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 看不見
馮得恩

今日經文:撒母耳記上8章1-9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撒母耳記上8章7節

在威爾斯(H. G. Wells)的一部小說中,登山者努涅斯從山上跌入山谷,結果發現住在山谷裏的人全都雙目失明。一種疾病使最初住在那裏的人成為盲人,並導致他們的後代子孫全都先天性失明,也適應了盲人的生活。努涅斯試圖向他們解釋「看見」是什麼感覺,但他們卻不感興趣。最終,努涅斯找到一條穿過山峯的小路,得以離開山谷,重獲自由!然而,努涅斯因地利之便發現一大片土石流,將淹沒這羣盲人所住的山谷,努涅斯回去警告他們,但他們卻置若罔聞。

這本名為《盲人國》(The Country of the Blind)的小說,可能會讓先知撒母耳深有同感。當撒母耳年老時,他兩個兒子都不像他那樣愛上帝、事奉上帝(撒母耳記上8章3節)。撒母耳的兩個兒子屬靈的眼睛都是瞎的,以色列的眾長老也是如此,因眾長老要求撒母耳「立一個王」(4-6節)。他們都轉眼不看上帝,也不信靠上帝。上帝對撒母耳說:「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7節

當所關心的人因屬靈的眼睛瞎了而拒絕上帝時,我們或許會傷心難過。但即使他們「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哥林多後書4章4節),卻仍有得救的機會。我們只要愛他們,為他們祈禱。這位上帝光照我們的心(6節),也會光照他們。


知道上帝關心那些拒絕祂的人,如何使你得激勵?

為什麼這些人仍有得救的機會?


慈愛的上帝,有些人看不見祢的愛,

求祢開他們的眼睛,讓他們願意來相信祢。

靈糧透視

上帝將以色列百姓分別出來,成為祂的選民。百姓要遵守上帝的律法,不可隨從周圍列國的習俗(利未記18章1-5節,20章26節)。但大約四百年後,以色列民卻要求撒母耳為百姓設立一位君王來治理他們,「像列國一樣」(撒母耳記上8章5節,參閱20節)。撒母耳是一位士師、軍事領袖、祭司和先知,忠心地服事以色列民長達35年。當他年紀老邁的時候,他的兒子們都不適合接替他的職分(5節),而那時以色列民面對外族的威脅,希望有一位國王領導他們去爭戰。他們這樣做,就是拒絕讓上帝做他們的王(7節12章12節)。他們請撒母耳為他們代求,撒母耳保證會為他們禱告。撒母耳勸他們要對上帝忠心,全心遵守祂的律法,並且全心全意事奉祂,因他們是與上帝立約的百姓(12章14-1520-24節)。

作者: 沈啟智(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