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诗篇八十八9下-12
88:9b耶和华啊,我天天求告你,向你举手。
10你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
阴魂还能起来称谢你吗?(细拉)
11你的慈爱岂能在坟墓里被人述说吗?
你的信实岂能在冥府被人传扬吗?
12你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为人所知吗?
你的公义岂能在遗忘之地为人所识吗?
昨天我们读88篇1-9节上,谈到诗人就快支撑不住了。到了第二段落(9节下-12节),诗人第二次向耶和华呼喊,他再次表达自己已经不断祷告,「天天」这样做;还「举手」祷告,神为何还不出手相救?他问神:
「你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
阴魂还能起来称谢你吗?(细拉)」(10节)
难道要等到他死了,神才回应祈祷吗?诗人向神发出最后的求救讯号。人死亡后就只是躺在地里,肉体会朽坏,灵魂也停止活动,对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反应。要是当他成为「死人」,神才行神迹就太迟了,因为「阴魂」在上述状态中,是无法称谢神的!
第10节末有一个「细拉」,可作为停顿或提升音调之用。然后,诗人给出一连四行的诗句:
「你的慈爱岂能在坟墓里被人述说吗?
你的信实岂能在冥府被人传扬吗?
你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为人所知吗?
你的公义岂能在遗忘之地为人所识吗?」(11-12节)
他以神的属性为理据,并将上一节的说话重复加强再说四遍:假若人已死/在坟墓/冥府/幽暗/遗忘之地,才行神迹/慈爱/信实/奇事/公义,就太迟了,因为死人是无法称谢/述说/传扬/让人所知/让人所识!
他强烈地催促神赶快行动。
12篇可拉后裔的诗篇中,第88篇的标题是最长的:
「可拉后裔的诗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训诲诗。
交给圣咏团长,曲调用『麻哈拉利暗俄』。」
「麻哈拉利暗俄」是音译,这复合字在圣经只出现一次,或许是指一种特定乐器或曲调。而这标题提到「希幔」这个名字。旧约记载不只一处提到希幔,代上25:5-6提到在圣殿事奉的希幔,他是圣乐人员的领袖,也「奉神之命作王的先见」,这名字也出现在利未人可拉的家谱(代上6:33)。另一处的希幔是犹大支派谢拉的子孙,玛曷的儿子(代上2:6),他是所罗门时代的智慧人,王上4:31记载所罗门的智慧「胜过以斯拉人以探,以及玛曷的儿子希幔......」。这节经文的以探和88篇标题的希幔同样都有「以斯拉人」的称呼。
到底88篇的希幔是属利未支派还是犹大支派的,还是其实都是指同一人?有学者提出,或许可拉后裔在收录这诗篇时,已将上述两个来源揉合在一起。无论如何,不论希幔是作先见的利未人,或是扶助所罗门王的智慧人,他们都是智者。这智者也会经历被神和人隔绝的孤单,甚至濒临死亡,他也只能向神不断祷告,发出最后的求救讯号。
默想:
当诗人催促神赶快行动时,其实他只重复做一件事——祷告!反观我们认为上帝「出手太迟」,就转而找自己的办法,结果半路就放弃祷告。愿我们都学习诗人:即使等得再久,也不放弃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