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路加福音18章1-8節
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豈不終久給他們申冤嗎?—路加福音18章7節
羅斯頓的女兒涵娜因腦出血而昏迷不醒,他們全家人不斷向上帝禱告。在長達幾個月的等待中,他們彼此緊緊相依,也緊緊倚靠上帝。在這場磨難中,他們的信心猶如從沉睡中甦醒一般,正如羅斯頓回憶說:“我從未感覺與上帝如此親近,我們在禱告中,心靈甦醒,信心被更新。我們堅持不懈地禱告,就像路加福音18章耶穌在比喻中所說的那位寡婦一樣。”
這個比喻是描述一位寡婦不斷哀求城裏的法官為她申冤,耶穌藉此教導門徒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1節)。那位寡婦一再向法官申訴,最終法官因不堪其擾而為她申冤。耶穌將這位冷漠的法官與上帝作對比,說:“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豈不終久給他們申冤嗎?”(7節)
在比喻中,那位不公義的法官最終為寡婦申冤,這激勵羅斯頓全家人為涵娜禱告,向真正公義且慈愛的上帝祈求安慰和幫助。他們發現自己與上帝越親近,並說:“當我們尋求上帝……我們才明白原來那真正從沉睡中甦醒的是我們。”好幾個月之後,涵娜從昏迷中甦醒,身體逐漸康復。
當我們親近上帝時,祂會垂聽我們的呼求,並會按祂的恩典作出迴應。祂邀請我們晝夜向祂呼求。
你如何將自己的困難轉化為禱告?
上帝曾如何迴應你懇切的祈求?
慈愛的上帝,我感謝祢,祢不像那位既不公義
又冷漠的法官,祢乃是愛我並且關心我。
靈糧透視
在路加福音18章,耶穌強調要持之以恆地放膽禱告。在此之前,第11章1-4節記載,耶穌教導門徒如何禱告之後,就講了一個比喻,鼓勵門徒要持續不懈地放膽祈求。耶穌讓門徒想像,有人半夜敲朋友家的門,想借幾個餅來招待一位突然來訪的客人。儘管朋友不願意起牀,但由於這人的堅持,朋友還是起來幫忙。耶穌用這個比喻教導我們,也當如此向上帝祈求:“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9節)。我們要滿懷信心、堅持不懈地禱告,因為我們知道上帝會垂聽。保羅勸勉我們:“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節)
作者: 柯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