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馬可福音十一20~25, 撒四6~7
20早晨,他們從那裏經過,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21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就對他說:「拉比,你看!你所詛咒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22耶穌回答:「你們對上帝要有信心。23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離開此地,投在海里!』他心裏若不疑惑,只信所說的必成,就為他實現。24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你們已經得着了,就為你們實現。25你們站着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該饒恕他,好讓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
6他回答我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話。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7大山哪,你算甚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夷為平地。他安放頂上的那塊石頭,人就歡呼:『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 (撒四6~7)
活在一個不須前往耶城,不須倚仗聖殿的時代,廿一世紀的基督徒或者很難理解聖殿的象徵性意義。唯有明白聖殿的象徵性意義,才能體會馬可福音十一章22~25節的意思。長久以來,以色列神的子民都視聖殿為上主同在的明證,他們在那裏敬拜、禱告以致獻祭。對他們來說,聖殿不單是一個建築物,聖殿可謂是上帝的地上化身。就在前面的段落,耶穌剛剛做出了棄絕第二聖殿的象徵性行動(可十一15~19),無花果樹在耶穌的審判後亦已經枯乾了(可十一20~21)。來到十一章22節,內容為何突然轉往信心、禱告、彼此饒恕等看似一般信仰生活的課題?難道這是一個全新的段落,跟前面的沒有任何關係?還是耶穌的話(及馬可的編修)從來都是章法欠奉,胡亂出牌?
要明白這段經文,我們可能要嘗試代入第一世紀馬可福音讀者的處境,並以此作為馬可鋪陳經文的主要考慮。無論是主後66至70年之間的羅馬城信徒或初期教會的信徒,他們都必須面對一個現實,一個全新的、他們會感到十分陌生的事實:耶城聖殿已經被毀。那個於過去一千年(大部份時間)讓上帝子民認定神掌管萬有、以致與他們同在的基礎:聖殿(及之前的會幕),已經沒有了。就在這陌生的環境中,信徒該如何體會上帝仍然與他們同在,並掌控歷史的發展呢?聖殿已被毀了,信徒是否還需期待她的重建呢?若不需要,難道聖殿被毀,是有上帝的心意甚至美意? 象徵耶和華統管萬有的聖殿已被羅馬帝國徹底燒燬了,我們還可以禱告,期待上主幫助我們嗎?
就在一大堆的問號面前,馬可藉一段耶穌的說話,為信徒提供鼓勵及指引。沒有聖殿的信徒,正是要透過擺上信息的禱告及彼此饒恕,去體會上主(聖靈)的同在。昔日,信徒或許較多是透過肉眼的眼睛, 藉着看見聖殿去體會上主的同在;但現在,他們卻是要透過屬靈的眼睛,去看見上主已經在他們當中,與他們同在。這份同在,正是建基於耶穌的話,以及信徒對這些話的認信投入。他們的社羣,代表着全新的「聖殿」,就是這樣被建立,成為他們經歷上帝同在的印證。
故此,馬可十一章22至25節的內容,其實焦點不在字面解釋。「山」代表的其實是信徒眼前遇到的重大困難,關鍵是信徒在「山」面前, 對主的幫助可以不疑惑(撒四6~7)。活在一個物質主義掛帥、有求必定要有供應的世代,我們可能立即會想到上主不會甚或不可能供應我們這個訴求或那個願望。或者,馬可在這裏似乎假設,信徒禱告的關注根據不會是一些「低層次」的地上關注。作為聖殿的「代替品」,更核心的關注,原來是信徒之間在神裏的彼此饒恕。原來,一個彼此饒恕的羣體,比一個宏偉的聖殿,更能彰顯神的同在。你同意嗎?
思想:
你是怎樣經驗上主正在與您同在的呢?
您曾有這樣的經驗嗎?當您失去某些東西之後,您覺得上帝已經離您而去了。那時的您,是怎樣回覆您對神的信心的?第一世紀信徒的經驗,對您有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