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猶太人六禍(二)
郭鴻標

經文:以賽亞書5:11-17

11禍哉!那些清晨早起,追尋烈酒,因酒狂熱,流連到深夜的人,12他們在宴席上彈琴,鼓瑟,擊鼓,吹笛,飲酒,卻不留意耶和華的作為,也不留心他手所做的。13所以,我的百姓因無知就被擄去;尊貴的人甚是飢餓,平民也極其乾渴。14因此,陰間胃口大開,張開無限量的口;令耶路撒冷的貴族與平民、狂歡的與作樂的人都掉落其中。15人為之屈膝,人就降為卑;高傲的眼目也降為卑。16惟有萬軍之耶和華因公平顯為崇高,神聖的神因公義顯為聖。17羔羊必來喫草,如同在自己的草場;在富有人的廢墟,流浪的牲畜也來喫。

沉迷宴樂引致災禍

以賽亞書5:11-17沉迷宴樂是猶太人第二種災禍。以賽亞書5:11:「禍哉!那些清晨早起,追尋烈酒,因酒狂熱,流連到深夜的人」。以賽亞書5:12:「他們在宴席上彈琴,鼓瑟,擊鼓,吹笛,飲酒,卻不留意耶和華的作為,也不留心他手所做的」。他們過着縱情酒肉的生活,不顧念耶和華的作為,也不留心他手所做的。以賽亞書5:13:「所以,我的百姓因無知就被擄去;尊貴的人甚是飢餓,平民也極其乾渴」。先知以賽亞預告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尊貴人都與窮人一同飢餓。以賽亞書5:14:「因此,陰間胃口大開,張開無限量的口;令耶路撒冷的貴族與平民、狂歡的與作樂的人都掉落其中」。猶太人認為人死後下到陰間,經文提醒那些只顧追求今生榮華的人的結局是悲哀的。

上帝的介入

以賽亞書5:15:「人為之屈膝,人就降為卑;高傲的眼目也降為卑」。這節經文的意思是不管是卑賤的或是尊貴的人都變得卑微,原來在人世間卑賤與尊貴是會改變的,有些事情是人不能夠左右的。以賽亞書5:16:「惟有萬軍之耶和華因公平顯為崇高,神聖的神因公義顯為聖」。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只有神是不變的。神是「公平」(mišpāṭ)與「公義」(ṣedeq)的,神的本性將會顯得崇高與神聖。以賽亞書5:17:「羔羊必來喫草,如同在自己的草場;在富有人的廢墟,流浪的牲畜也來喫」。以賽亞書5:15-17描述神介入的情況,被擄到巴比倫的富人的土地,由貧窮人來處理,好像羊羔在自己的草場喫草般。用今天的話說「逆權侵佔」。

如何瞭解這位介入歷史的上帝?

人間有很多不公平的事,究竟宇宙間有沒有一位公義的神呢?以賽亞先知指出宇宙間有一位公義的神,同時這位神按公義與公平審判人類。因為上帝是公義的,所以祂神聖;因為上帝是公平的,所以祂崇高。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載,上帝是透過與以色列人的互動啟示祂自己;根據新約聖經的記載,上帝是透過與教會的互動啟示祂自己。基督徒不是從心理需要投影出一位上帝,而是根據聖經的啟示理解上帝。「上帝是一位慈愛的上帝」與「上帝是一位公義的上帝」,是兩極的思維,無論我們講上帝是一位慈愛的上帝或上帝是一位公義的上帝,都是正確的;不過只是部份正確。偏重上帝是一位慈愛的上帝,會強調上帝的寬恕、赦免;偏重上帝是一位公義的上帝,會強調上帝的審判、懲罰。基督徒需要對聖經有整全的認識,同時對上帝有整全及平衡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不要以偏概全地執着一個神學觀點,以此來批判及審判別人。

默想重點:

先知指出沉迷宴樂引致災禍,我們有沒有節制的態度呢?還是與世人沒有分別呢?

上帝並非不問世事,而是掌管人類歷史的主,祂介入人類歷史。我們是否將上帝侷限在內心賜人平安,卻沒有將上帝視為上帝呢?

上帝是一位慈愛的上帝及上帝是一位公義的上帝,我們對上帝有整全及平衡的理解嗎?這種上帝觀如何指導我們的人生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