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馬太福音16章21-28節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馬太福音16章25節
十九世紀英國主教湯樸威廉(William Temple),有一次在牛津大學講道時,以讚美詩《奇妙十架》的歌詞作為結束。他提醒學生們不要輕忽歌詞的含意,並且說:“如果你真心認同歌詞的含意,就盡情大聲唱;如果你不是真心的,就保持沉默;如果你只是稍稍認同,想要更加認同,那就輕聲地唱。”於是,大家都安靜下來,認真地看着歌詞。漸漸地,成千上萬人開始輕唱,並莊嚴地吟唱最後一句歌詞:“神聖大愛奇妙難測,願獻我命、我心、我身。”
那些牛津大學的學生們明白,相信並跟隨耶穌是一個嚴肅的決定,因這意味着我們接受上帝無比的大愛,這愛要求我們奉獻一切,跟隨基督需要我們整個生命的投入。耶穌明確地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太福音16章24節)。因此,任何人都不應輕率地做出這樣的選擇。
然而,跟隨耶穌也能使我們得到滿足的喜樂。我們會發現,與耶穌同行纔是我們真正渴望的人生。這似乎十分矛盾,但如果我們迴應上帝的愛,相信基督,放下個人的私慾,不再追求短暫的快樂,就會得到我們內心所渴望的生命(25節)。
相信並跟隨耶穌會讓你付出什麼代價?
那麼,你會得到什麼呢?
親愛的上帝,跟隨祢並不容易,
但我願將我的生命和一切都獻給祢。
靈糧透視
彼得承認耶穌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16章16節)之後,耶穌就直言不諱地談到,祂即將受苦、受死、埋葬和復活(21節,17章22-23節,20章17-19節,26章2節)。彼得無法接受、不肯相信彌賽亞必須受苦和受死,於是耶穌嚴厲地斥責他(16章22-23節)。耶穌在公開傳道之前,在曠野受魔鬼的試探,魔鬼曾企圖引誘耶穌選擇無需經歷苦難就能作王(4章8-10節)。彼得對彌賽亞的看法與撒但一樣:這位救主能擁有王冠,但不必背起十字架。然而耶穌降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為有罪的人類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這正是撒但極力想要攔阻的。耶穌知道,彼得阻止耶穌被釘十架,實際上也是出於撒但(16章23節)。
作者: 沈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