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29日,星期二。本週我們將重溫那個波瀾壯闊、跨越世代、令每個人都置身其中的神聖敘事。我們將一同探索那些塑造以色列民族中的個體生命、集體文化與歷史進程的上帝的誡命,並思考這些誡命在當代將如何塑造我們的個體與羣體生命。
每天我們在一起簡單地禱告(英文P.R.A.Y.,pray)——
‘P’: PAUSING暫停下來,安靜等候。
‘R’: EJOICING & REFLECTING藉着詩篇向神歡呼喜樂,並默想一段經文。
‘A’: ASKING祈求神幫助我們和他人。
‘Y’: YIELDING無論生活中遭遇什麼,降服於神的旨意。
暫停
此刻我要進入禱告之中,我停下來,安靜等候,慢慢地呼吸,在神的同在中重新聚焦我零亂的思緒。
靠近的禱告
亙古常在者啊,
你既是我的根基,又是我的願景。
求你幫助我——以信心和禱告度日,
活出對你的忠誠,傳承先賢的託付,
成為這個時代的見證,和對未來世代的祝福。
喜樂與默想
今天我選擇爲着神的供應而歡欣,藉着詩篇107篇,我與所有神的百姓一同讚美……
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
願他們以感謝為祭獻給他,歡呼述說他的作為!
(詩篇107:21-22)
暫停並禱告
今天,我默想神對以色列歷代祭司所設立的誡命——是他們建造了神與祂子民同住的聖所……
“你每天所要獻在壇上的就是兩隻一歲的羊羔; 早晨要獻這一隻,黃昏的時候要獻那一隻。 和這一隻羊羔同獻的,要用細面伊法十分之一與搗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為奠祭。 那一隻羊羔要在黃昏的時候獻上,照着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禮辦理,作為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
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門口,作你們世世代代常獻的燔祭。我要在那裏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 我要在那裏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
(出埃及記29:38-43)
古希伯來人的獻祭體系對數千年後的我們而言確實顯得很陌生。然而,當我今天再次默想這誡命時,卻注意到以色列民被要求的獻祭是什麼——這個剛剛脫離奴役的羣體,正穿行在貧瘠的曠野,食物短缺始終是他們最大的憂慮(出埃及記16章,民數記11章)!儘管他們屢發怨言,神仍施行神蹟來餵飽這些飢腸轆轆的百姓。而此刻,當神在操練百姓的敬拜習慣時,祂所要求的食物的獻祭,實則呼召着百姓心中更深層的感恩與信靠。
祈求
神賜予了我什麼?我想到廚房裏所備的食物、家中所擁有的物品、銀行裏的存款,還有親友的陪伴。無論所得或多或少,此刻我都要停下來說:感謝神。
(靜默禱告)
縱觀聖經與教會歷史,神的子民常需仰賴祂超自然的供應。我想到一位正竭力追隨神引領的朋友,他/她此刻亟需主的供應——或許他們急需招募適合一同創業的團隊,或許他們是缺乏經費支持的宣教士,或許只是渴望得着一夜安眠的疲憊的父母與護理人員。 天父啊,求你按着他們所需,以你奇妙的方式來供應。
暫停並禱告
降服
重新回到這段經文,我想象自己正站在會幕的入口——那是神與祂子民相會的帳幕。晨光初現,氣溫漸暖,驅散了夜的寒涼。步入外院時,晨祭剛剛開始。當焚燒祭物的煙升起歸向神時,我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又聞到了什麼?
“你每天所要獻在壇上的就是兩隻一歲的羊羔; 早晨要獻這一隻,黃昏的時候要獻那一隻。 和這一隻羊羔同獻的,要用細面伊法十分之一與搗成的油一欣四分之一調和,又用酒一欣四分之一作為奠祭。 那一隻羊羔要在黃昏的時候獻上,照着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禮辦理,作為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
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門口,作你們世世代代常獻的燔祭。我要在那裏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 我要在那裏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
(出埃及記29:38-43)
我繼續沉浸在這段經文中,駐足於這個會幕的場景,任其在想象中變得鮮活起來。
(靜默)
以色列人世世代代以獻祭儀式作為敬拜與禱告的核心。而今,我滿心感恩,因我藉着耶穌——那為我而獻祭、一次獻上、永遠有效的羔羊之祭——得以站在歷代聖徒的行列中,與神相會。既是感恩,今天,我能否也向神獻上什麼祭物?從神所賜的一切豐盛中,對祂有所回報?
暫停並禱告
降服的禱告
主耶穌啊,你為我傾盡所有——甚至捨命,使我得生。
因此,在這敬拜中,我願向你獻上感恩的微禮。
聖靈啊,我當獻上什麼?
是以時間為祭?以金錢為禮?或是獻上禁食的禱告?
降服的應許
此刻,我將帶着今天的禱告進入新一天的生活;愛我的主藉着羅馬書對我說: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羅馬書12:1)
結束的祈禱
父神,請幫我充實度過今天,
忠實於你,在生活方方面面;
耶穌,請幫我給出自己奉獻,
心存良善,對待每一個遇見;
聖靈,請幫我去愛失喪靈魂,
傳揚基督,用一切所行所言。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