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 催促神趕快行動
周曉暉

經文:詩篇八十八9下-12

88:9b耶和華啊,我天天求告你,向你舉手。

10你豈要行奇事給死人看嗎?

陰魂還能起來稱謝你嗎?(細拉)

11你的慈愛豈能在墳墓裏被人述說嗎?

你的信實豈能在冥府被人傳揚嗎?

12你的奇事豈能在幽暗裏為人所知嗎?

你的公義豈能在遺忘之地為人所識嗎?

昨天我們讀88篇1-9節上,談到詩人就快支撐不住了。到了第二段落(9節下-12節),詩人第二次向耶和華呼喊,他再次表達自己已經不斷禱告,「天天」這樣做;還「舉手」禱告,神為何還不出手相救?他問神:

「你豈要行奇事給死人看嗎?

陰魂還能起來稱謝你嗎?(細拉)」(10節)

難道要等到他死了,神纔回應祈禱嗎?詩人向神發出最後的求救訊號。人死亡後就只是躺在地裏,肉體會朽壞,靈魂也停止活動,對任何事情也不會有反應。要是當他成為「死人」,神纔行神蹟就太遲了,因為「陰魂」在上述狀態中,是無法稱謝神的!

第10節末有一個「細拉」,可作為停頓或提升音調之用。然後,詩人給出一連四行的詩句:

「你的慈愛豈能在墳墓裏被人述說嗎?

你的信實豈能在冥府被人傳揚嗎?

你的奇事豈能在幽暗裏為人所知嗎?

你的公義豈能在遺忘之地為人所識嗎?」(11-12節

他以神的屬性為理據,並將上一節的說話重複加強再說四遍:假若人已死/在墳墓/冥府/幽暗/遺忘之地,纔行神蹟/慈愛/信實/奇事/公義,就太遲了,因為死人是無法稱謝/述說/傳揚/讓人所知/讓人所識!

他強烈地催促神趕快行動。

12篇可拉後裔的詩篇中,第88篇的標題是最長的:

「可拉後裔的詩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訓誨詩。

交給聖詠團長,曲調用『麻哈拉利暗俄』。」

「麻哈拉利暗俄」是音譯,這複合字在聖經只出現一次,或許是指一種特定樂器或曲調。而這標題提到「希幔」這個名字。舊約記載不只一處提到希幔,代上25:5-6提到在聖殿事奉的希幔,他是聖樂人員的領袖,也「奉神之命作王的先見」,這名字也出現在利未人可拉的家譜(代上6:33)。另一處的希幔是猶大支派謝拉的子孫,瑪曷的兒子(代上2:6),他是所羅門時代的智慧人,王上4:31記載所羅門的智慧「勝過以斯拉人以探,以及瑪曷的兒子希幔......」。這節經文的以探和88篇標題的希幔同樣都有「以斯拉人」的稱呼。

到底88篇的希幔是屬利未支派還是猶大支派的,還是其實都是指同一人?有學者提出,或許可拉後裔在收錄這詩篇時,已將上述兩個來源揉合在一起。無論如何,不論希幔是作先見的利未人,或是扶助所羅門王的智慧人,他們都是智者。這智者也會經歷被神和人隔絕的孤單,甚至瀕臨死亡,他也只能向神不斷禱告,發出最後的求救訊號。

默想:

當詩人催促神趕快行動時,其實他只重複做一件事——禱告!反觀我們認為上帝「出手太遲」,就轉而找自己的辦法,結果半路就放棄禱告。願我們都學習詩人:即使等得再久,也不放棄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