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 懼怕而犯罪
高銘謙

經文:列王紀上十二26~27

26耶羅波安心裏說:「現在,這國恐怕仍會歸大衛家;27這百姓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華的殿裏獻祭,他們的心必歸向他們的主猶大王羅波安。他們會殺了我,仍歸猶大王羅波安。」

耶羅波安開始作王時的第一個心裏反應,他說:「這國恐怕仍會歸大衛家」,而原文直譯是「現在這國將會歸回給大衛家」(‪עתה תשוב הממלכה לבית דוד‬),所以原文沒有「恐怕」一字,反而有「現在」(‪עתה‬),說明耶羅波安作王不久,便立刻認為以色列民歸大衛家是一個「現在」的威脅。這有點奇怪,因為耶羅波安得到百姓的信任,他成為民意的代表去見羅波安,他應該有足夠的民意基礎,受到人民的擁戴,可是他作王不久便立刻感到威脅與憂慮,可見他對自己的地位沒有信心,也同時反映他對神的應許沒有信心,對耶和華沒有任何信靠。

十二章26~27節當中總共有三個「歸回」(‪שוב‬),26節說明耶羅波安憂慮他的國會「歸回」(‪שוב‬)給大衛家,27節說明若果以色列民去耶路撒冷獻祭,他們的心便「歸回」(‪שוב‬)羅波安,然後便會把耶羅波安殺了並「歸回」(‪שוב‬)給羅波安。這三個「歸回」(‪שוב‬)的運用說明了耶羅波安的重點擔憂,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國位是耶和華所應許的國位,本來是沒有那麼輕易便「歸回」(‪שוב‬)給大衛家,可是他對於神對國位的應許沒有信心,他的安全感並不是建立在神的應許當中。

十二章27節繼續記載耶羅波安心裏想的一番話,主要涉及的問題就是耶路撒冷作為聖殿獻祭中心的問題,若果北國以色列民還是每年三次節期上耶路撒冷獻祭,百姓的心會歸向大衛家,這正正就是他懼怕的地方。耶羅波安的恐懼很大,他必須想辦法阻止百姓上耶路撒冷獻祭,才能平息他的不安,這一方面證明他對神把國賜給他的應許沒有信心,另一方面則驅使他日後爲了平息他的恐懼而做了不少違反律法的事情。

思想:

有一些人因為情慾、私慾而犯罪,但卻有更多人是因為不安與懼怕而犯罪,你同意嗎?當我們面對懼怕時,認為自己地位不保時,如何確保自己不會做出違背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