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不要議論
陳韋安

經文:約翰福音六43-44

耶穌回答,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彼此私下議論。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你們不要彼此私下議論」。這句話敲醒了在場的所有人,也告訴世上每一個人。

耶穌基督宣告:「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這「吸引」,原文的力道絕非只是溫文的邀請,而是一種永恆的牽引,一種神聖的主動。這份吸引,是天父對世上所有人的呼召,是祂在永恆中所定下的旨意,一個「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的心意。

多少時候,我們將信仰視為一場理性的辯論,試圖用自己的邏輯去框定無限的上帝,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祂的作為。於是,當遇見無法理解的奧祕,便如同昔日的猶太人一般,「大家議論」,試圖從人的角度尋找答案。然而,耶穌卻清晰地指出,這一切的議論,在神聖的吸引面前,顯得何其蒼白無力。因為來到祂面前的奧祕,其根源不在於人的選擇或理解,而在於父上帝那份「無法被我們描繪得足夠偉大」的恩典。這恩典先於我們一切的行動,甚至先於我們一切的思考。

耶穌說:「到我這裏來的,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這纔是那吸引的最終歸宿──復活,是生命的全然更新與永恆的確立。若非如此,一切的吸引、一切的信仰若終將歸於塵土,那與其他紙上談兵的哲學思辨又有何異?正是這復活的應許,使得父的吸引具有了超越時空的重量與意義。

因此,「你們不要彼此私下議論」,這不僅是一個勸告,更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們純粹的、全然的、被動的,進入上帝在永恆一直都在的恩典之中。

默想:

不要議論,全然的接受。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