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 有甚麼份?沒有產業!
高銘謙

經文:列王紀上十二12~16

12耶羅波安和眾百姓遵照王所說「你們第三天再來見我」的話,第三天來到羅波安那裏。13王嚴厲地回答百姓,不採納長者給他出的主意。14他照著年輕人所出的主意對他們說:「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懲罰你們,我卻要用蠍子懲罰你們!」15王不依從百姓,因這事件是出於耶和華,為要應驗耶和華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

16以色列眾人見王不依從他們,百姓就回話給王,說:

「我們在大衛中有甚麼份呢?我們在耶西的兒子中沒有產業!以色列啊,回你的帳棚去吧!大衛啊,現在你顧自己的家吧!」於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的帳棚去了;

列王紀上十二章12~14節記載了羅波安按照少年人的意見回覆百姓,十二章15節解釋羅波安這樣的回覆是為要應驗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叫我們回到上文提到的相關記載(王上十一29~39),指出王國分裂的主因並非因為羅波安的愚昧,而是因為所羅門的罪(王上十一33),也是因為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因此,經文在表面上是因為羅波安不聽從老年人的意見而聽從少年人的意見,但事實上這樣歷史的發展與走向,主要是為要應驗先知所說的話,帶出申典神學中重要的主題,就是先知的重要角色。

十二章16節記載了北國支派背棄大衛家所說的話,他們採用了「份兒」(‪חלק‬)與「產業」(‪נחלה‬)這兩個字,指出他們不再分享大衛家的「份兒」(‪חלק‬)與「產業」(‪נחלה‬),類似的描述曾出現在河東兩個半支派請求以色列民不要不承認他們與耶和華的關係(書二十二25~27),以及拉結與利亞向雅各說明她們與拉班無份(創三十一14)。而由於大衛家與耶和華的關係受到盟約的保障(撒下七章),當以色列民決定與大衛家分開時,便同時等於離開耶和華向大衛家所立的約。同時,十二章16節的內容與示巴當初背叛大衛時的說法相似:

王上十二16 撒下二十1
以色列眾人見王不依從他們,百姓就回話給王說:「我們與大衛有甚麼份呢?我們在耶西的兒子中沒有產業!以色列啊,回你的帳棚吧!大衛啊,現在你顧自己的家吧!」於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的帳棚去了。 在那裏恰巧有一個無賴,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份,與耶西的兒子無關。以色列啊,各回自己的帳棚去吧!」

北方支派的說話與昔日示巴的說話很相似,兩者都說明與大衛及耶西的兒子無份,兩者都吩咐以色列民回自己的帳棚。昔日因著示巴的推動,以色列人(北國)都跟隨了他(撒下二十2),後來一個婦人憑她的智慧勸眾人,眾人便割下示巴的首級(撒下二十22),示巴的叛亂纔可以平息。然而,示巴的場景已成為十二章16節的場景,北方支派在大衛年間已經有一種離心力,能輕易地被示巴團結起來對抗大衛,這個歷史留下來的問題,便留到羅波安這一代來承受,由始到終,北方支派都有一種離心力,能輕易地與大衛家分割。

思想:

誠然,南北國分裂,是因為所羅門所犯的罪的刑罰,但同時也是昔日南方與北方支派之間的矛盾,已成為事件的根源。我們面對教會分裂、或是某羣體分裂,除了是因為領袖的愚昧,也同時因為歷史留下來的禍患沒有好好處理,羣眾之間的矛盾慢慢成為暗涌。到底這故事如何成為我們的提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