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月16日,星期二,這一週我在心裏和家裏為主預備地方,請求聖靈挑戰我的生活方式,塑造我款待他人的態度。
每天我們在一起簡單地禱告(英文P.R.A.Y.,pray)——
‘P’: PAUSING暫停下來,安靜等候。
‘R’: REJOICING & REFLECTING藉着詩篇向神歡呼喜樂,並默想一段經文。
‘A’: ASKING祈求神幫助我們和他人。
‘Y’: YIELDING無論生活中遭遇什麼,降服於神的旨意。
暫停
此刻我要進入禱告之中,我停下來,安靜等候,慢慢地呼吸,在神的同在中重新聚焦我零亂的思緒。
暫停並禱告
靠近的祈禱
公元五世紀希波的奧古斯丁的一段禱告:
我最親愛的主啊,請恩待我——使卑微的我能認識禰,愛你,並以你為我的喜樂……求你的愛在我裏面與日俱增,使我因你有滿足的喜樂。
喜樂與默想
今天,我選擇為神不止息的愛而喜樂,藉着詩篇第5篇,我與所有神的百姓一同讚美:
至於我,我必憑你豐盛的慈愛進入你的居所;
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聖殿下拜。
耶和華啊,求你因我的仇敵,憑你的公義引領我,
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
(詩篇5:7-8)
暫停並禱告
藉着今天的經文,回到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2章中關於愛和款待的具有挑戰性的教導……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羅馬書12:13-16)
昨天,我想到真正的熱情好客,不僅是對朋友,更是對陌生人。在今天的經文繼續更進一步,如登山寶訓(馬太福音5:4,10)所說,我應該祝福那些充滿敵意甚至仇恨的陌生人(“逼迫”你的人),應該同情心碎的人(“哀哭的人”)。
這是令人不舒服的事,離彬彬有禮的宴會、散發着溫馨氣息的寧靜房間……很遠。少一點在家裏預備地方,多一點在心裏預備地方,祝福咒詛我的人,憐憫消耗我的人。
祈求
此刻,我認識的某個人正在經歷哀痛,我設身處地想象着他的感受。我願感受他們的悲傷,把感受到的悲傷轉化為為他的祈禱。
暫停並祈禱
是誰在逼迫我,或讓我舉步維艱?耶穌在我愛他之前,已經愛我,我願花點時間,為這個人的生命給出我所能想象的最有善意的禱告。
暫停並禱告
降服
重新回到這段有啓發性的經文,我求聖靈帶領我進入更深處,以祂凝視的眼神鑑察我心: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羅馬書12:13-16)
為什麼在款待他人的經文中要提到“不要志氣高大”?因為真實款待的最大仇敵就是勢利、權利感和對地位的癡迷。耶路撒冷聖經將16節的後半句翻譯為:“不要居高臨下,要和窮人做真正的朋友。”
我是否暗自認為自己比不如我受歡迎、受教育程度比較低、靈性不如我的人更好?如果我所有的朋友都跟我類似,有沒有可能我是以地位定義朋友,而不是以靈定義?當我聽到有人被批評或被貶低,沒有為他們挺身而出,是不是因為我更感興趣的是接受別人的愛和欽佩,而不是向別人表達愛和欽佩?
暫停並禱告
降服的祈禱
主啊,我把我的家門鑰匙交給你,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這一週,你可以按你的心意,在任何時間,將任何人,帶到我這裏。
耶穌,我把我的時間表交給你,我的日子在你手裏,
求你幫助我把從人來的打擾當作從你來禮物,欣然接受。
聖靈啊,我把我所擁有的託付給你,我所有的一切都屬於你。
這一週,求你幫助我能“幫補有缺乏的聖徒”。(羅馬書12:13)
降服的應許
此時此刻,我將帶着今天的祈禱進入一天的生活,愛我的主應許說:
禍患必不臨到(我),災害也不挨近(我)的帳棚。
因他要為(我)吩咐他的使者,在(我)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我)。
(詩篇91:10-11)
結束的祈禱
父神,請幫我充實度過今天,
忠實於你,在生活方方面面;
耶穌,請幫我給出自己奉獻,
心存良善,對待每一個遇見;
聖靈,請幫我去愛失喪靈魂,
傳揚基督,用一切所行所言。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