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早禱 圈內人和圈外人

今天是 8 月 26 日,星期一,我們將繼續分享“Shalom”系列。本週,我們將從六項操練之一的待客之道(慷慨之道)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將探討耶穌如何以其待客之道的激進的教導和實踐顛覆當時的主流文化,併爲人們帶來“Shalom”。


暫停

此刻我要進入禱告之中,我停下來,安靜等候,慢慢地呼吸,在神的同在中重新聚焦我零亂的思緒。

暫停並祈禱

靠近的禱告

和平之神,我要將我的憂慮卸下給你,我也將我的破碎和掙扎都交託給你。

我要在你的同在中安息,並領受你屬天的平安。

喜樂與默想

今天,我選擇爲着神的幫助而歡喜;藉着詩篇第146篇,我與所有神的百姓一同讚美……

以雅各的 神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 神的,

這人便為有福!

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

他守誠實,直到永遠。

他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飢餓的。

耶和華釋放被囚的;

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

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

耶和華喜愛義人。

(詩篇146:5-8)

暫停並祈禱

在今天的經文中,耶穌提出了一個打破傳統社會習俗的有關待客之道的願景。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着報答。”

(路加福音14:12-14)

耶穌的時代有其特定的社會階層,特有的關係體制。它包含圈內人和圈外人,還有守門人;還有些人能決定誰是圈內人或圈外人(這讓我想起了高中時代的校園文化!)。 這些規則尤其集中體現在待客之道上:即誰將是你家裏的客人,誰會坐在你的餐桌旁。

耶穌所啟示的“Shalom”——即神的統治和掌權為眾人創造繁榮的願景——包含了一張歡迎所有人一同分享的餐桌。在這裏,你可以施恩惠給那些無法報答你的人。耶穌邀請我們與各類的人成為朋友。


祈求

我若舉辦晚宴,邀請名單上會出現誰的名字?若我邀請過的人不回請我去他們家喫飯,我是否會感到有些煩躁或不悅?

耶穌,我祈求你讓我的心胸更加開闊。求你幫助我在餐桌上為他人預留空位,特別是為那些被認為不配參加的人。求你讓我在禱告中記念那些需要我來款待的人。

暫停並禱告

神啊,我為你的教會禱告。主啊,請赦免我們以隱蔽的方式把周圍的人劃分爲圈內人或圈外人。當我們充當了守門人,卻選擇把你的朋友冷落在門外時,請赦免我們。這周我能邀請誰來教會?求你讓我想到某個人併發出邀請。

暫停並禱告


降服

重新回顧這段經文,我側耳聆聽你的話語;我的心再次降服於你的旨意……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着報答。”

(路加福音14:12-14)

克里斯蒂娜·波爾(Christine Pohl)在她的著作《騰出空間》(Making Room)中對路加福音中的這段話做出如下評論:

上帝邀請的賓客名單上有許多令人不安的貧窮困苦和生命破碎的人,這些人除了他們亟待滿足的需要之外,似乎沒有任何可以貢獻給大家的。基督徒熱情待客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們慷慨地歡迎社會上“最微小的”一員(出自聖經,譯者注),而不考慮主人的是否從中獲得利益或好處。這種款待原則體現了神更偉大的待客之道,它歡迎被視為不配的人,為孤獨的人提供安身的家園,為飢餓的人擺設筵席。

暫停並禱告

降服的禱告

神啊,我願把我的家和餐桌獻給你。

願他們成為傳遞“Shalom”的管道,

使我慷慨地歡迎“最微小的”、最不配的、最孤獨的和最飢餓的人來參加。

降服的應許

此刻,我將帶着今天的禱告進入新一天的生活,愛我的主藉着以賽亞書58章對我說:

我所揀選的禁食……
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
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
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
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嗎?

這樣,你的光就必發現如早晨的光;
你所得的醫治要速速發明。
你的公義必在你前面行;
耶和華的榮光必作你的後盾。
(以賽亞書58:6-8)

結束的祈禱

父神,請幫我充實度過今天,
忠實於你,在生活方方面面;
耶穌,請幫我給出自己奉獻,
心存良善,對待每一個遇見;
聖靈,請幫我去愛失喪靈魂,
傳揚基督,用一切所行所言。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