我信實的救主耶穌基督。

當我們期待着基督降臨時,我們的內心有否被激動?我們是否相信且盼望着福音要傳到萬邦?求主幫助我們,激勵我們透過基督生命來影響和成就新的生命。阿們。

萬邦之望(O Rex Gentium),來臨,來臨,

團結萬民,一志一心;

永息兵戈,妒忌,紛爭,

充滿世界天賜和平。

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以馬內利,定要降臨!

(普天頌讚,93)

「爾道自建」的版權歸建道神學院所有,並已授權「微讀聖經」使用。
更多信息
上一个
下一个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