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 四十四17-22
44:17這些事都臨到我們身上,
我們卻沒有忘記你,
也沒有違揹你的約;
18我們的心並未退縮,
我們的腳也沒有偏離你的路。
19你在野狗出沒之處壓傷我們,
以死蔭籠罩我們。
20倘若我們忘記 神的名,
或向外邦神明舉手,
21 神豈不鑑察這事嗎?
因為他曉得人心裏的隱祕。
22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
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
昨天讀到詩篇44篇第二部份,神的子民沒有經歷到神出手相助,詩人把這些失望,在禱告中誠實向神直說。他們爭戰失敗、蒙羞受辱,在外族人看來,是因為他們得罪自己的神明,外族人厭惡這些得罪神明的人。詩人也不禁反省:我們會否真的得罪神,所以遭到這樣的苦難?
但詩人在17節斷言,即使面對現在所發生的一切:
「我們卻沒有忘記你,
也沒有違揹你的約。」
詩人特別用「沒有違揹你的約」來強調。「違背」的原文,是有「虛假」的意思;換句話說,詩人表達自己並無「表裏不一」,沒有虛情假意,表面順服神,內裏叛逆神。另一方面,詩人說自己沒有背約,言下之意,是否催促神去記得與百姓所立的約,甚至表示神並未履行誓約?
詩人接着在18節從兩方面檢視自己:
第一、看看自己的內心對神的忠誠,是否已經悄悄後退變改。他的檢定結果是──沒有變改。
第二,看看自己的外在行為,有沒有偏離神的律法和典章,沒有行所指引的路。他的檢定結果是──沒有偏離。
他們內內外外皆忠於神、聽從神,所以詩人就問:神啊,如果是這樣,為何你依然要將我們放置在「野狗出沒之處」(19節)?
「野狗」是住在郊外荒廢之地的野獸,它們常羣起捕殺獵物,一點也不溫馴。被放在這些地方,就連人都會有危險,是留在「死蔭」之中。這個詞與詩篇23篇「死蔭幽谷」的「死蔭」是同一個字。詩人沒有經歷神在敵人面前為他們擺設筵席,反而是他們成爲了野狗與列強餐盤中的食物。
詩人繼續自我檢視(20-21節):其實會不會是我們自以為義、自以為是呢?或者我們有隱而未現的罪呢?但詩人作出一個判斷:這些都沒有。他舉出一個強烈理據,表示他們沒有忘記神、背叛神,他們也沒有三心兩意,又敬拜神又拜祭偶像:他說,若果有的話,神鑑察,所以一定知道,「因為他曉得人心裏的隱祕」。
苦難不一定是神的懲罰,有些情形是的,但不能自動把苦難當作刑罰。那麼,還有甚麼原因,有這些苦難?詩人認為原因就是神。所以詩人在22節說:
「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
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
這處的「羊」字與11節的「如羊當作食物」遙遙呼應。他們不明白,只知道主權在神手上。保羅在羅馬書8:35-36節引用過這裏的22節,對那段經文的解讀,幫助我們稍稍理解苦難。馮蔭坤博士是這樣講解保羅那段引文:苦難不一定是神的懲罰,更可能是對神效忠的代價。好像約伯一樣,即使約伯忠誠正直,是個義人,他依然遭遇苦難、無辜受害。
的確,我們不能明白為何遇到苦難。最重要的是,檢視自己,知道自己沒有得罪神、偏離神、背叛神,沒有忘記神,也不要聽信那惡者的指控,以為神以苦難懲罰自己。
默想:
人往往希望為苦難找到一個解釋。如果是我們做的不夠好,那麼就要做得更好,最少給自己一個努力脫困的方向!若果甚麼也不能做,就會感到煎熬。但是,並非每個苦難都能找到原因。讓我們祈求主幫助我們改換角度,操練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