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 謙卑卻尊貴
洪可婷

今日經文:路加福音14章7-11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爲高。—路加福音14章11節

我的朋友珍妮是一名小學老師,她經常帶領學生去其他不同的教室上音樂或美術等科目。在前往另一間教室前,她會要求這些五年級的學生排隊,而他們總是爭先恐後,搶着要排在最前面的首位。但有一天,珍妮在學生們排好隊之後,出其不意地要所有人轉過身,從隊伍的最尾端那頭出發。學生們都震驚萬分,難以置信地說:“什麼??”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在宴會的餐桌上也有類似爭搶位置的現象。耶穌看到這種情況,就對與祂一同赴宴的賓客說了一個令他們非常驚訝的比喻。耶穌用了一個婚筵的比喻來教導他們“不要坐在首位”,而是要“坐在末位”(路加福音14章8-10節)。接着,耶穌又告訴他們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爲高”(11節)。這種思維完全顛覆了他們的社交常規。

要實踐這條上帝國度的法則並不容易,尤其是人類的本性會使我們仍然專注於獲取勝利,就像有些人現在選擇末位,只不過是爲了以後能列居首位。然而,耶穌勸勉我們要學習祂的榜樣,尋求祂的幫助,好讓我們能重新調整思維,將謙卑、居於末位和低微,視為真正的尊貴位置。


在你的生活中,有誰體現了耶穌所說的謙卑?

你何時會覺得很難讓出

自己所看重的尊貴位置?


親愛的耶穌,請賜給我一顆真正謙卑的心,

幫助我在任何景況都能展現出祢的謙卑。

靈糧透視

路加福音14章7-11節記載,耶穌用比喻闡述何謂尊榮,而耶穌的教導與主流文化背道而馳。但對耶穌的聽眾來說,這並非是標新立異。他們熟知大衛王雖然在家中排行最小,卻成為以色列的君王。在此之前,士師時期的基甸家境貧窮,他的家族在瑪拿西支派中是最弱小的,但基甸卻拯救以色列民不再受米甸人的欺壓。古時,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約瑟,使全家族得以在埃及保全性命。以色列這個家族離開埃及之後,纔開始發展起來(申命記7章1節)。當時,世界上已有許多強盛的民族,然而這個蒙揀選的民族卻因上帝的恩典成為其他民族的光(4章5-8節)。

在路加福音,耶穌提醒聽眾一個貫穿整本聖經的原則——上帝提拔那些被忽視、微不足道,或不被看重的人,來彰顯祂的榮耀和美善。這表明上帝國度的價值觀與世俗的價值觀背道而馳(哥林多前書1章26-29節),而這正是福音的核心(馬太福音20章2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