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 慷慨付出
白茉妮

今日经文:路加福音6章31-38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路加福音6章38节

丽芳收到匿名捐赠的一万美元,她只将一小部分花在自己身上,其余的都慷慨地捐赠给同事、家人、水灾的受灾户和慈善机构。丽芳并不知道,她已成为一项研究的研究对象。这项研究是以两百人为样本,追踪他们获得银行无条件馈赠的一万美元后,会做些什么。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餽赠金都被捐出去。TED非营利媒体组织的总裁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分享这个故事时,说到:「事实证明⋯⋯我们人类具有以慷慨回应慷慨的天性。」

我们从圣经中看见,当人们慷慨付出时,就反映出那位创造人类的上帝,祂那美好的特质。上帝既慷慨,又满有怜悯与慈爱,祂不只是如此对待一些人,而是对所有的人都如此,甚至包括忘恩负义和作恶的人(路加福音6章35节)。因此,耶稣教导那些想要活出上帝特质的人要「爱」、「善待」并借贷给他人,甚至包括仇敌,而且「不指望偿还」(32-35节)。

当我们不求回报地付出,便会发现这样的生活方式绝不会带来任何损失。耶稣也指出:「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路加福音6章38节)。当我们对上帝的慷慨作出回应,而活出慷慨付出的生命,便会发现在各方面都充足有余。


你如何借由给予而得到快乐?

别人的慷慨付出如何丰富你的生命?


仁慈的上帝,谢谢祢让我们因慷慨付出而满心喜乐。

灵粮透视

路加福音6章31-38节的内容类似耶稣在山上教导众人的「登山宝训」(马太福音5章138-48节)。不过,路加福音第6章耶稣传讲的「平原宝训」是在「平地上」(17节)。在「平原宝训」中,耶稣教导我们要无条件地爱人,也要爱仇敌,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至高者的儿子」(35节)。上帝「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35节),因此,我们要慈悲,像「父慈悲一样」(36节)。耶稣也阐述一条广为人知的黄金法则:「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31节),并推崇一个原则:「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参阅加拉太书6章7节)。耶稣还教导我们,在与人来往互动时要彼此互惠,「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路加福音6章38节)。

作者: 沈启智(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