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哥林多後書八章10-15節
10我在這事上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是對你們有益,因為你們開始辦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經有一年了。11如今就當辦成這事,既然有願做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12因為人只要有願做的心,必照他所有的蒙悅納,並不是照他所沒有的。13我不是要別人輕鬆,你們受累,而是要均勻:14就是要你們現在的富餘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勻了。15如經上所記:
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8:12 【北京官話譯本】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乃是隨他所有、並非強他所無。
8:13 【直譯】我不是要別人輕鬆,你們受累,而是要公平。For this is not for the ease of others and for your affliction, but by way of equality/fairness
8:14 【直譯】現今將你們的有餘、補他們的不足、後來也將他們的有餘、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公平了。but by an equality, that now at this time your abundance may supply their lack, that their abundance also may supply your lack -- that there may be equality.
出16:18b 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可參考七十士譯本)
為什麼要我幫他?這樣「捐款」的運動,是真的好嗎?公道嗎?公平嗎?過分幫助人,是「好」的方法嗎?會否「養懶人」?過分和不合宜地幫人,會否讓受助者變成「依賴」,不懂得「自己承擔責任」,變成「長期依賴人的人」?
如何合宜地「幫真正有需要的人」,在現代福利國家引起了極多的爭論。「自己責任自己負」和「要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在不同的西方國家,變成兩個敵對黨的不同路線。嚴格來講,兩點都對,但都不能走上極端。不能「只顧自己」,也不能「養懶人」!
保羅用「公平」(ἰσότης)一詞去處理相關的爭議。這詞在英文版本多翻譯為"equality" (公平),也有翻譯為"fairness" (公道)。在中文聖經的最古版本,包括白日升和馬禮遜譯本,都翻譯為「公平」。但在隨後的版本,部分翻譯為「均勻、均平、均等」。將這詞翻譯為「公平、公道」應該是更貼近保羅的教導。
保羅提出幾點重要教導。一、有立願幫人的,就應完成。二、幫人時,要照自己有的力量去幫,不能過分勉強自己,也不用比較。三、若自己盡了力,就足夠!四、不是按我們所沒有的去論斷自己,而是按我們有的去判斷;就如主耶穌曾教導,那捐兩小錢的寡婦,是值得讚揚的。五、不應養成單方面的依賴。我有時,對方缺時,我幫一點;對方有時,我缺時,對方幫一點。這才公道,這才合理。彼此都有努力、都有付出的互相幫助是最美的出路!
所以在幫助人的事情上,我們要記得幾個原則。一、要有來有往!二、要互相幫助!三、不能過分依賴,不要過分要求對方,也不應過分要求自己!四、要合情合理!五、自己能承擔的,就不應依賴人或依賴教會!六、自已雖有困難,但要懂得依靠神,也應奮鬥,不能過分要求別人!七、幫人學習釣魚,比經常給人魚,更好。西語說得好:「給人一條魚,只能喂他一天;教人釣魚,能幫助他一生。」(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思考問題:
- 用路得和波阿斯的例子思考今天的教導。路得領受人的幫助時,有否也參與勞動?她是勤奮的人嗎?她領受了幫助,有否也幫助更有需要的拿俄米?多次白白幫助人的波阿斯是傻瓜嗎?他蒙福嗎?彼此都有努力、都有付出的互相幫助是最美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