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宝盒,拿⋯⋯礼物献给[耶稣]。—马太福音2章11节
《哪有歌曲更甜蜜》原是公元17世纪的诗人罗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的诗作,诗中写道:「还有何曲更甜蜜?胜过颂歌齐唱起,欢迎天上君王降生世间里!」后来,作曲家约翰.卢特(John Rutter)将其重新编曲,成为深受喜爱的将临期诗歌。这首诗歌柔和的旋律描绘经过一段漫长、寒冷的等待,直到耶稣降生,才带来如春天般的温暖。歌唱者以圣诞诗歌敬拜耶稣,并邀请听众献上发自内心的颂赞。
卢特受委托编写这首歌曲是配合教会诵读马太福音2章1-2节,讲述几位博士不远千里而来,朝拜婴孩耶稣。当他们终于找到耶稣的时候,就「大大地欢喜」,俯伏在地敬拜祂,并打开宝盒,将黄金、乳香、没药献给祂(10-11节)。后来,这些博士在梦中得到指示,不要回去见残暴的希律王,便改道返回自己的家乡(12节)。
圣诞节的重点不在于物质上的礼物,但这节日确实是与「给予」和「接受」有关。上帝把祂的儿子赐给我们,为要医治这破碎的世界。若是我们从未向祂敞开心门,那么今天正是时候!若祂已在我们心中作王,那就让我们献上和平与欢乐的颂歌,思想千百年前祂降生在伯利恒,并等候祂的再来。
你觉得圣诞节最宝贵的礼物有哪些?
你不太愿意将什么献给上帝?
耶稣,祢是最宝贵的礼物,远超过一切。
我要把自己和所有的一切,全都献上给祢。
灵粮透视
马太福音的开头和结尾都是描述对耶稣的敬拜(2章1节,28章17节)。在这两段记述中,读者会看到人们对耶稣应该要有的回应就是敬拜。就像几位博士根据他们得到的启示,带著礼物「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2章1节),为要敬拜耶稣。他们问:「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祂的星,特来拜祂」(2节)。「拜」(2、8、11节)的希腊文词汇(proskyneō)意为「俯伏」、「跪拜」(包含字面或比喻的意义),以及「心存敬意地完全俯伏在地」(敬畏、尊崇)。马太福音关于耶稣的记述表明,「敬拜」是我们对耶稣正确的回应(参阅8章2-3节,9章18-22节,14章33节,15章25-28节,28章9节)。马太福音最后一次出现「拜」这个词,是在耶稣复活之后,也就是这卷书的最后一幕:「他们见了耶稣就拜祂」(28章17节)。今天,当我们为上帝赐下耶稣(这无与伦比的礼物)而欢庆时,让我们也以敬拜作为回应。
作者: 简恩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