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 圣经
  • 搜索
  • 原文研究
  • 逐节对照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书卷章

旧约

  • 詩詩篇

新约

  • 太馬太福音
  • 可馬可福音
  • 路路加福音
  • 約約翰福音
  • 徒使徒行傳
  • 羅羅馬書
  • 林前哥林多前書
  • 林後哥林多後書
  • 加加拉太書
  • 弗以弗所書
  • 腓腓立比書
  • 西歌羅西書
  • 帖前帖撒羅尼迦前書
  • 帖後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前提摩太前書
  • 提後提摩太後書
  • 多提多書
  • 門腓利門書
  • 來希伯來書
  • 雅雅各書
  • 彼前彼得前書
  • 彼後彼得後書
  • 約一約翰一書
  • 約二約翰二書
  • 約三約翰三書
  • 猶猶大書
  • 啟啟示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圣经版本

    播放版本对照
    设置
    显示节号
    显示标题
    显示脚注
    逐节分段
    瑪麗以香膏敷耶穌足 耶穌乘驢入都 外邦人來見 耶穌勉眾行道。
    1免難節前六日、耶穌來至伯大尼、即曩所起於死中者、賴柴魯之所寓也。12:1 「即曩起於死中、賴柴魯之所寓也」通俗拉丁譯本、為『已故賴柴魯之所在也。』希臘抄本有「已故」兩字、有無此兩字者。近代註釋家。則刪此兩字。
    2人為耶穌設宴、瑪大侍、而賴柴魯與之同席。
    3瑪麗攜香膏一斤、純且珍、敷耶穌足、以髮拭之、異香滿室。
    4而門徒茹答斯依斯加略、即日後鬻主者、
    5責曰:『何不售此膏、得三百銀錢、以濟貧者乎?』
    6然彼作斯言非在恤貧、蓋其貪污成性、掌囊而恆竊所貯耳。
    7耶穌乃曰:『聽之、勿阻!蓋此女子之所為、所以備吾殮也!12:7 「蓋此女子之所為、所以備吾殮也。」呂譯本為『由她把這東西留着罷、可作我安葬之日底用處。』英文Oxford譯本如之。文理譯本為『聽之!俾存之俟我葬日。』英文Lattey譯本、法文Botte譯本、德文Parsh譯本、義文Martini譯本均如之。英文Spencer譯本則為『聽之、女子守此禮、所以備可殮也。』此譯文故譯為「蓋此女子之所為、所以備吾殮也。」譯本互異、因其原文甚晦澀也。其意蓋云:此女子留其香膏、以待殮吾之日、今行之、所以備吾之殮、吾被殮之日已迫矣。
    8爾等常有貧者與俱、而予則非爾等所得而常有。』
    9猶太人聞耶穌蒞至、群趨而集;不第為耶穌、亦欲一見其所起於死中之賴柴魯也。
    10司祭諸長乃共謀所以兼滅賴柴魯、
    11蓋因彼之故、猶太人多有脫離司祭而信奉耶穌者焉。
    12翌日、赴節之群眾聞耶穌將至耶路撒冷、
    13各執椶樹枝出而迎之、呼曰:
    『賀三納兮義塞王!』
    奉主名而來兮、堪頌揚!』12:13 「賀三納兮、義塞王;奉主名而來兮、堪頌揚。」「賀三納」音譯猶太語Hossannah, 歡呼辭也。意謂「主救予兮。」此節源出聖詠第一百十八首第二十五節。義塞王與奉主名而來者、俱指救主也。
    14耶穌得一小驢、乘之、正如經所載云:
    15「西溫女、莫驚惶!
    伊人來兮、爾之王!
    爾王安坐驢駒上!」12:15 「西溫女、莫驚惶。」此節出先知匝加里亞書第九章第九節。意謂爾王非暴虐酷刻之主、乃慈憫愷悌之君。故其來、乘坐驢駒、而不御高車駟馬也。
    16門徒初猶未識此事之意義、迨耶穌膺榮、始悟經之所載、眾之所行、莫非為彼之故耳。
    17當時凡曾目擊耶穌呼賴柴魯出墓而起之於死中者、咸為作證、
    18眾聞耶穌行此靈蹟、故爭來迎迓。
    19法利塞人因相語曰:『舉世風從、吾其休矣!』
    20爾時外邦人亦有來參與節禮者、
    21共訪加利利伯賽大之斐理伯而求之曰:『先生、吾儕欲見耶穌。』
    22斐理伯來告安德烈、安德烈偕斐理伯來稟耶穌。
    23耶穌對曰:『人子見榮之日至矣、
    24剴切語汝、一粒麥種、設非落地而化、
    25終為一粒、既化則結實累累矣。惜其生者失其生、惟在世不惜其生者、能保之以達永生。
    26人欲事我、宜亦步亦趨、追踵於我、庶幾我之所詣、吾僕亦克詣焉。人能事我、父必榮之。
    27今茲吾靈見擾、尚復何言。父乎!盍免我經歷此時!雖然、此事之臨、正為吾完成使命、
    28父乎、其光榮爾名!』時有音發自天上曰:『吾已榮之、將復榮之。』
    29旁立之眾聞之、或曰:『天作雷矣。』或曰:『天神與之語也。』
    30耶穌應曰:『此音之發、非為我故為爾等之益也。
    31斯世受判、斯世之君見逐、今其時矣!
    32吾一經被舉於地、將攝引天下生靈、歸集吾身。』
    33耶穌此言、所以預示其如何致命也。
    34眾曰:『吾聞諸律法云:「基督永留、」今汝曰:「人子必須被舉」何也?且所謂人子者、誰耶?』
    35耶穌曰:『光處爾曹之中、尚有片時、及爾有光、爾當勉行、毋使暗冥襲爾、行於黑暗中者、不自知其所往、
    36及爾有光爾當景仰、庶成光明之子。』語畢、耶穌退而潛居。
    37夫耶穌在眾人之前所行靈蹟、亦云多矣。而眾人猶不之信;
    38此蓋所以應乎先知意灑雅之所言曰:
    『主乎!我之所傳、誰其信之?
    主之臂力、誰其領之?』12:38 此節出先知意灑雅書第五十三章第一節。
    39眾人之不信、意灑雅亦已言之矣:
    40『主已蒙其目、主已頑其心、
    恐其目有見、恐其心有靈、
    恐其即回頭、令吾全其生。』
    41此言皆意灑雅有見乎耶穌12:41 編註:「耶穌」影像本為「穌耶」之榮而發也。
    42然官紳中亦頗有信耶穌者、惟礙於法利塞人、故不敢公然認之、恐被逐於會堂也。
    43蓋若輩之愛慕人爵、有甚乎天爵者焉。
    44耶穌嘗揚聲而言曰:『信予者、非信予、乃信遣予者;
    45睹予者、亦即睹遣予者也。
    46予之來、所以為世之光、庶幾信予者不復滯留於黑暗之中。
    47人聞吾言而不之信者、予亦不之咎。予之來、非為咎世、乃為救世。
    48拒予而不納吾言者、自有咎之者在;吾所傳之道、將於末日定若人之罪。
    49蓋吾言非由己出、乃遣予之父以所當言、所當傳者、命予言之傳之耳。
    50吾知厥命即是永生;故予所言、惟述父之所言而已矣。』 12:50 此節出先知意灑雅書第六章第九節與第十節。先知此語、謂猶太人明知天主之言該信而不信之、天主乃除其心靈之光明、使其見真理不睹、不克全其生。

    WU Ching-hsiung, Wenli New Testament & Psalms in Public Domain.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Psalms in 1946).
    Digital files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2019.

    吳經熊文理《新經全集》、《聖詠譯義初稿》屬共有領域。原著1949年出版(《聖詠譯義初稿》1946年出版)。
    電子版 © 聯合聖經公會,2019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