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 勇士基甸(三)
黎永明博士

士6:12│《環球聖經譯本》

12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強大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基甸和摩西除了蒙召的經歷相似外,作者又用另一句話使讀者想起摩西,就是「強大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6:12)「強大」可譯作「大能」,因此,這句話包含兩個觀念:能力和同在。基甸和摩西遇見神呼召時都曾推搪,摩西更五次推搪,內容正是環繞能力和同在。因篇幅所限,現簡述其中三次:

第一次推搪(出3:11~12a) 摩西對神說:「我是誰?我怎能去見法老,怎能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神說:「我必與你同在!」

起初,摩西懷疑自己的「能力」(「怎能」出現兩次),神卻叫摩西不看自己,反看祂必與他「同在」。

第四次推搪(出4:10~12)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不是個會說話的人;以前不是,自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不是;因為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眼明、眼瞎呢?不是我耶和華嗎?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當說的。」

摩西用了三次「不是」(原文只出現一次,4:10),焦點是他的無能。神迴應:「我必賜你口才」直譯:「我必與你的口同在」。摩西看的是自己的能力,神卻要他看祂的同在。

第五次推搪(出4:13~15) 摩西說:「主啊,請體諒我!請你差遣能勝任的人吧!」耶和華就對摩西發怒,說:「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亞倫嗎?我知道他非常會說話。……你要向他說話,把這些話放在他口裏。我會親自與你的口同在,也與他的口同在,也會指教你們要做什麼。」

最後,摩西賴皮,請神差派「能」勝任的人。神的回答離不開「同在」:我會親自與你(摩西)的口同在,也與他(亞倫)的口同在」。

由此可見,能力來自耶和華。人的責任是確保神的同在,不使神遠離我們。有神同在,無能者也成為大能者。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什麼事情會使神遠離人?你有什麼具體方法避免神遠離你?

二、士師記作者將基甸和摩西的經歷並列,讓讀者明白以色列神至今沒變,能力屬乎祂。你如果乏力時,這至今沒變的真理對你有什麼提醒、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