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苦難之手(受教舌)

讀經:《詩》109 背誦:“使他們知道這是你的手,是你耶和華所行的事。”(《詩》109:27

很多基督徒頭腦中的上帝是抽象的,似乎高高在上,並不介入信徒具體而微的生活。但實際上,這位上帝必然對世人顯出是公義、聖潔的審判官,對自己的百姓顯出是慈悲、憐憫的父親。所有信徒本該受審被罰,卻因主耶穌基督親自擔當了選民的罪和一切詛咒,信徒就被帶到了蒙天父賜福的兒女位置。

《詩篇》109篇就是一首寫王受苦之詩。這不是一位普通的王,因為新約數次把這些遭遇用在主耶穌基督的受難。如《馬太福音》27章39節就引用《詩篇》109篇25節說“從那裏經過的人,譏誚他,搖着頭”;《約翰福音》15章25節將《詩篇》109篇3節“他們圍繞我,說怨恨的話,又無故地攻打我”用在主耶穌身上。主耶穌就是109篇所呈現的受苦的王。

109篇尤其指向主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的受苦。主在那裏禱告,很可能用到了這首詩來禱告。在這首禱告詩中,我們看到彌賽亞王的受苦不是因為自己的失敗,而是出於上帝的救贖大工。這詩極清晰、篤定地論及王的苦難是從上帝而來的:“使他們知道這是你的手,是你耶和華所行的事。”(《詩》109:27

由此我也想到保羅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你看,保羅沒說自己是羅馬的囚徒,卻說自己是主的囚徒,是為主被囚的。也就是說,保羅並不首先認定自己因信仰的緣故被動坐牢,乃是出於主耶穌基督的美意,好因保羅被囚讓福音得到更廣傳播。在人看來不可思議,但對上帝來說,則是大智慧。人常把苦難看成洪水猛獸,但上帝卻可以使用苦難甚至自己獨生兒子的死亡,成就祂的美意。這其中有上帝的手。

齊宏偉在《文學·苦難·精神資源》一書中把這種意識稱之為“苦難意識”。世上有苦難,但不見得人人都有苦難意識。所謂苦難意識,就是相信打擊自己的力量,可以轉化為自己成長的力量。比如對一棵樹來說,狂風是一場苦難,但恰恰因着狂風的搖撼,樹才能紮下根去。直面苦難,擁抱苦難,戰勝苦難,這正是主耶穌基督所走的十架苦路,其實也是得勝之路。

“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彼前》 2:21 )我們知道苦難中有上帝之手,甚至有些苦難本身是上帝所行之事嗎? 默想:苦難是什麼?苦難應該是土壤,只要你願意把你內心所有的感受、隱忍種在這個土壤裏面,很有可能會開出你想像不到、燦爛的花朵。我只怕我配不上所受的苦難。——陀思妥耶夫斯基

禱告:天父上帝,我們面對苦難是多麼害怕啊!我們怕這怕那,常常盯着環境,常常憑着感覺,常常活於私慾。求你藉着苦難使我們越來越像主耶穌基督,也求你使我們在苦難中長進,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