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 走上十架路的态度
叶应霖

经文:可十35~45

35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老师,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为我们做。」 36 耶稣对他们说:「要我为你们做什么?」37 他们对他说:「在你的荣耀里,请赐我们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38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39 他们对他说:「我们能。」耶稣对他们说:「我所喝的杯,你们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40 可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而是为谁预备就赐给谁。」41 其余十个门徒听见,就对雅各和约翰很生气。 42 耶稣叫了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作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辖他们。43 但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要作你们的用人;44 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要作众人的仆人。45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耶稣对死亡的预告,再次带来门徒的费解、不安及争执。在第一次的预告后(可八31),彼得责备耶稣;在第二次的预告后(可九30~32),门徒争论谁为大。来到第三次,门徒(雅各和约翰)进一步为自己打算,争夺将来荣耀耶稣之右边及左边的「宝座」。门徒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混乱,亦成为了马可福音读者必须继续重塑自己灵程路的标记。

不难想像,能坐在一国君王的旁边,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坐在国王右边的人,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旧约》就曾这样形容这位置:「于是,拔示巴来到所罗门王那里,要为亚多尼雅说话。王起来迎接,向她下拜,然后坐在自己的位上,又为王的母亲设一座位,她就坐在王的右边。」(王上二19

作为两个曾与耶稣「登山」、见证上帝荣耀国度、目睹耶稣变像的人(可九1~8),雅各和约翰似乎以为耶稣很快就会恢复大卫政权辉煌管治的时代。若然这是一个「手快有手慢无」的世界,雅各及约翰的行动的确是明智的,因为他们懂得为自己计划及行动。然而,其他十位门徒对此就感到很生气,他们的怒气却不是义怒。或许,他们与雅各及约翰一样,同样希望能坐在荣耀耶稣的左右边,换言之,他们只是不认同雅各约翰「偷步」。至于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其实是十分认同的。故此,耶稣的教导不是针对两位,而是十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在此提到的「洗」(原文 βαπτισμα/βαπτίζω),不是保罗在罗马书所说的「受洗归入祂的死」(罗六3~4),亦非约翰「悔改的洗」(可一4),而是一种陷入艰难的隐喻,指向祂将要面对的死(参赛四十三2, 诗六十九1~2, 路十二50)。类似的意思亦见于「杯」:「他说:『阿爸,父啊! 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是照我所愿的,而是照你所愿的。』(可十四36)」

然而,耶稣却没有将门徒有否喝主的杯或受主的洗作为谁能坐于祂左右的「评分方案」(marking scheme)。我们走上十架路的态度,不是为了能成为统治别人的君王,亦不是为了能站于别人之上,而是成为别人的仆人。唯有在耶稣身上,我们找到这仆人典范。

思想:

  1.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什么愿景能成为人勇往直前、不逃避困难的动机?回想你过去面对艰难的时候,什么故事或想法最能给你动力?
  2. 「不是照我所愿的,而是照你所愿」的态度,与雅各及约翰预约王位左右的态度,两者形成什么对比?你认为哪一种态度较吸引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