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早祷 戴德生 – 宣教的伟人

今天是5月21日,星期三,是来华传教士先驱戴德生(J. Hudson Taylor)的纪念日,他于1832年的今天出生。在圣徒纪念日,我们会暂停日常节奏,纪念这些信心伟人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的生命榜样——他们的集体见证体现了祷读 365的六项核心操练,即祈祷与创造、公义与慷慨、学习与使命。为此,今天我们特别为着戴德生献上感恩,这位以信心和祷告著称的宣教伟人,为我们树立了非凡的榜样。


暂停

此刻我要进入祷告之中,我停下来,安静等候,慢慢地呼吸,在神的同在中重新聚焦我零乱的思绪。

暂停并祷告

靠近的祷告
圣灵啊,求你吹入我心,使我的思想成为圣洁;
圣灵啊,求你藉我动工,使我的工作成为圣洁;
圣灵啊,求你吸引我心,使我渴慕圣洁之事。

喜乐与默想

今天我选择为着神的信实而欢喜;藉着诗篇56篇,我与所有神的百姓一同赞美……

神啊,求你怜悯我,因为人要把我吞了,……

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

我倚靠 神,我要赞美他的话;

我倚靠 神,必不惧怕。

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诗篇56:1a,3-4)

暂停并祷告

1832年5月21日,詹姆斯·戴德生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一个药剂师兼自由传道人之家。这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从他年幼时起就为他祷告,但少年时期的戴德生曾一度对信仰产生过怀疑。在母亲与姐姐热切的代祷下,他不久后便全然归信基督。后来他回忆道:“一种深刻的觉醒掌管了我的心灵——我不再属于自己……[并且]有一种感动深触我心:主要我去中国。” 多年后,戴德生得知,早在他出生前,父亲就“因中国的属灵光景而深深忧心”,并“受感祷告若神赐予他一个儿子,愿这孩子蒙召……去服侍那个广袤而深陷贫瘠的国家”。

戴德生的生命始终被他人的祷告与支持所塑造着。然而他深知到中国去将要带给他难以想象的挑战,于是他写下这样的心声:

“我暗自思量:‘到了中国之后,我将无权向任何人索取任何帮助;唯一的倚靠就是神。因此,在离开英国之前,我必须学会单单藉着祷告,让神来感动人来做事。’”


祈求

戴德生所描述的“全然奉献于神的实际觉悟”令我深省:我是否完全信靠神?还是更多地仰赖他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我能否如诗人那样由衷地宣告:“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诗篇62:5)?
主啊,我属乎你。求你今日帮助我,将生命中的一切——我的渴望、期盼与未来——全然交托。

(静默祷告)

戴德生蒙召赴华的使命之旅始于奉献的祷告。今天,是否有某个国家、族群,甚或某一人,是我受感需要为之代祷的呢?

主啊,此刻我将他们带到你面前。

暂停并祷告


降服

1853年,21岁的戴德生在完成医学培训后启航前往上海。历经六个月航行抵达目的地,他抵达时的中国正值太平天国战乱肆虐。面对时局动荡、健康堪忧与经济拮据的处境,他完全仰赖神的供应,竭力将福音传至中国未得之地。1858年,他与另一位宣教士家庭之女玛丽亚·戴雅结为连理。两年后,因健康恶化,夫妇二人不得不返回英国休养。 戴德生日益确信:要触及中国内陆乡村,必须就此专门建立新的差会。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伴随他领悟到“这原是神的工作,非我所能为”才实现了突破。他开始为收割庄稼的工人祷告(马太福音9:37-38),并于1865年创立了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次年,他携玛丽亚与十六位同工重返中国。随着事工扩展,数百位宣教士相继加入内地会,逐步建立了由中国基督徒自主管理的教会。

尽管历经磨难与丧亲之痛,戴德生晚年仍如此见证:

“我以实践验证了神的话语——从未令我失望。我从未因信靠其应许而后悔,也未曾因遵循其指引而抱憾。”

当共产主义革命后中国对外关闭时,内地会建立的教会在本地没有西方传教士的情况下仍持续增长。该机构后更名为海外基督使团(OMF),在东亚其他地区持续开展事工。160年后的今天,戴德生创立的OMF国际差会仍在蓬勃发展。

暂停并祷告

降服的祷告
戴德生深谙全然信靠神的奥秘,他的生命印证了这首他所珍爱的圣诗:
“主啊,我们若能将忧虑卸下给你,若能从自我内在得着安息,并确信万有之主以全备智慧、完全之爱成就最美旨意——这该是何等福气!”
主啊,今天,我将一切挂虑交托于你,并重新将生命奉献于你的旨意,我将信心与盼望寄托于你,深知在你的大爱中——道路虽窄,而你终将引领我走向喜乐与生命。

降服的应许
此刻,我将带着今天的祷告进入新一天的生活;爱我的主藉着以弗所书对我说:

 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以弗所书3:20)

结束的祈祷

父神,请帮我充实度过今天,
忠实于你,在生活方方面面;
耶稣,请帮我给出自己奉献,
心存良善,对待每一个遇见;
圣灵,请帮我去爱失丧灵魂,
传扬基督,用一切所行所言。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