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早禱 祈求:不住祈求

今天是4月20日,星期六,我們將繼續探索皮特·格雷格的書《如何祈禱》中的主題。今天我們會聚焦於禱告中的祈求。


暫停

此刻我要進入禱告之中,我停下來,安靜等候,慢慢地呼吸,在神的同在中重新聚焦我零亂的思緒。

暫停並禱告

靠近的祈禱

神啊,每當我靠近你,求你也靠近我,並教導我來禱告。主啊,請說,僕人敬聽。“願我更清楚地認識你,更深地敬愛你,更緊地跟隨你,歲歲年年。” (奇切斯特·理查德的祈禱)

喜樂與默想

今天,我選擇爲着我與神的關係以及祂的良善而喜樂,藉着詩篇第16篇,我與所有神的百姓一同讚美……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

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

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

我的產業實在美好。

(詩篇16:5-6)

暫停並禱告

在馬太福音第7章,我們看到耶穌在山上對聚集的人羣說話。我對這些記載耳熟能詳,所以我試着回想第一次聽到這番話時是什麼感覺。今天耶穌通過這些話又對我說些什麼呢?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 求魚,反給他蛇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馬太福音7:7-12)

在《如何祈禱》中,皮特·格雷格說:“在希臘原文中,這些動詞是用現在主動語態寫的,這意味着它們的字面意思是命令人和應許人‘要不住祈求,就必得着……要不住尋找,就必尋見。要不住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重複的習慣,一種不懈禱告帶來的獎賞。”

“如果不在信心上成長,忠心就不可能成熟……當我們經受結果的延遲、失望和挫折而不放棄或退縮時,當我們像喬治·布特裏克(George Buttrick)描述的那樣,‘在黑暗中用受傷的手不斷叩響天堂大門’時,我們的信心就會成長為忠心。”


祈求

我在向神祈求什麼?有沒有什麼事我儘管一直在求神,但現在卻感到失望退縮,甚至試圖放棄了?

神啊,求你賜我力量,激勵我再次把我的需求帶到你面前。請幫助我不住地祈求,在信心上成長,好使我的忠心日臻成熟。

暫停並禱告

我想到那些醫護工作者,還有那些重大疾病患者的親屬。我想到所有那些——用喬治·布特裏克的話來說——感覺自己就像“在黑暗中用受傷的手不斷叩響天堂大門”的人。

神啊,我為他們禱告——求你賜下忍耐的恩典,心靈的平安和堅韌不拔的力量。

暫停並禱告


降服

重新回到這段經文,我側耳傾聽你的話語,我的心再次降服於你的旨意。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 求魚,反給他蛇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馬太福音7:7-12)

我從來都太不擅長和我女兒玩捉迷藏。當輪到他們開始找人時,我會先藏一會兒,然後就忍不住呼叫他們,暴露我躲藏的地方。有些時候我還要反過來出去找迷路的他們。我們和神的關係也是這樣。神邀請我去尋找祂(祈求和叩門),但神並不怎麼隱藏(祂是故意的)——神也經常會反過來尋找我們。

在《如何祈禱》中,皮特·格雷格說:“作為神的兒女,我們最主要的特權是大膽地、不懈地祈求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並滿懷信心期待神以祂認為合適的方式,自然地或超自然地迴應我們。”

暫停並禱告

降服的禱告

因此,神啊,我再次降服於你的慈愛。感謝你做我的天父,我是你所愛的孩子。我發現,要真正地、深深地相信這一點並不容易,但我選擇再次領受這一真理,並允許這一真理來影響今天我在禱告中的祈求、尋找和叩門。

今天,我信靠神在約翰福音節中的應許:“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約翰福音1:12)

結束的祈禱

父神,請幫我充實度過今天,
忠實於你,在生活方方面面;
耶穌,請幫我給出自己奉獻,
心存良善,對待每一個遇見;
聖靈,請幫我去愛失喪靈魂,
傳揚基督,用一切所行所言。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