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列王紀上十四25~28
5羅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來攻打耶路撒冷,26奪了耶和華殿和王宮裏的寶物,盡都帶走,又奪走所羅門製造的一切金盾牌。27羅波安王制造銅盾牌代替那些金盾牌,交給看守王宮宮門的護衛長看管。28每逢王進耶和華的殿,護衛兵就舉起這些盾牌;隨後仍將盾牌送回護衛室。
十四章25~28節記載埃及王示撒於羅波安作王第五年入侵耶路撒冷的事件,成為羅波安作王的敘事重點的報導,卻沒有清楚為這事件作歷史意義的神學詮釋。我們由歷代志的對觀經文可見,示撒的入侵被理解為:羅波安離棄耶和華的律法時所接受的從神而來的刑罰(代下十二1~5),但列王紀的版本卻沒有說明這個神學詮釋。可是,示撒入侵耶路撒冷的記載(王上十四25~28)放在羅波安及猶大人犯罪及行可憎之事的記載(王上十四21~24)之後續,這個敘事的次序引導讀者理解,示撒的入侵是神對於羅波安及百姓行可憎的事的迴應與刑罰,只是歷代志作者把這個理解說清楚而已。
26節記載了示撒入侵耶路撒冷時奪去了甚麼,這是列王紀作者的特別描述,作者沒有描述耶路撒冷城的損害情形、死傷人數、交戰時間及軍隊的強弱等等,只描述示撒奪去了甚麼,相信有作者特別的意思。「他奪取」這字一共出現三次,「所有」出現兩次,所奪取的就是耶和華殿的寶物及王宮的寶物,經文特別描述了所羅門所造的金盾牌被奪取。所羅門為自己建造王宮時,其中有黎巴嫩林宮(王上七2),後來所羅門與其他各國進行貿易,由此他得到很多金子。當列王紀上第十章描述所羅門取得共六百六十六他連得金子之後(王上十14),便立刻描述所羅門用這些金子打造成二百面金盾牌(王上十16),並放在黎巴嫩林宮(王上十17)。這些金盾牌並不是作為軍事用途,而是用來作典禮或展示之用,金盾牌猶如現代人所謂的金條一樣,是用來存放金子的一種方式,為要展示給別人看金子的數目。然而,這卻違反了申命記吩咐君王不可多積金銀的要求(申十七17),所以金盾牌的展示是一種違背申命記的表現。由這個背景來看,列王紀作者特別描述示撒奪取了金盾牌,就是要向讀者說明就算國家有很多黃金,這些黃金不能拯救羅波安離開示撒的手,反而最終成為示撒的擄物。神容讓這些金盾牌被擄去,反而幫助羅波安不會重複他父所羅門的錯誤,就是違反不可多積金銀的要求。經文兩次強調「所有」,是要向讀者說明這些在所羅門年間所儲蓄並留到羅波安年間的東西與財富,在一夜之間便被擄去,成為虛空。
思想:
經文特別描述金盾牌的被奪去,以此來說明所有的金子也不能在羅波安犯罪受審判時拯救他。當我們以為身上所有的金錢與物業能拯救我們時,我們更要明白這一切都是虛空。如何在你的人生中看見敬畏神的重要?如何幫助自己能離開如羅波安一樣的犯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