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早禱 微小的聲音

今天是7月16日,星期二。我們將繼續“火後微聲”系列,講述以利亞在迦密山與巴力的先知們那戲劇化的對決之後的故事。本週,我們將探討以利亞聽到 “微聲”時所發生的事。

每天我們在一起簡單地禱告(英文P.R.A.Y.,pray)——
‘P’: PAUSING暫停下來,安靜等候。
‘R’: REJOICING & REFLECTING藉着詩篇向神歡呼喜樂,並默想一段經文。
‘A’: ASKING祈求神幫助我們和他人。
‘Y’: YIELDING無論生活中遭遇什麼,降服於神的旨意。


暫停

此刻我要進入禱告之中,

我停下來,安靜等候,慢慢地呼吸,

在神的同在中重新聚焦我零亂的思緒。

暫停並祈禱

靠近的禱告

仁慈的天父,求你賜給我殷勤的心尋求你,賜我智慧的靈尋見你。

願我的耳得聽你聲音,我的眼得見你的美善,我的舌頭得以稱頌你聖名,

因為我將生命交託給你,為要討你的喜悅。

(改編自努西亞的本篤的禱文)

喜樂與默想

今天,我選擇爲着神的專注而歡喜;藉着詩篇第116篇,我與所有神的百姓一同讚美……

我愛耶和華,因為他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

他既向我側耳,我一生要求告他。

死亡的繩索纏繞我;陰間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難愁苦。

那時,我便求告耶和華的名,

說:耶和華啊,求你救我的靈魂!

(詩篇116:1-4)

暫停並祈禱

今天,我默想尤金·畢德生(Eugene Peterson)在《信息版聖經》中對以利亞在何烈山上與神相遇的描述。大風來了又去,神卻不在其中......

……風后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

以利亞聽見(這微小的聲音),就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有(微小的)聲音向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什麼?” 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 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耶和華對他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士革去。

(列王紀上19:11b-15a)

當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設計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時,他沒有料到自己在創造建築奇蹟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聽覺奇蹟。在巨大的獨立穹頂正下方,離地面 30 米高的位置就是“迴音廊(Whispering Gallery)”。即使長廊裏擠滿了人,如果有人把臉靠在牆上低聲細語,在33 米外靠在對面牆上的另一個人也能清楚地聽到他說的悄悄話。


祈求

我試着暫時忘記我生活中的“擁擠長廊”,想象自己躬身聆聽神的低語。今天,祂會輕聲對我說什麼呢?

暫停並禱告

我想到那些今天有勇氣俯下身絕望地發出低聲禱告的人,也許他們甚至不確定是否有位神在聆聽禱告;比如:悲傷的母親、感覺不堪重負的年輕人、或者瀕臨破產的商人。

慈愛的神啊,願你的低語在今天以奇妙的方式傳達給他們。向他們說出釋放生命的話語。

暫停並禱告


降服

重新回顧這段經文,我側耳聆聽你的話語;我的心再次降服於你的旨意。

……風后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

以利亞聽見(這微小的聲音),就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有(微小的)聲音向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什麼?” 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 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耶和華對他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士革去。

(列王紀上19:11b-15a)

尤金·畢德生在這段簡短的文字中三次提到神的聲音是微小的。他似乎想說明一個問題。儘管我現在覺得自己的生活何其“嘈雜”,不論是來自周圍環境的嘈雜,還是源於內心焦慮和疑問的嘈雜;神那微小的聲音仍然可以被聽到。

暫停並禱告

降服的禱告

慈愛的神啊,你對我的低聲禱告——包括所有自我中心的禱告——給予的關注,遠超過我對你所發出的微聲迴應的關注。

今天,我願放下所有我想說的話,轉向你用心聆聽。

降服的應許

此刻,我將帶着今天的禱告進入新一天的生活;愛我的主藉着詩篇116對我說:

他既向我側耳,我一生要求告他。

(詩篇116:2 )

結束的祈禱

父神,請幫我充實度過今天,
忠實於你,在生活方方面面;
耶穌,請幫我給出自己奉獻,
心存良善,對待每一個遇見;
聖靈,請幫我去愛失喪靈魂,
傳揚基督,用一切所行所言。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