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終末與盼望:默想地獄!?
廖炳堂

經文:啟示錄 14:9–11

…若有人拜那隻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他也必喝上帝烈怒的酒;這酒是斟在上帝憤怒的杯中的純酒。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使他們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些拜獸和獸像,受了它名字的印記的人,晝夜不得安寧。

基督徒都說相信罪的工價乃是死,如果沒有救恩,罪人接受地獄永刑是應當的。但我們很少想到我們自己: 如果沒有救恩,以我過往和現在所犯的罪,是否也應當下地獄呢?[注: 請停止閱讀,真心回答後,再繼續閱讀]

當我們不能真心地覺得我們應該下地獄,我們就很難真心覺得十字架是一個重價恩典,對主耶穌代贖的感激之情也容易變得空泛;也難怪很多基督徒在學習用五官默想地獄的景像時,不容易產生像馬丁路德時代的畏懼之情。

廉價恩典永遠是基督徒靈性追求的無形殺手,阻礙我們深切瞭解代贖的恩典性:以公義而言,這恩典是我不配得的,但主耶穌真的代替我承受了地獄式的痛苦,然後將代贖的恩典真的白白賜給我了!

清教徒教導,除非我們明白罪的邪惡性和嚴重性,否則我們不容易明白為何我們本該受地獄的刑罰是應當的。

人是上帝創造中最受寵愛和尊貴的受造物(詩8:4-5),本應反映神榮耀的道德性情, 代表神管理大地萬物,就好像一幅名畫本應反映畫家的創作才藝一樣,但事實上,就算是信主以後的基督徒,每日都在心思、動機和行為上很多時候仍然自以為是、自我中心,常常不是榮耀、而是羞辱上帝! 假如撫心自問:

我們雖然認信上帝是生命的主宰,但反觀自己在工作和人生的追求上,支配性的影響是愛上帝、還是貪愛世界呢?

我們與人有意見和爭執,我們的反應大多是屬肉體的?還是會認真祈禱,靠主以善勝惡呢?

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看更、侍應、同事甚至親友,為何我們容易忘記他們是失喪的靈魂,忘記為他們代禱呢?為何我們常常返教會,但總是缺乏屬靈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人和事呢?

為什麼人很容易學到不健康的壞習慣(上網、晚睡、飲食缺乏節制、發脾氣等),但要建立一個健康的習慣(例如靈修、做運動等)卻像牽牛上樹一樣艱難呢?

為什麼人內心總是容易妒忌、比較,而學習真心體恤和欣賞別人總是要花很大氣力的呢?

聖經教導我們,外顯出來的個別罪行其實只是我們深沉罪性(sinful nature)的冰山一角,屬靈傳統教導說,人的罪性可以歸納為7個根源 (七宗罪): 貪食、情慾、貪心、怠惰、驕傲、嫉妒、憤怒,誰敢說我們已經完全克服了這些人性的軟弱呢?

正如上文所述,當我們真心明白我們內心的罪性(residual sinful nature)的邪惡性和嚴重性,明白在上帝的義怒下我們本應承受地獄的永刑,我們便開始明白屬靈傳統為何要我們用五官默想地獄的恐怖性: 明白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承受的痛苦的程度(賽53:4-5),纔可以教我們能夠從心底慶幸得到救恩,去感激這位如此愛我們的救主,也能滿有動力地緊靠著復活主去對付我們殘餘的罪性,以主的愛去服侍。

明白了透過十字架恩典逃脫地獄的永火的基督徒,會容易學習到屬靈的滿足感,因為這個世界雖然不是天堂,其中很多人和事都未盡如人意,但已經不是地獄了! 所以保羅說他或是飽足、或是飢餓、或是富裕、或是缺乏,都可以知足(腓 4:12),因為不單是天堂,就算今生我們所領受的一切,都已經是我們不配得的恩典。

當年宣教士戴德生(1832-1905)從富庶安定的倫敦生活,自願走進貧窮落後、衛生條件差劣的清朝中國生活和事奉,就是抱著同一份對救恩的感激、揮之不去要回報上主的心態,正如保羅的人生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完成上帝的召命。

你默想地獄時,也能產生同一份感激回報的情懷嗎?求主幫助我們。

默想和禱告:

反思:告訴主耶穌你知道十字架並非廉價恩典,請求祂光照你的內心更深明白罪的邪惡性和嚴重性,教你能夠真心謙卑自己,從心底感激代贖的救主所付的代價!

默想:嘗試用五官想像地獄的慘況:看見整個地方充滿熊熊的烈火般的景象,被投進火湖的人承受著不能言喻的痛苦,聽到的是他們的呻吟和咒罵聲,嗅到的是硫磺和燒焦的味道,感覺是熾熱難耐…這個默想對你有甚麼屬靈上的提醒呢?

請將你默想的領受化為祈禱!感恩、認罪、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