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 “對於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心裏信得太遲鈍了!”
王漢川博士

路24:13~27│《環球聖經譯本》

13就在同一天,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子去,那村子距耶路撒冷二十餘里,名叫以馬午斯;……

15正在交談議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

16但他們的眼睛受到妨礙,認不出他來。

17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的時候,彼此討論的是些什麼事呢?”他們就站住,面帶愁容。……

19耶穌問他們:“什麼事呢?”他們說:“就是拿撒勒人耶穌的事,……

20我們的眾祭司長和首領,竟把他交出去,判了死罪,釘在十字架上。

21但我們一直盼望他就是將要救贖以色列的那一位。不但這樣,從這些事發生到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

22而且我們中間有幾個婦女使我們感到驚訝:她們清早到墳墓那裏去,

23卻找不到他的遺體,回來還說看見了天使顯現,那些天使說他活了!……”

25耶穌說:“唉,無知的人哪,對於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心裏信得太遲鈍了!

26基督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然後進入他的榮耀嗎?”……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關於耶穌復活後的顯現,我們從新約中只能讀到分散的記載:包括耶穌向馬利亞、使徒和眾門徒顯現(太28:1~8、16~20;可16:1~8、14~18;路24:1~12、36~49;約20:1~18;林前15:1~8),在海邊向彼得等七個門徒再次顯現(約21章),以及這裏記載在以馬午斯路上和此後在耶路撒冷的顯現。與其他福音書不同,路加的記載具有鮮明特徵:

一、路加的記述集中在以馬午斯和耶路撒冷,沒有談及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的顯現。二、只有馬可和路加提到這件事,但馬可只用2節(16:13~14)簡述,路加則用37節詳述。三、耶穌這次顯現的對象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門徒,而且只提到其中一個名叫革流巴(18節);但整個敘事細節豐富,使讀者身臨其境。四、路加用對比手法,一面通過兩個門徒直言不諱的話展示出他們的失望和迷茫;一面通過耶穌兩次“明知故問”,生動展現出耶穌的神聖溫柔和由淺入深的傳道方式,頗富戲劇性。兩個門徒一開始很喫驚——與他們同行的“陌生人”竟然“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裏發生的事”!而他們也不知道自己“一直盼望……將要救贖以色列的那一位”就在他們身邊,與他們同行!接下來,耶穌針對他們的無知,親自喚醒他們遲鈍的信心,“從摩西和眾先知開始,把所有關於自己的經文,都給他們解釋了。”(24:27)這無疑是對聖經最權威、最全面和最系統的解釋。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路加在第16節寫道,那兩個人的“眼睛受到妨礙”,沒有認出與他們同行的耶穌;但是當晚他們在用餐時一接過耶穌擘開的餅,眼睛就開了,認出祂來。你在哪些場合能感受到主的同在?

二、耶穌降世為人,不但對我們充滿憐憫和關愛,而且體察我們的內心世界,甚至與祂所愛的人同哭(約11:35)。你從這段經文中能感受到耶穌的悲憫情懷嗎?