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接納你們的就是接納我;接納我的就是接納差遣我來的那位。41把先知當作先知接納的,必得先知的賞賜;把義人當作義人接納的,必得義人的賞賜。42無論誰,只因門徒的名,就算把一杯涼水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他一定會得到賞賜。」
耶穌在馬太福音10章40-42節中教導門徒,接待他們的人就是接待基督,並進而接待天父。這表達了門徒作為基督代表的重要性,並顯示出接待行為的屬靈意義。接着,耶穌指出,接待先知和義人的人會得到賞賜,顯示神對愛心接待的重視與祝福。無論是先知、義人或門徒,都是世界仇敵的目標。故此,祂強調,即便是給「最小的」門徒一杯涼水,這樣的善行也會被記念,並得着賞賜。這段經文強調了每一個愛心行動的重要性和屬靈價值,無論其大小,神都會看重並獎賞。
接納和服事他人,是每一位基督徒的使命和責任。耶穌以門徒作為基督的代表,強調接待和愛心行動的重要性。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以愛心接納、幫助和支持他人時,我們就是在服侍基督,併成為祂愛的見證。信仰不應只是頭腦的認知或言語的宣告,而應當體現在每一個真實的行動中,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彰顯出神的愛與恩典。
教會是罪人聚集的地方,同樣亦是門徒聚集的地方。每個人在人生中總會經歷起與跌,而教會理應是門徒彼此扶持的羣體。國父孫中山的其中一位老師區鳳墀,在十九世紀末擔任灣仔福音堂宣教師(即今日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他雖然經濟並不富裕,但他卻樂於幫助有需要的人,而且更會願意購買書籍來增進知識。所以,他輕看錢財,卻看重情和知識。當區鳳墀四十二歲的時候,經濟開始出現困難,當時其妻子長期臥病在牀,這對於一位耿直的傳道人而言,經濟壓力讓他感到喘不過氣來。當時巴色差會(Basel 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傳教士歐德理(Ernst Johann Eitel)有見及此,有意推薦區鳳墀到德國成為粵語教師,薪酬待遇比香港教會高出十倍。在區師母的鼓勵下,區鳳墀決定應聘,到德國四年教粵語。這決定,讓區鳳墀渡過人生重大的難關。
基督徒雖然不是聖人,但我們在教會羣體中,究竟體現彼此關愛和幫忙較多?還是彼此傷害和忽略更多?這是值得我們一起反思的問題。在城市生活的人,每天面對忙碌的生活,在教會,也忙於參與不同的服侍。耶穌鼓勵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要敏銳身邊有需要的人,當發現後,不只是為他們祈禱,而是瞭解他們的需要,從而對他們有情感的關懷及實際的協助。那怕只是少少的付出和行動,但對對方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
愛心的行動不應取決於受惠者的地位或背景,故此不論富有或貧窮,專業或基層人士,他們都需要被關懷,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而且,這也不是要做亮麗和偉大的行動,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的服侍。這不只是教牧的工作,也是我們每位基督徒都應該做的。耶穌指出,哪怕只是給最小的門徒一杯涼水,在世人眼中並不起眼,但這都會被神記念並獲得賞賜。
信仰反思:
耶穌提到,即便是給「最小的」門徒一杯涼水,這樣的愛心行動都具有屬靈價值。但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低估微小行動的重要性?
教會是門徒彼此扶持的羣體,我們是否在教會中體現了彼此關愛的精神?在遇到他人需要時,有沒有去了解並提供實際的支持,而不是僅停留於言語上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